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为文史大家,其谈文学,多从文化思想入手,注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本书三十余篇,上起古诗三百首,下及近新文学、有考订、有批评。各篇陈义、详略皆不同,均随意书写,非一气贯注。惟会通读之,则见出中国一部文学演进史;而中国文学之特性,及各时代各体各家之高下得失之描述,也见出作者之会心及评判标准。
中国文学论丛的创作者 · · · · · ·
-
钱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目录 · · · · · ·
自序
再序
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
文化中之语言与文字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概观
中国散文
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
中国古代文学与神话
略论中国韵文起源
谈诗
诗与剧
中国文化与文艺天地
情感人生中之悲喜剧
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
再论中国小说戏剧中之中国心情
略论中国文学中之音乐
漫谈新旧文学
品与味
欣赏与刺激
恋爱与恐怖
读书与游历
释诗言志
释《离骚》
略论《九歌》作者
略谈《湘君》《湘夫人》
为诽韩案鸣不平
韩柳交谊
读欧阳文忠公笔记
记唐文人干谒之风
记唐代文人之润笔
无师自通中国文言自修读本之编辑计划书
· · · · · · (收起)
再序
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
文化中之语言与文字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概观
中国散文
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
中国古代文学与神话
略论中国韵文起源
谈诗
诗与剧
中国文化与文艺天地
情感人生中之悲喜剧
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
再论中国小说戏剧中之中国心情
略论中国文学中之音乐
漫谈新旧文学
品与味
欣赏与刺激
恋爱与恐怖
读书与游历
释诗言志
释《离骚》
略论《九歌》作者
略谈《湘君》《湘夫人》
为诽韩案鸣不平
韩柳交谊
读欧阳文忠公笔记
记唐文人干谒之风
记唐代文人之润笔
无师自通中国文言自修读本之编辑计划书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这环境中,换进别一个人来,不见有什么不同,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画到最高境界,也同诗一样,背后要有一个人。 即如我们此刻,每人面前看见这杯子,这茶壶,这桌子,这亦所谓现量。此刻我们固是每人都有见,却并没有个悟,这就是无情无景。而且我们看了世上一切,还不但没有悟,甚至要有迷,这就变成了俗情与俗景。 文学背后,一定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一佛家,或道家,或儒家。 西方人分心为智、情、意三项,西方哲学重在智,中国文学重在情与意。情当境而发,意则内涵成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0页 -
中国食味主和,西方食味主别 如老人无过去之回忆,幼童无将来之想望,就全人生言,可谓无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文学论丛"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文学论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把握人类性情的最高境界
1文以载道 日常生活写进作品里 进入情境 感同身受 体会作者的感受与精神 2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进入情境 浸润其中 涵泳气质 体悟情感 3真性情流露 陶铸品格 开发性灵 圣人心境 无私无我 率性自然 大中致和 4读一两家的诗 找一两个朋友聊聊天 说说自己的烦恼 遥想他的为人处事 学...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前后一气的中国文学之精气神 | 来自张强 | 2014-03-22 23:31: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九州出版社 (2011)8.9分 7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8.1分 69人读过
-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 (Josephine)
-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推荐书目 (晓行夜宿)
- 百分百推荐的好书 (沙门)
- 钱穆作品系列——三联书店 (冬季风)
- 钱穆 (ReadPa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文学论丛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ausicaa 2012-07-01 16:42:53
《谈诗》篇尚可
2 有用 神威 2011-11-22 21:52:03
对中国文字之不朽评述精当,而对西游记金瓶梅的议论太过片面苛责,列举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价值观点是很补的,认为胡适不是文学家,汉人无小品,作人公爱掉书袋等点太合我意,而钱先生认为十五国风都是经过士人君子雅化才登大雅之堂,不能脱离政治上的譬喻,与诗经原始的观点完全冲突,直接把我打到迷惑不解,看来读书虽日多,学力之长也非一日之功。推荐篇目【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中国散文】【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PS:... 对中国文字之不朽评述精当,而对西游记金瓶梅的议论太过片面苛责,列举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价值观点是很补的,认为胡适不是文学家,汉人无小品,作人公爱掉书袋等点太合我意,而钱先生认为十五国风都是经过士人君子雅化才登大雅之堂,不能脱离政治上的譬喻,与诗经原始的观点完全冲突,直接把我打到迷惑不解,看来读书虽日多,学力之长也非一日之功。推荐篇目【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中国散文】【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PS:中华民族究竟要多么钟灵毓秀才能在几千年前作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样的句子! (展开)
0 有用 莫问话 2012-07-26 08:49:40
钱对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一往情深,值得尊敬钦佩,但有些方不免啰嗦迂腐。此处不细说。
0 有用 雨雪霏霏 2012-04-03 21:36:35
读这本书,可知自己从骨子里是个中国人。
0 有用 longgayi 2011-07-18 19:16:49
身为中国人应该要懂的中国文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