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的论文集,一定能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这些与自己的艺术细胞相碰撞,很可能会有新的灵感火花。
反对阐释的创作者
· · · · · ·
-
苏珊·桑塔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桑塔格
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目录 · · · · · ·
英国版自序
致谢
Ⅰ
反对阐释
论风格
Ⅱ
作为受难者之典范的艺术家
西蒙娜・韦伊
加缪的《日记》
米歇尔・莱里斯的《男子气概》
作为英雄的人类学家
乔治・卢卡奇的文学批评
萨特的《圣热内》
纳塔丽・萨洛特与小说
Ⅲ
尤内斯库
论《代表》
悲剧的消亡
剧场纪事
马拉 / 萨德 / 阿尔托
Ⅳ
罗贝尔・布勒松电影中的宗教风格
戈达尔的《随心所欲》
对灾难的想象
杰克・史密斯的《淫奴》
雷乃的《慕里埃尔》
关于小说和电影的一则札记
Ⅴ
没有内容的虔诚
精神分析与诺曼・O・布朗的《生与死的对抗》
事件剧:一种级端并置的艺术
关于“坎普”的札记
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
后记:三十年后……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致谢
Ⅰ
反对阐释
论风格
Ⅱ
作为受难者之典范的艺术家
西蒙娜・韦伊
加缪的《日记》
米歇尔・莱里斯的《男子气概》
作为英雄的人类学家
乔治・卢卡奇的文学批评
萨特的《圣热内》
纳塔丽・萨洛特与小说
Ⅲ
尤内斯库
论《代表》
悲剧的消亡
剧场纪事
马拉 / 萨德 / 阿尔托
Ⅳ
罗贝尔・布勒松电影中的宗教风格
戈达尔的《随心所欲》
对灾难的想象
杰克・史密斯的《淫奴》
雷乃的《慕里埃尔》
关于小说和电影的一则札记
Ⅴ
没有内容的虔诚
精神分析与诺曼・O・布朗的《生与死的对抗》
事件剧:一种级端并置的艺术
关于“坎普”的札记
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
后记:三十年后……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苏珊·桑塔格文集(共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激进意志的样式》《关于他人的痛苦》《死亡匣子》《火山情人》《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等
。
喜欢读"反对阐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反对阐释"的人也喜欢 · · · · · ·
- 重点所在 8.3
-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9.0
- 诠释与过度诠释 8.4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9.1
- 启迪 9.1
- 文学空间 8.8
- 书写与差异(上下) 8.5
- 知识分子论 8.6
- 梦想的诗学 8.8
- 象征交换与死亡 8.8
反对阐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 更多书评 6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Penguin Books (2009)9.3分 14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9分 184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9.0分 85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8.9分 37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打開大腦的好書 (社科人文類) (私房书)
- 我的书目-人文社科部分 (忆未名)
- 书海无涯 (佾云)
- 陈侗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开的推荐书单 (hval)
- 20世纪思想史里的重要书目 (无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反对阐释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4-06-24 23:38:54
新感受。今天看阿铎的残酷戏剧理论,桑塔格说:“欧美近代所有严肃剧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阿铎之前”和“阿铎之后”。”
53 有用 Adiósardour 2015-01-20 15:04:15
桑塔格的文化批评,最大的意义在于一种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来源于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察力。这使她有信心也有能力作为一个现行观点的怀疑者。译序中说:“她那时三十四岁,寓居纽约,出入纽约的反文化圈子和前卫艺术家圈子,合力与以莱昂内尔·特里林夫妇为核心的学院派‘高级文化’唱对台戏。”文化保守派致力于审美体系的等级建构,进而形成审美趣味与文化理想的潮流,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内在的意识形态阶层性被掩盖住,而以... 桑塔格的文化批评,最大的意义在于一种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来源于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察力。这使她有信心也有能力作为一个现行观点的怀疑者。译序中说:“她那时三十四岁,寓居纽约,出入纽约的反文化圈子和前卫艺术家圈子,合力与以莱昂内尔·特里林夫妇为核心的学院派‘高级文化’唱对台戏。”文化保守派致力于审美体系的等级建构,进而形成审美趣味与文化理想的潮流,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内在的意识形态阶层性被掩盖住,而以一种普世主义的面貌出现,就不能不引起警惕与质疑。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的号角,是响在大众文化与先锋派艺术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理论本身的鲜明与响亮,更在于这种理论有着现实的根基,捕捉到了文化潮流的气味,并能做出精当的描述与预测。 (展开)
2 有用 赫恩曼尼 2012-07-11 21:18:04
天才级的女人,智慧让人望尘莫及。不仅有一个叛逆的头脑,还有清晰的逻辑推演和如此准确的论证方式。
2 有用 Rebecca 2009-05-10 22:32:45
去年的生日礼物,寝室里边曾妍、老谢和小云送我的。
1 有用 dustette 2005-08-27 15:49:26
批评文集 大2
0 有用 ¹⅔⁴ 2024-10-27 01:13:16 重庆
妄自尊大,读得太早了,全书中仅对电影的内容相对熟悉一丁点
0 有用 采样蟑螂 2024-09-28 19:58:47 北京
卧槽真啥比
0 有用 Solitude 2024-09-23 17:12:14 湖北
不提前了解桑塔格的研究内容,很难理解。了解之后再读受益匪浅!多读多思考,温故而知新
0 有用 草木芃 2024-08-31 05:57:13 广东
弃。
1 有用 威士忌的碎冰 2024-08-25 23:16:33 山东
有趣的是与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冲突,艺术存在的意义来源于感受,而不是阐释,阐释本身是对艺术的消解,感受本身又是私密的,微妙的,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每谈论一次意义,每剥脱一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