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民间宗教属于下层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但又与上层统治思想关联丝丝入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也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发挥过重大影响。本书它上起汉代,下止清代。涉及流行于下层社会的数十种民间教派,举其要者如弥勒、摩尼教、白莲教、罗教、三一教、斋教、闻香教、八卦教、槐轩道等等。对其源流、组织嬗变、教义、教规,以及各教与社会政治之关系,皆一一指划钩沉。全书引证史料3000余条,其中多为从前或同代中外研究者未见之档案与宝卷。书中引证的官书、笔记、杂录以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达300部。作者为写此书,前往四川、福建、河南、河北、山西诸省,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取证工作,倾注了10年的心血。这部书采用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
民间宗教属于下层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但又与上层统治思想关联丝丝入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也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发挥过重大影响。本书它上起汉代,下止清代。涉及流行于下层社会的数十种民间教派,举其要者如弥勒、摩尼教、白莲教、罗教、三一教、斋教、闻香教、八卦教、槐轩道等等。对其源流、组织嬗变、教义、教规,以及各教与社会政治之关系,皆一一指划钩沉。全书引证史料3000余条,其中多为从前或同代中外研究者未见之档案与宝卷。书中引证的官书、笔记、杂录以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达300部。作者为写此书,前往四川、福建、河南、河北、山西诸省,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取证工作,倾注了10年的心血。这部书采用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来一个个地下宗教王国的真实面目。
作者简介 · · · · · ·
马西沙:
北京人,1943年11月生。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1964年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辽宁、河北农村高中及北京语言学院任教。1979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1982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哲学片研究员资格格评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主要著作:《清代八卦教》、《民间宗教志》、《中国民间宗教史》(两人合著)、《中国道教史》(具体组织并参与写作),并著论文若干篇。1992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韩秉方:
北京人,1937年4月生。中学就读于北京二中和北京四中,1958年至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9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中国民间宗教及道教研究。1994年被评...
马西沙:
北京人,1943年11月生。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1964年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辽宁、河北农村高中及北京语言学院任教。1979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1982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哲学片研究员资格格评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主要著作:《清代八卦教》、《民间宗教志》、《中国民间宗教史》(两人合著)、《中国道教史》(具体组织并参与写作),并著论文若干篇。1992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韩秉方:
北京人,1937年4月生。中学就读于北京二中和北京四中,1958年至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9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中国民间宗教及道教研究。1994年被评定为研究员。撰有专著《道教与民俗》、《中国民间宗教史》(两人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以及学术论文若干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汉末民间道教及其形态的演变
民间道教的兴起
民间道教的流布
民间道教向正统道教的演进
第二章、 弥勒救世思想的历史渊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弥勒净土的经典及内容
第三章、 摩尼教在中国的流播
摩尼与摩尼教
摩尼教传入中土之过程
摩尼教如何演化为民间宗教
第四章、 佛教净土信仰的演进与白莲教
中国弥陀净土思想及其传播
弥陀净土宗的形成
第五章、 罗教与五部经典
关于罗祖
关于五部宝卷的刊刻与传播
关于罗祖的创世论
第六章、 罗教与青帮
元、明、清三代运河及漕运概况
罗氏家族与罗教的传播变
第七章、 江南斋教的传播与演变
罗教南传与三祖传承
江南斋教的传教中枢--姚氏家族
第八章、 外佛内道的黄天教
黄天教的创立与传承
黄天教的经典与教义特点
黄天教与道教
第九章、 弘阳教的渊源与变迁
弘阳教源流
弘阳教的经典
弘阳教的教义思想
弘阳教的传承与发展
第十章、 从闻香教到清茶门教
闻香教的起源
闻香教在明万历、天启年间的两种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西大乘教--一个以佛教寺庙为基地的民间教派
传说中的吕菩萨与保明皇姑寺
第十二章、 龙天教与《家谱宝卷》
龙天教的创立及传播
龙天教教义中的政治倾向
第十三章、 林兆恩与三一教
林兆恩与三一教的倡立
集三教合一思想之大成--林兆恩宗教思想的特质
第十四章、 明清时代的圆顿教
圆顿教的初起--黄天教的支派
弓长所倡圆顿教与黄天教、东大乘教之关系
第十五章、 一炷香教:世俗化道教教派
董四海与一炷香教的创立传播
一炷香教的传播地区及组织特点
第十六章、 八卦教(一)--一个世袭传教家族的兴衰
清代初年的历史环境与八卦教的创立
第十七章、 八卦教(二)--清水教起义与�镉现��
清水教的组织与信仰
清水教起义的成因和经过
第十八章、 一贯道的源流与变迁
关于一贯道源流的传说
一贯道渊源于罗祖大乘教
第十九章、 鸡足山大乘教
鸡足山大乘教的兴起
鸡足山大乘教教义思想
云南、贵州、四川大乘教案
第二十章、 廖帝聘与真空教
廖帝聘创立真空教
真空教的教义与修持
真空教的传播
第二十一章、 收元教、混元教的传承与演变
关于混元与收元名目来由
雍正五年山西张进斗�琢�贪�
第二十二章、 太谷学派与黄崖教
太谷学派的创立及其传承
太谷学派的思想与信仰
第二十三章、 刘门教与济幽救阳
刘沅及刘氏家族
刘沅著述及其心学体系
刘沅的丹道思想
附录 民间教派渊流表(一至三)
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江湖往事·底层的权力 (袋鼯)
- 【神秘主义与中国幻想文学】参考用书 (呱啦啦)
-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萧萧南浦)
- 人类学、历史学与中国社会 (王芳辉2013)
- 中國神話學研究生閱讀參考書目(缺古典文献部分) (挥着大刀の猫球)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硫代硫酸钠 2021-11-29 06:15:02
过于琐碎,流为资料铺陈,可读性很差,缺乏对民间宗教总摄性探讨。不过是非常重要的通史。万万没想到,太谷学派连摩尼教都能缝合。
0 有用 黄鸟青鸟 2015-03-19 20:45:52
资料丰富
0 有用 不学无术小丸子 2013-12-25 11:26:57
研究民间宗教不可错过的书~
0 有用 桥头莫兰特 2022-03-22 11:10:31
简单翻过
3 有用 Xi+) 2013-10-18 00:59:14
其实中国的“民间宗教”更是,“杂而多端”。。
0 有用 阿了 2022-07-07 02:22:13
特意重新看了三一教的部分,比某些专著强
0 有用 朱颐钊 2022-07-06 16:32:22
本领域的leading book,可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经常查看,不过似乎北方的比重占得多了一些。几点不成系统的感想:「民间道教」的历史比「正统道教」要长,不过道教在后来民间宗教中的影响反而轻了;中古时代的民间信仰,或许可以分为「白色系」(观音信仰、早期弥勒信仰与摩尼教)与「红色系」(净宗、晚期弥勒信仰与摩尼教);密云、顺义、蓟州、万全这些明代沿边卫所,产生了明清半数以上的民间宗教;明中叶王学运动兴... 本领域的leading book,可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经常查看,不过似乎北方的比重占得多了一些。几点不成系统的感想:「民间道教」的历史比「正统道教」要长,不过道教在后来民间宗教中的影响反而轻了;中古时代的民间信仰,或许可以分为「白色系」(观音信仰、早期弥勒信仰与摩尼教)与「红色系」(净宗、晚期弥勒信仰与摩尼教);密云、顺义、蓟州、万全这些明代沿边卫所,产生了明清半数以上的民间宗教;明中叶王学运动兴起后,所谓「上学下移」而产生的「民间宗教」,似乎应该归于另一脉络。 (展开)
0 有用 桥头莫兰特 2022-03-22 11:10:31
简单翻过
0 有用 硫代硫酸钠 2021-11-29 06:15:02
过于琐碎,流为资料铺陈,可读性很差,缺乏对民间宗教总摄性探讨。不过是非常重要的通史。万万没想到,太谷学派连摩尼教都能缝合。
0 有用 倦眼书生 2021-10-07 14:41:19
之前淘的本马先生的《清代八卦教》搭配裴宜理那本一起读也挺好玩的。这本介绍的虽然浅显但范围更广些,而且对俺这种凑热闹外行而言,这套的可读性远比《中国秘密社会》那套老掉牙腔调强多了,某种角度可以算是旁门小百科故事会,尤其罗教五部经典和青帮两部分,如果结合《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那本里当代罗教复兴那段一起读,简直可以脑补出史诗大片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