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所谓不可抹杀,是指《鲁迅批判》受德国文艺理论影响,采用精神分析方法辩析鲁迅之思想性格,并由精神人格进而解读其作品的评论体系。所谓卓然独立,是指《鲁迅批判》不因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而虚美,也不因热爱鲁迅而饰非,本着求真的目的,是其所是,非其是非,保有着批评家可贵的风骨。
目录 · · · · · ·
序
一 导言:鲁迅之思想性格与环境
二 鲁迅之生活及其精神进展上的几个阶段
三 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
1 鲁迅创作之一般的考察及鲁迅创作中之最完整的艺术
2 《阿Q正传》之艺术价值的新估
3 鲁迅作品的抒情成分
4 鲁迅在文艺创作上的失败之作
四 鲁迅之杂感文
五 总结:诗人和战士的鲁迅:鲁迅之本质及其批评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阿Q一定要画圆,可是画不圆,别人又不许他有余裕可以画圆,甚而也没看见他有要画圆之心,这是大可哀的,在一切匆促的,机械的,灰色的人生里,人不知有多少愿望是这样摧残和抹杀了,因为有一种普遍感,所以人能够在其中仿佛吸取一点自己的安慰,而被感动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8页 -
鲁迅在性格上是内倾的,他不善于如通常人之处理生活。他宁愿孤独,而不欢喜“群”。 这种不爱“群”,而爱孤独,不喜事,而喜驰骋于思索情绪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谓“内倾”的。在这里,可说发现了鲁迅第一个不能写长篇小说的根由了,并且说明了为什么他只有农村的描写成功,而写到都市就失败的原故。这是因为,写小说得客观些,得各样的社会打进去,又非取一个冷然的观照的态度不行。长于写小说的人,往往在社会上是十分活动,十分适应,十分圆通的人,虽然他内心里须仍有一种倔强的哀感在。鲁迅不然,用我们用过的说法,他对于人生,是太迫切,太贴近了,他没有那么从容,他一不耐,就愤然而去了,或者躲起来,这都不便利于一个人写小说。宴会就加以拒绝,群集里就坐不久,这尤其不是小说家的风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鲁迅批判"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鲁迅批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李长之精神分析视角下的鲁迅

作为诗人和战士的鲁迅

鲁迅艺术创作中的败笔之处

柳士同:准确认识“批判”至关重要
> 更多书评 23篇
-
“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3) “进化论的,生物学的,人得要生存的人生观,在奚落和讽嘲的刺戟下的感情,加上坚持的 简直有些执拗的反抗性,这是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地方,环境把他的性格和思想的轮廓给绘就了,然而他自己,在环境里却找到他的出路了,负荷起了使命...
2015-12-28 09:46:09 1人喜欢
“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3) “进化论的,生物学的,人得要生存的人生观,在奚落和讽嘲的刺戟下的感情,加上坚持的 简直有些执拗的反抗性,这是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地方,环境把他的性格和思想的轮廓给绘就了,然而他自己,在环境里却找到他的出路了,负荷起了使命。无疑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期间的人物中最煊赫的一个代表者,他呼吸着时代的气息,他大踏着步往前走。他像高尔基一样,他的遭遇是完成了他的准备,前次的精力,几乎对他后来都留下一种颇可咀嚼的意义,这是朵儿奇异呢,然而我不能马上叫出名目。”(6) “从此,新文化运动便有了最勇猛的战士,最妥协的保护人,中国国民也有了最严厉的监督,青年则有了不妥协、不退缩的榜样,而新文艺上开了初期的最光彩的花。这重要不止在鲁迅,而且在中国!”(17) “一个人而立意要好,一个人而不愿意受人奚落,这是人性,无论他知识多么不够,无论他愚昧到什么程度,那是环境的事,人还是人,人们在灵魂的深处,终有相同而且相通的所在。阿Q一定要画圆,可是画不圆,别人又不许他有余裕可以画圆,甚而也没看见他有药画圆之心,这是大可哀的,在一切匆促的,机械的,灰色的人生里,人不知有多少愿望是这样摧残和抹杀了,因为有一种普遍感,所以人能够在其中仿佛吸取一点自己的安慰,而被感动着。“(72-73) ”他和这个战,他和那个战,结果这里迫害,那里迫害。他不知道有多少次,纠合了一些他以为有希望的青年,预备往前进,然而骗他的有,堕落的有,甚而反来攻击他的也有,结果还是剩下他自己。他哪里世故呢?他实在太不世故了。“(145) ”鲁迅像一个动物一样,他有一种维持其生命的本能。他的反抗,以不侵害生命的为限,到了这个限度,他就运用其本能的适应环境之方了:一是麻痹,二是忘却。也就是林语堂所说的蛰伏或装死。这完全像一个动物。“(153)
回应 2015-12-28 09:46:09 -
赵困兽 (困兽犹斗)
鲁迅在许多机会是被称为一个思想家了,其实他不够一个思想家,因为他没有一个思想家所应有的清晰以及在理论上建设的能力;又有许多机会,鲁迅被称为一个杂感家,但这也仍不能算对的,因为对鲁迅并不能以杂感家来概括。倘若诗人的意义,是指在从事于文艺者之性格上偏于主观的,情绪的,而离庸常人所应付的实生活相远的话,则无疑地,鲁迅在文艺上乃是一个诗人;至于在思想上,他却止于是一个战士。2022-04-20 16:42:38
-
赵困兽 (困兽犹斗)
故事简单,是材料的问题,独白而落于单调,是手法的问题。这都不是根本,根本是,鲁迅更宜于写农村生活,他那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多疑,文笔的凝炼,老辣,简峭都似乎不宜于写都市。农村,恰恰发挥了他那常觉得受奚落的哀感,寂寞和荒凉,不特会感染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的读者。同时,他自己的倔强、高傲,在愚蠢、卑怯的农民性之对照中,也无疑给人们以兴奋与鼓舞。都市生活却不同了,它是动乱的,脆弱的,方面极多,局面...2022-04-20 16:42:18
故事简单,是材料的问题,独白而落于单调,是手法的问题。这都不是根本,根本是,鲁迅更宜于写农村生活,他那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多疑,文笔的凝炼,老辣,简峭都似乎不宜于写都市。农村,恰恰发挥了他那常觉得受奚落的哀感,寂寞和荒凉,不特会感染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的读者。同时,他自己的倔强、高傲,在愚蠢、卑怯的农民性之对照中,也无疑给人们以兴奋与鼓舞。都市生活却不同了,它是动乱的,脆弱的,方面极多,局面极大,然而松,匆促,不相连属,像使一个乡下人之眼花缭乱似的,使一个惯于写农民的灵魂的作家,也几乎不能措手。在鲁迅写农民时所有的文字的优长,是从容,幽默,带着抒情的笔调,转到写都市的小市民,却就只剩下沉闷,松弱,和驳杂了。 回应 2022-04-20 16:42:18
-
“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3) “进化论的,生物学的,人得要生存的人生观,在奚落和讽嘲的刺戟下的感情,加上坚持的 简直有些执拗的反抗性,这是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地方,环境把他的性格和思想的轮廓给绘就了,然而他自己,在环境里却找到他的出路了,负荷起了使命...
2015-12-28 09:46:09 1人喜欢
“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3) “进化论的,生物学的,人得要生存的人生观,在奚落和讽嘲的刺戟下的感情,加上坚持的 简直有些执拗的反抗性,这是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地方,环境把他的性格和思想的轮廓给绘就了,然而他自己,在环境里却找到他的出路了,负荷起了使命。无疑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期间的人物中最煊赫的一个代表者,他呼吸着时代的气息,他大踏着步往前走。他像高尔基一样,他的遭遇是完成了他的准备,前次的精力,几乎对他后来都留下一种颇可咀嚼的意义,这是朵儿奇异呢,然而我不能马上叫出名目。”(6) “从此,新文化运动便有了最勇猛的战士,最妥协的保护人,中国国民也有了最严厉的监督,青年则有了不妥协、不退缩的榜样,而新文艺上开了初期的最光彩的花。这重要不止在鲁迅,而且在中国!”(17) “一个人而立意要好,一个人而不愿意受人奚落,这是人性,无论他知识多么不够,无论他愚昧到什么程度,那是环境的事,人还是人,人们在灵魂的深处,终有相同而且相通的所在。阿Q一定要画圆,可是画不圆,别人又不许他有余裕可以画圆,甚而也没看见他有药画圆之心,这是大可哀的,在一切匆促的,机械的,灰色的人生里,人不知有多少愿望是这样摧残和抹杀了,因为有一种普遍感,所以人能够在其中仿佛吸取一点自己的安慰,而被感动着。“(72-73) ”他和这个战,他和那个战,结果这里迫害,那里迫害。他不知道有多少次,纠合了一些他以为有希望的青年,预备往前进,然而骗他的有,堕落的有,甚而反来攻击他的也有,结果还是剩下他自己。他哪里世故呢?他实在太不世故了。“(145) ”鲁迅像一个动物一样,他有一种维持其生命的本能。他的反抗,以不侵害生命的为限,到了这个限度,他就运用其本能的适应环境之方了:一是麻痹,二是忘却。也就是林语堂所说的蛰伏或装死。这完全像一个动物。“(153)
回应 2015-12-28 09:46:09 -
又是多看的限免,不看白不看,最多是白看,至少,不会错过一个“张式执拗类自由意志”之外的一次阅读机会,反正是免费的! 打开之前最担心的是怕作者挂羊头卖狗肉:批判大家可不是哪个二把刷子就能开刷的,反倒是危言耸听者越来越多,语不惊人死不休,人民群众就好这个,你有啥脾气?! 当然这本书也没有完全脱开这个嫌疑,很多批评的话,马上又接的是开脱和理解,如此没有干货,你振振有词个“批判”二字作甚?不是有人建议改名...
2015-09-06 16:49:20
又是多看的限免,不看白不看,最多是白看,至少,不会错过一个“张式执拗类自由意志”之外的一次阅读机会,反正是免费的! 打开之前最担心的是怕作者挂羊头卖狗肉:批判大家可不是哪个二把刷子就能开刷的,反倒是危言耸听者越来越多,语不惊人死不休,人民群众就好这个,你有啥脾气?! 当然这本书也没有完全脱开这个嫌疑,很多批评的话,马上又接的是开脱和理解,如此没有干货,你振振有词个“批判”二字作甚?不是有人建议改名叫鲁迅解读吗?你执拗的啥劲?先贬后扬的招数那是软文作者的标准流程,你一个标榜独立思考见识不同的人掺和就不合适了吧? 收获还是有的,这才是一个批评者该提供的视角!
然而遇有从容的笔墨,却一定是优美的笔墨。这也是一切艺术的特质吧,必须和实生活有一点距离,所以和爱人吻着的时候大抵是不会写情诗的,如周作人所说。 好的文章总得从容,无论哀或乐,爱和憎,都不能例外。 太生气了,便破坏了文字的美。 所以我们感觉到亲切,像是当着春秋的佳日吧,在森林里被轻风吹拂着一般,我们所见的便是安详、平和。只是也当像在耳朵里送来了清泉的湍响似的 引自第404页 一直坚持自己的执拗,理由是:相比较于更不堪的,我这执拗也至少是没那么不堪的执拗,纵然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嫌疑,然又能凭借别的什么呢?也羡慕陈丹青说话的儒雅,那份气量真是心悦诚服向往的,可还是纠结于更不堪的不堪,而没去追求更好的层次,上面的作者的批评我就容易接受,而不是上来就说我也半斤八两,是五十步,好似那样百步者就正确了似的,不让我说话的后果就是:我更愿意回敬一句:老子是傻逼,但至少不是你们那样的傻逼!我以跟你们区别开来为荣! 哎,为什么要被他们拉下水呢?为什么永远处于必须跟他们拉拉扯扯的境地呢?你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一条脱离来低层次的社会环境:往高处走! 下面这段是鲁迅的原话,不是作者的功劳,很多见解,不是别人点醒,你自己很难想到,我也是在薄老虎被打倒后,微博里看评论才意识到四人帮原来也是正儿八经的(国家领导人),不是生来就想挖社会主义墙角完完全全的坏蛋!
《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意义》,他的答复是: 这在一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惩膺”他的奴仆——中国军阀,也就是“惩膺”中国民众,因为中国民众又是军阀的奴隶;在另一面,是进攻苏联的开头 有马克思学识的人来为唯物史观打仗,在此刻,我是不赞成的。我只希望有切实的人,肯译几部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关于唯物史观的书——至少,是一部简单浅显的,两部精密的——还要一两本反对的著作。那末,论争起来,可以省说许多话。(《三闲集》,页一四〇) 引自第404页 这也是我赞同的态度,最不喜欢枉断别人,一句我看不懂所以我觉得你有问题,多少有点不公平,所以,我这样的人读经,只会离神越来越远,替自己开脱一句:经过了科学的熏陶洗礼,我很难再回头过那种过分相信虚幻神秘的生活了,亲,我也回不去了!
他有一种“人得要生活”的单纯的生物学的信念故。鲁迅是没有什么深邃的哲学思想的,倘若说他有一点根本信念的话,则正是在这里。 卑怯是反生存的 引自第404页 可能我们一般的卑怯者都不承认我们是卑怯的,因为,认识一件事物,是有境界层次之分的,不只是咸亨酒店里排出九个大子的孔乙己才是卑怯的,那些我们称之为的清心寡欲、不同流合污,其实,也是一种卑怯:这个世界本是大家的世界,凭什么就拱手让给了我们鄙夷的人?说到底,还是一种懦弱和不付该负的责任!这就是我开始反思同情弱者其实没什么卵用也政治不正确的原因,贩夫走卒们也不是傻瓜,整天嘴里嚷嚷大道理夸夸其谈的,他们才懒得搭理你,那些成功的人,真金白银抓在手里人,哪怕你再不屑,才是实实在在的榜样,我的同类罗永浩说:我欠你们一个成功! 开始的时候,最不同意的就是作者做鲁迅不是思想家:
鲁迅在许多机会是被称为一个思想家了,其实他不够一个思想家,因为他没有一个思想家所应有的清晰以及在理论上建设的能力; 对于一些人过于深恶痛绝,简直不愿在一地呼吸,而对有些人又期望太殷,不惜赴汤蹈火,一旦觉得不副所望,便悲哀起来了。 我忽然想到鲁迅是一个颇不能鉴赏美的人——虽然他自己却可创作出美的文艺,供别人鉴赏的。因为,审美的领域,是在一种绰有余裕,又不太迫切、贴近的心情下才能存在,然而这却正是鲁迅所缺少的。 长于写小说的人,往往在社会上是十分活动,十分适应,十分圆通的人,虽然他内心里须仍有一种倔强的哀感在。鲁迅不然,用我们用过的说法,他对于人生,是太迫切,太贴近了,他没有那么从容,他一不耐,就愤然而去了,或者躲起来,这都不便利于一个人写小说。 他的思想是一偏的,他往往只迸发他当前所要攻击的一方面,所以没有建设。 他缺少一种组织的能力,这是他不能写长篇小说的第二个原故,因为长篇小说得有结构,同时也是他在思想上没有建立的原故,因为大的思想得有体系。系统的论文,是为他所难能的,方便的是杂感。 引自第404页 似乎记得有人称韩寒为鲁迅第二过,这个称呼对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一直非常喜欢韩寒的杂文,对于他的小说,是觉得没啥大才气的,单凭那些杂文,我觉得韩寒称得上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奇怪的是,对于鲁迅,我也是喜欢他的杂文远远胜于他的小说,可能是年纪大了阅历多少有积累,小说就显的平淡无味了。太阳底下无新事吗! 有了作者那些评价,我终于同意了作者关于鲁迅不是思想家的批评:原来,作者说的不是鲁迅没有思想,是他不算思想家而已。记得以前听别人批评韩寒的时候,说的是:无他,都是常识!当时,我的反应是:这点常识,对于有些人来说,也是奢求!现在,终于同意了!原因可能是:以前,评价韩寒的思想都是常识的时候,感觉那是批评,是否定,是阻挠!现在,作者同样的结论说鲁迅的时候,感觉作者站的确实更高,是评价,是指引,不是否定! 记得以前有过一个阶段以理想主义者自居,沾沾自喜于自由、完美等思想,后来,多少有点走向其反面:理想主义也会害死人,完美主义也不是没有可指摘之处:脱离现实状况乱自由乱完美,其实,也是屠龙术,也是耍流氓!下面的话,让我多少回复了些心安: 人总是在生活好了的时候,所有的态度是健康的,对的,所以不能以为重人,重精神,重个性是错的,换言之,浪漫主义是正当的。譬如吃饭,在有了饭吃的人,当然要吃好饭,没有饭吃的人,却只好急不暇择,自然,我们不能贲难那急不暇择者之不道德,然而,恐怕只有要“吃好饭”,这才是人类真正的味觉,人们的幸福,也只有在这点“求好”的理想上,才可以增进。 另外,一点感想:
鲁迅永远对受压迫者同情,永远与强暴者抗战。 引自第404页 注: 从小的时候起,都跟鲁迅一样,同情弱者,警惕强权,有一次突然反省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其中的原因,可能也合情合理:首先,自己就是个弱者,世界观的出发点,肯定首先要是自身,这也算身份决定态度吧。推而广之,一个个体,最大的可能是出生为一个弱者吧! 可是,很多人也做相反的事,而且,也活的比周围大多数人更好一些,趋炎附势这个策略,还是有它的道理的,大树下面好乘凉吗? 说起这个的目的,还不在于斟酌两者的优劣,而是说同情弱者,只是政治上的正确,但,并不是真假判断上的对错,这是两码事!况且,我现在也比较赞同另外一句话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愚蠢短见,是人类的原罪! 想看鲁迅的文章的话,自然回去看鲁迅自己的书,看别人写鲁迅,是想看看鲁迅的生活,以前看过鲁迅和胡适的书,感觉,这就是文人的两张经典脸谱,我不是说鲁迅应该学习胡适的游刃有余,也不是批评胡适应该坚守鲁迅的操守,我想说的是:如果,如果我们足够自信的话,除了我们大声说出自己的自信之外,我们还欠世界一个成功!对于大众来说,成王败寇,是最简单的注释说明!
回应 2015-09-06 16:49:20
-
赵困兽 (困兽犹斗)
鲁迅在许多机会是被称为一个思想家了,其实他不够一个思想家,因为他没有一个思想家所应有的清晰以及在理论上建设的能力;又有许多机会,鲁迅被称为一个杂感家,但这也仍不能算对的,因为对鲁迅并不能以杂感家来概括。倘若诗人的意义,是指在从事于文艺者之性格上偏于主观的,情绪的,而离庸常人所应付的实生活相远的话,则无疑地,鲁迅在文艺上乃是一个诗人;至于在思想上,他却止于是一个战士。2022-04-20 16:42:38
-
赵困兽 (困兽犹斗)
故事简单,是材料的问题,独白而落于单调,是手法的问题。这都不是根本,根本是,鲁迅更宜于写农村生活,他那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多疑,文笔的凝炼,老辣,简峭都似乎不宜于写都市。农村,恰恰发挥了他那常觉得受奚落的哀感,寂寞和荒凉,不特会感染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的读者。同时,他自己的倔强、高傲,在愚蠢、卑怯的农民性之对照中,也无疑给人们以兴奋与鼓舞。都市生活却不同了,它是动乱的,脆弱的,方面极多,局面...2022-04-20 16:42:18
故事简单,是材料的问题,独白而落于单调,是手法的问题。这都不是根本,根本是,鲁迅更宜于写农村生活,他那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多疑,文笔的凝炼,老辣,简峭都似乎不宜于写都市。农村,恰恰发挥了他那常觉得受奚落的哀感,寂寞和荒凉,不特会感染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的读者。同时,他自己的倔强、高傲,在愚蠢、卑怯的农民性之对照中,也无疑给人们以兴奋与鼓舞。都市生活却不同了,它是动乱的,脆弱的,方面极多,局面极大,然而松,匆促,不相连属,像使一个乡下人之眼花缭乱似的,使一个惯于写农民的灵魂的作家,也几乎不能措手。在鲁迅写农民时所有的文字的优长,是从容,幽默,带着抒情的笔调,转到写都市的小市民,却就只剩下沉闷,松弱,和驳杂了。 回应 2022-04-20 16:42:18 -
赵困兽 (困兽犹斗)
女性在理智上,意志上的脆弱,恐怕如男性在情感上的单薄,不能专一一般,是一种永远的缺陷的吧,所以我说鲁迅这篇小说有对于女性最深切的了解。这样一个理想而幻灭了的子君,不错,使涓生寂静和空虚是有的,但这悲哀却不会使涓生不能生活下去,因为涓生,也就是作者鲁迅自己,有的是高傲和倔强,用这他可以支持着一切奚落和嗤笑,并且任何寂寞之苦。况且他有根本的人生观,是生物学的,大前提在人得肯定生活,所以他有的是适应...2022-04-20 16:41:5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8.1分 15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09)7.8分 127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1)8.5分 122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7)8.9分 1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小书 (张遂州)
- 《鲁迅精读》参考书目 (要乐一世)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随云)
- 鲁迅研究的视野 (丁萌)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鲁迅批判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Lin 2009-09-16 16:25:35
李長之先生的名頭之前未曾聽過,但這本小冊子是出乎意料的好。迅哥兒是少有的全能型寫手,也是當朝打造的文壇巨匠。李先生此書觀點公正,立論有據,見解頗為獨到。一本十萬字的小冊子能帶來多年風波,怕也是李先生不曾預想的,文人大多對這個世界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許說世人更妥貼些罷。
2 有用 复活节彩蛋 2016-07-25 12:31:26
作为诗人和战士的鲁迅,有强烈的情感,粗暴的力。
19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8-12 22:07:35
早就想看的一本鲁迅研究著作,直到今天才下定决心。说几点感想吧:1、李先生是民国间的青年,写出这本批评时鲁迅先生仍在世并曾过目。李先生不因鲁迅在文坛的地位而有所顾忌,直言不讳,这种真率的批评态度很是可贵。2、李对鲁迅及其作品的部分评论有失公允,尽管如此,他的批评中仍有诸多亮点,展现了一位青年评论家的深厚积淀与独具慧眼的审美情趣,这部著作为今天的鲁迅研究者所难以绕过。3、关于此书的基本分析,我倒是希望... 早就想看的一本鲁迅研究著作,直到今天才下定决心。说几点感想吧:1、李先生是民国间的青年,写出这本批评时鲁迅先生仍在世并曾过目。李先生不因鲁迅在文坛的地位而有所顾忌,直言不讳,这种真率的批评态度很是可贵。2、李对鲁迅及其作品的部分评论有失公允,尽管如此,他的批评中仍有诸多亮点,展现了一位青年评论家的深厚积淀与独具慧眼的审美情趣,这部著作为今天的鲁迅研究者所难以绕过。3、关于此书的基本分析,我倒是希望将来也有机会写本专著加以"商榷",也说我的鲁迅观。 (展开)
5 有用 冬晴れ 2012-03-15 23:16:01
我脚着竹内好学术不端。
3 有用 致知 2012-06-17 21:17:13
对鲁迅及鲁迅作品的认识全面而深刻,评价也很中肯。以同时代的人为研究对象,有当局之弊,也能避免神化。指出鲁迅性格上的缺陷,并说明这无碍道德;指出鲁迅擅写农村而非城市;指出鲁迅思想不够深厚而偏于即时杂感;这些都很有眼光。
0 有用 枳花明 2022-08-02 12:43:20
意气飞扬,才子文章。然而想到李长之为这本书“遭了一辈子罪”……
0 有用 Sally Cinnamon 2022-07-02 23:35:34
@2020-10-11 09:55:45 @2022-01-18 23:17:54 @2022-05-26 10:52:59
1 有用 三葉 2022-06-25 11:42:23
引我注意的不是李长之的看法而是他提出看法的方式,像他对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的赞许,他自己也“处处是人话,处处是从活人的观点,来介绍了过去的真面目,把种种不近人情的幕给揭穿了,却露出实际的赤裸的悲哀和苦闷来。”《鲁迅批评》和今人的论文是两种东西,它不是鲁迅批判而是李长之对鲁迅的批判,读它的时候,你无需提醒自己,是谁在和你谈论鲁迅:判断者如此鲜明,你和他不会有彼此取消的危险。 4... 引我注意的不是李长之的看法而是他提出看法的方式,像他对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的赞许,他自己也“处处是人话,处处是从活人的观点,来介绍了过去的真面目,把种种不近人情的幕给揭穿了,却露出实际的赤裸的悲哀和苦闷来。”《鲁迅批评》和今人的论文是两种东西,它不是鲁迅批判而是李长之对鲁迅的批判,读它的时候,你无需提醒自己,是谁在和你谈论鲁迅:判断者如此鲜明,你和他不会有彼此取消的危险。 49年以后的《文学史家的鲁迅》则写得无聊透顶,动物的语言沦为家畜的语言。 (展开)
0 有用 王大可是只橘猫 2022-06-23 00:17:46
分析评论,材料有限,放现在实在有点平平了。
0 有用 Lan Cinnamon 2022-05-26 10:52:59
@2020-10-11 09:55:45 @2022-01-18 23: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