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黑格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译者: 贺麟 / 王玖兴
出版年: 1979-6
页数: 330
定价: 2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ISBN: 978710000566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译者: 贺麟 / 王玖兴
出版年: 1979-6
页数: 330
定价: 2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ISBN: 9787100005661
内容简介 · · · · · ·
《精神现象学(上卷)》不仅是黑格尔本人全部著作最有独创性的著作,而且是在整个西方哲学历史上最富于新颖独创的著作之一。他是它不是从天而降,它也有其来源和继承,发展过程。
在线试读
:
目录 · · · · · ·
序言:论科学认识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 [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三、哲学的认识] [四、哲学研究中的要求]导论甲、意识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 第二章 知觉;事物和幻觉 [一、事物的简单概念]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三、朝向无条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运动]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 [一、力与力的交互作用] [二、力的内在本质] [Ⅰ超感官世界] [Ⅱ规律作为差别与同一] [Ⅲ关于纯粹差别的规律] [三、无限性]乙、自我意识 第四章 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 [Ⅰ自我意识自身] [Ⅱ生命] [Ⅲ自我与欲望] 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隶 [Ⅰ双重的自我意识] [Ⅱ对立的自我意识的斗争] [Ⅲ主人与奴隶] 二、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的意识 [Ⅰ斯多葛主义] [Ⅱ怀疑主义] [Ⅲ苦恼的意识,坏的主观唯心主义]丙(甲)、理性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 [Ⅰ唯心主义] [Ⅱ范畴] [Ⅲ空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识] 一、观察的理性 (a)对自然的观察 [Ⅰ对无机物的观察] [Ⅱ对有机物的观察] [Ⅲ将自然当作一有机整体来观察] (b)对自我意识的纯粹自身及其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 [Ⅰ思维规律] [Ⅱ心理学的规律] [Ⅲ个体性的规律] (c)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面相学与头盖骨相学 [Ⅰ器官的面相学的含义] [Ⅱ这种含义的双义性] [Ⅲ头盖骨相学] 二、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 [Ⅰ自我意识的直向运动;伦理世界] [Ⅱ自我意识的反向运动;道德世界] (a)快乐与必然性 [Ⅰ快乐] [Ⅱ必然性] [Ⅲ自我意识里的矛盾] (b)心的规律和自大狂 [Ⅰ心的规律和现实的规律] [Ⅱ将心置人于现实] [Ⅲ个体性的自大狂] (c)德行与世界进程 [Ⅰ自我意识与普遍的关联] [Ⅱ世界进程是普遍在个体性里的现实性] [Ⅲ个体性是普遍的实在性] 三、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 (a)精神动物的王国和欺骗,或事情自身 [Ⅰ个体性的概念作为实在的个体性] [Ⅱ事情自身与个体性] [Ⅲ相互欺骗与精神实体] (b)立法的理性 (c)审核法律的理性译后记再版后记
序言:论科学认识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 [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三、哲学的认识] [四、哲学研究中的要求]导论甲、意识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 第二章 知觉;事物和幻觉 [一、事物的简单概念]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三、朝向无条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运动]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 [一、力与力的交互作用] [二、力的内在本质] [Ⅰ超感官世界] [Ⅱ规律作为差别与同一] [Ⅲ关于纯粹差别的规律] [三、无限性]乙、自我意识 第四章 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 [Ⅰ自我意识自身] [Ⅱ生命] [Ⅲ自我与欲望] 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隶 [Ⅰ双重的自我意识] [Ⅱ对立的自我意识的斗争] [Ⅲ主人与奴隶] 二、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的意识 [Ⅰ斯多葛主义] [Ⅱ怀疑主义] [Ⅲ苦恼的意识,坏的主观唯心主义]丙(甲)、理性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 [Ⅰ唯心主义] [Ⅱ范畴] [Ⅲ空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识] 一、观察的理性 (a)对自然的观察 [Ⅰ对无机物的观察] [Ⅱ对有机物的观察] [Ⅲ将自然当作一有机整体来观察] (b)对自我意识的纯粹自身及其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 [Ⅰ思维规律] [Ⅱ心理学的规律] [Ⅲ个体性的规律] (c)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的关系的观察;面相学与头盖骨相学 [Ⅰ器官的面相学的含义] [Ⅱ这种含义的双义性] [Ⅲ头盖骨相学] 二、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 [Ⅰ自我意识的直向运动;伦理世界] [Ⅱ自我意识的反向运动;道德世界] (a)快乐与必然性 [Ⅰ快乐] [Ⅱ必然性] [Ⅲ自我意识里的矛盾] (b)心的规律和自大狂 [Ⅰ心的规律和现实的规律] [Ⅱ将心置人于现实] [Ⅲ个体性的自大狂] (c)德行与世界进程 [Ⅰ自我意识与普遍的关联] [Ⅱ世界进程是普遍在个体性里的现实性] [Ⅲ个体性是普遍的实在性] 三、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 (a)精神动物的王国和欺骗,或事情自身 [Ⅰ个体性的概念作为实在的个体性] [Ⅱ事情自身与个体性] [Ⅲ相互欺骗与精神实体] (b)立法的理性 (c)审核法律的理性译后记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我意识,它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是实在,它的对象就在它自身以内,不过,它所具有的这个对象首先只是自为的,还不是存在着的。存在是作为另一个现实而与它对立着的,因为这现实是属于它的一个现实。自我意识的目的就在于实现它的自为存在,从而将它自身看成为另一个独立的存在。它这第一个目的,是要意识到它自己是在另外一个自我意识里的一个个别的存在,或使另外的这一个自我意识成为它自己罗它具有这样的确定性:确信另外的这一个本来或自在地已经就是它自己。当它从伦理的实体和思维的静止存在中上升而成为它的自为存在时,它已将伦常方面和具体存在里的规律、理胜观察所得的知识以及理论等等象一种灰暗的、正在消失着的阴影一样抛到自己身后;因为这些东西,乃是关于这样的一种东西的知识,这种东西,它的自为存在和现实与自我意识的自为存在和现实是另一回事。进入而充实着这个自我意识的,不是天土的精神、不是知识和行动里的普遍性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个别性的感觉和享受陷于沉寂),而是地上的精神,地上的精神认为只有象个别意识的现实这样的存在,才算是真正的现实。 它蔑视科学和知性, 这人类至高的才能—— 它奔降于魔鬼的麾下 而终必归于沉沦。(引自《浮士德》) 自我意识投身到生活里去,将它出现时所带来的那个纯粹的个体胜予以充分发挥。它并不那么注意去创造它白己的快乐,而毋宁是直接地取而享受之。惟一存在于它与它白己的现实之间的那些关于科学、规律和原理的阴影,象一层气息奄然的薄雾一样正在趋于消散,根本不能与确信其实在的它那种确定性相抗衡;它为自己去取得生活,就如同去摘取熟透了的果实一样,刚动手去摘取,果实自己也已经落到手里来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0页 -
即使那种科学体制的无用性还没清晰地显露出来,至少它已是不再有用或用处不大的了;即使它本身还没遭到非难,至少它已不是被喜爱的了。对于优秀的东西,我们必须抱有这样的成见,相信它会使自己有用并为人所喜爱。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像提出一个命题,替它找出理由根据,并以理由来驳斥反对命题这样的做法,并不是表达真理的方式。真理是它在其自身中的运动;但上述方法却是外在于材料的一种认识。因此,这种方法是数学所独有的方法,并且必须听任数学自己去使用它;因为数学,如我们所已注意到的,是以数量的无概念的关系为其原理,并以僵死的空间和同样僵死的一为其材料的。这种方法当然也可以采取一种比较自由的方式,即是说,采取一种夹杂着更多的任意和偶然的方式,继续保存在日常生活里,继续保存在一席谈话或像一篇序言那样的能满足好奇而不大能提供知识的历史教训里。在日常生活里,意识以知识、经验、感性的具体事物,以思想、原理诸如此类的现成的东西或固定的静止的存在或本质作为它的内容。有时候意识是跟随者它的内容而前进不已,有时候却对这样的内容任意妄为打断其关联,自己俨然以内容的一个外在的决定者和处理者自居。意识总是把这种内容归结到某种它所确知的东西上,哪怕只是一时的感觉之类的东西;而当信念达到了一个它自己熟知的休息所时,它就满足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共30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埃克哈特大师文集》《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实用主义》《卡尔弥德篇 枚农篇》
等
。
喜欢读"精神现象学(上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精神现象学(上卷)"的人也喜欢 · · · · · ·
精神现象学(上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翻译太差劲 | 来自Kello | 18 回应 | 2022-02-08 21:34:17 |
比较下来最喜欢贺老师的中文翻译。 | 来自岂日无衣 | 2021-07-13 13:50:42 | |
第三章怎么这么 难读啊 求指点 | 来自shine_mark | 1 回应 | 2018-07-20 14:06:30 |
黑格尔哲学的例子 | 来自弗里德里希 | 2014-05-18 01:06:44 | |
新書求購 | 来自[已注销] | 1 回应 | 2010-10-29 17:32:4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商务印书馆 (1997)9.0分 153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6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平凡社 (1997/06)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目-哲学部分(译著) (忆未名)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商务印书馆 (彼岸)
- 商务汉译 (张遂州)
-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类(桔黄色) (无线火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精神现象学(上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尼桑 2012-10-28 18:10:34
密涅瓦的猫头鹰飞不动了。。。
3 有用 Walt 2016-02-05 12:08:54
应该这么说吧 先刚老师野心很大水平也很高 但是其实他在翻译上的某些追求是有问题的 所以如果是我写作时要引用 且想偷懒不自己从原文译的话 那么我会引贺老的版本
10 有用 豆友3885817 2011-06-25 09:37:05
翻译得极美
1 有用 还有什么更好的 2006-11-01 15:24:34
一套建筑,你需要从低下一层层地垒砖。
1 有用 王璞一零一 2007-10-05 08:22:10
这次打开,就永不再合上。
0 有用 mariophoenix 2023-01-23 20:48:20 新疆
胡言乱语。
0 有用 葱葱 2023-01-17 03:25:31 四川
主奴关系,苦恼意识,异化的最初文本。这些概念启发后来的马克思,科耶夫,以及福山。黑格尔进入耶拿之后的第一部专著,“思想发源地的真正秘密”,是黑格尔辩证哲学的直观“开端”。 结构重复啰嗦,老年黑格尔自己都嫌弃,听说他自己首推的是《哲学全书》,但《精现》潜在包涵了一切的黑格尔。
0 有用 Vent 2023-01-12 17:54:42 上海
读到自我意识章结束。总结一些我读黑格尔的体验:首先要知道他这部分想干啥,也就是他想往哪个地方推,不然读起来是真的难受,一头雾水,很多地方我真的觉得他是为了演绎而演绎,尤其是前三章的部分。并且能够把读者的视角和意识的视角区分开来真的非常重要,虽然黑格尔自己会在文字中给出提示,但是不是所有情况都能讲清楚。
0 有用 鲜花草地大树 2022-12-08 16:26:39 云南
这版翻译实在不太行 没点基础的读者压根绕不懂
0 有用 圆圆 2022-11-26 07:54:44 湖北
德哲的书真的太难读了,但是对我意识的震荡不是一点半点,几乎是颠覆性的,耗时一个月,一天啃一点才啃完上半本。为了怕我将近一万字的笔记被吞了,笔记不发了。但是我觉得哲学书真的值得读,不论东方西方,启迪式的智慧到了形而上学的层面是无东西之说了。难怪海得格尔当时与一中国教授想合翻《道德经》时说,我虽没你那么熟悉中文,但是你也没我这么懂老子(我相信在形而上学的部分真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