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所谓不可抹杀,是指《鲁迅批判》受德国文艺理论影响,采用精神分析方法辩析鲁迅之思想性格,并由精神人格进而解读其作品的评论体系。所谓卓然独立,是指《鲁迅批判》不因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而虚美,也不因热爱鲁迅而饰非,本着求真的目的,是其所是,非其是非,保有着批评家可贵的风骨。
鲁迅批判的创作者
· · · · · ·
-
李长之 作者
目录 · · · · · ·
三版题记
序
一 导言:鲁迅之思想性格与环境
二 鲁迅之生活及其精神进展上的几个阶段
三 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
1 鲁迅创作之一般的考察及鲁迅创作中之最完整的艺术
2 《阿Q正传》之艺术价值的新估
3 鲁迅作品的抒情成分
4 鲁迅在文艺创作上的失败之作
四 鲁迅之杂感文
五 总结:诗人和战士的鲁迅:鲁迅之本质及其批评
后记
· · · · · · (收起)
序
一 导言:鲁迅之思想性格与环境
二 鲁迅之生活及其精神进展上的几个阶段
三 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
1 鲁迅创作之一般的考察及鲁迅创作中之最完整的艺术
2 《阿Q正传》之艺术价值的新估
3 鲁迅作品的抒情成分
4 鲁迅在文艺创作上的失败之作
四 鲁迅之杂感文
五 总结:诗人和战士的鲁迅:鲁迅之本质及其批评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81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长城史话》《文言津逮》《大一统与儒家思想》《艺术、神话与祭祀》
等
。
喜欢读"鲁迅批判"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鲁迅批判"的人也喜欢 · · · · · ·
鲁迅批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李长之精神分析视角下的鲁迅
被称为“清华四剑客”之一的李长之,在25岁的时候写出了《鲁迅批判》,当时他尚在清华读书,一个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这部《鲁迅批判》不足十万字,却是鲁迅研究史上不可跨越的传世之作,也是迄今为止鲁迅研究中引用率最高的专著。一个年轻人的年轻的作品为什么受到如此推崇。...
(展开)
作为诗人和战士的鲁迅
鲁迅可以说是中学语文课上最让人惧怕的作者了。每次学他的课文,总觉得难懂,有距离感。对鲁迅的印象,是他根根直立的头发和一脸严肃的表情。然而,在李长之的笔下,鲁迅却是一个有血有肉、全面鲜活的形象。 在《鲁迅批判》这本书中,李长之针对鲁迅的精神成长过程、作品特点、...
(展开)
柳士同:准确认识“批判”至关重要
《鲁迅批判》是李长之先生于1935年写就,1936年出版的著作。既是“鲁迅研究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也是“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但此书从面世起就屡遭排斥和查禁,到作者1957年被划为右派之后,更成为黑书被封存于图书馆。直到2002年才重见天日,由北京出版...
(展开)
> 更多书评 3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出版社 (2017)8.8分 25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8.3分 20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09)8.0分 142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1)8.5分 13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小书 (张遂州)
- 《鲁迅精读》参考书目 (要乐一世)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随云)
- 鲁迅研究的视野 (丁萌)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鲁迅批判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齐物秋水 2021-07-05 15:05:44
重读。这册小书有少年气,论述不免有些粗疏,却有朝气。写成于鲁迅未上神坛时,充满个人的偏见与卓见,如:否认鲁迅是思想家;充分自艺术性的角度探讨鲁迅作品;认可鲁迅杂文的价值;关于鲁迅情感之病态与理智之健康。
3 有用 weiji 2012-11-11 16:57:34
作者写这书时还是学生,看了很自愧弗如。
21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8-12 22:07:35
早就想看的一本鲁迅研究著作,直到今天才下定决心。说几点感想吧:1、李先生是民国间的青年,写出这本批评时鲁迅先生仍在世并曾过目。李先生不因鲁迅在文坛的地位而有所顾忌,直言不讳,这种真率的批评态度很是可贵。2、李对鲁迅及其作品的部分评论有失公允,尽管如此,他的批评中仍有诸多亮点,展现了一位青年评论家的深厚积淀与独具慧眼的审美情趣,这部著作为今天的鲁迅研究者所难以绕过。3、关于此书的基本分析,我倒是希望... 早就想看的一本鲁迅研究著作,直到今天才下定决心。说几点感想吧:1、李先生是民国间的青年,写出这本批评时鲁迅先生仍在世并曾过目。李先生不因鲁迅在文坛的地位而有所顾忌,直言不讳,这种真率的批评态度很是可贵。2、李对鲁迅及其作品的部分评论有失公允,尽管如此,他的批评中仍有诸多亮点,展现了一位青年评论家的深厚积淀与独具慧眼的审美情趣,这部著作为今天的鲁迅研究者所难以绕过。3、关于此书的基本分析,我倒是希望将来也有机会写本专著加以"商榷",也说我的鲁迅观。 (展开)
17 有用 钟螺 2016-12-31 23:00:40
印象式批评和精神分析的一个不错的结合品,有点少年阿宅气味,给长年追的爱豆写评论。有出于直觉而很清晰精确的地方,也不沾染什么明显的意识形态,可读性颇强。
2 有用 复活节彩蛋 2016-07-25 12:31:26
作为诗人和战士的鲁迅,有强烈的情感,粗暴的力。
0 有用 锦袍非仙 2024-08-19 15:17:17 广东
永久的诗人和时代的战士,点评十分到位
0 有用 豆友48550012 2024-08-10 02:39:48 广东
很喜欢作者写年谱的时候,将当年大事和鲁迅的人生足迹结合起来。分析几篇农村小说时,说鲁迅虽然是抱着远观冷酷的角度,对这些麻木的农村任务却是最带同情的,说鲁迅激忿不平的性格是离不开曾经受到的欺侮,然后他作为虚无主义者,写得最好的文字是关于寂寞、空虚、悲凉的。提到鲁迅的杂文,最强之处是跌宕的逻辑连接词连绵使用,一气呵成,要表达的内容汪洋恣肆,十分震撼。确实因为鲁迅太多感触,一件事可以转折到很深的地方去,... 很喜欢作者写年谱的时候,将当年大事和鲁迅的人生足迹结合起来。分析几篇农村小说时,说鲁迅虽然是抱着远观冷酷的角度,对这些麻木的农村任务却是最带同情的,说鲁迅激忿不平的性格是离不开曾经受到的欺侮,然后他作为虚无主义者,写得最好的文字是关于寂寞、空虚、悲凉的。提到鲁迅的杂文,最强之处是跌宕的逻辑连接词连绵使用,一气呵成,要表达的内容汪洋恣肆,十分震撼。确实因为鲁迅太多感触,一件事可以转折到很深的地方去,无端联想亦很多,这是他的风格。我自己写的作文却是连逻辑词都用不好。可惜进入新中国就不会再听到稍微客观的鲁迅批评了。 (展开)
0 有用 乔阿谷 2024-07-27 23:15:17 广西
他之作白话文字,自此始,他之用“鲁迅”作笔名,也自此始。仿佛源泉开了闸,此后乃是他一发而不可遏的创作时代了。从此,新文化运动便有了最猛勇的战士,最妥实的保护人,中国国民也有了最严厉的监督,青年则有了不妥协、不退缩的榜样,而新文艺上开了初期的最光彩的花。这重要不止在鲁迅,而且在中国!
0 有用 Flânceur 2024-06-25 21:51:55 河北
开创之作吧。20多岁写的,间或有精彩之处。但提问的方式比较平庸,甚至可以说是“无问题”的。“人要生存”对于批评者来说是答案而不是问题,这个意义上竹内在此基础上的工作是夺胎换骨的
0 有用 May 2024-05-31 21:23:12 重庆
他未必是真的人,却努力做着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