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La vie est alleurs
译者: 袁筱一
出版年: 2004-5
页数: 427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2003版)
ISBN: 9787532733323
内容简介 · · · · · ·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1.也许你会认为你诗作中某个充满魅力的场景或形象是你理性推理的结果?根本不是:它只是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的,突然,出乎你的意料,这形象的创造者不是你,而是存在于你之中的某个人,某个在你的内部写诗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无所不能的意识流,如果说这意识流选择了你作为表达的小提琴,这并不是你的才能,因为在这意识流中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2. 这怎么可能呢?到处都在说青春是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那么这份虚无,这份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浪费又是从何而来?这空虚又是从何而来? 3.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的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 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 4.人只有完全处于他人之中时才开始成为完全的自己 5.你们以为过去的一旦过去就永远结束不可动摇了嘛?啊,不,过去的外衣是用闪光塔夫绸做成的,每次回首往事,我们都会为它蒙上另一层色彩。 6. 真正的生活,是你现在做的事情,是你那样的生活 7.未来应该是全新的,否则就没有未来 8.因为成熟是看不见的,如果成熟不是彻底的,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成熟。 9.有一种神秘的亲近感 10. 要么是全新的未来,要么就没有未来,要么是纯洁的未来,要么这未来彻底的被玷污了 11. 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12. 比谎言更重要的是这假装妥协的谦卑的声音 13.因为他的悲伤需要孤独的环境 14. 未来是特别神秘的,所有的未知都藏于其中,未来是肯定的反义词,是自我的反义词 15. 睡眠就是他生活,他沉睡、做梦;他在一个梦中沉睡,接着他会做下一个梦,于是他重新再另一个梦中沉睡,然后在做一个梦,从后面醒来他又回到以前的梦里,他就这样从一个梦到另一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生活在别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生活在别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2 条 )
论坛 · · · · · ·
译者居然是袁莜一! | 来自蓝 | 7 回应 | 2022-08-30 01:36:33 |
很喜欢那个循环嵌套的梦 | 来自公羽木杉 | 13 回应 | 2021-01-20 17:55:49 |
我就一句话:我是雅罗米尔,我该怎么办? | 来自无极011 | 15 回应 | 2020-07-21 23:47:30 |
求教怎么理解 | 来自不识数 | 8 回应 | 2018-03-16 18:26:27 |
生活,是名词还是动词? | 来自草鱼子 | 6 回应 | 2018-03-15 21:31:1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 )
-
Harpercollins (2000)8.6分 17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8.8分 394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5分 4275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89)8.7分 281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非实体收集01 (36.4℃)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乱七八糟的好书 (影舞者)
- 电影学院四年个人读书清单 (杜扬Seatory)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空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生活在别处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米缸 2015-04-01 10:14:58
自卑与自负是一切的根源,扭曲的社会又放大了这个悲剧,看完这本书我们也就像是把一个瞭望台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中吧!算是用来观察或者是警示!
8 有用 寂地 2006-01-01 06:12:21
写得非常好,但是我不喜欢.
19 有用 向阳花 2011-08-06 09:29:34
四十岁的男人那一章节,好似一个支点,把整个世界从一个历史的断面上撑了起来:你的,我的,真实的。
15 有用 い银蛊 2010-10-16 21:01:39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女人真正讨过我的喜欢,只有你,妈妈,你是最美的。” 这本书里我最感动的语句,雅罗米尔死前的话。
27 有用 DEIRDRA 2014-01-06 12:24:11
一开始想读这本书,是由于clara与我聊天的时候提起过,她的一个墨西哥朋友来了中国,和他们说墨西哥的他的朋友、家庭等,说自己在那非常愉快。然后clara问他:“那你为什么要来中国?”他想了一下,回答:“生活在别处。”我直觉地非常热爱这句话,便对这本小说特别感兴趣。果不其然,这本是我读过的最喜欢的米兰昆德拉。两天读完。喜欢其间的梦的故事。语言与隐喻。也许我太像诗人。也许大家都像他。悲剧性倾向,自我中... 一开始想读这本书,是由于clara与我聊天的时候提起过,她的一个墨西哥朋友来了中国,和他们说墨西哥的他的朋友、家庭等,说自己在那非常愉快。然后clara问他:“那你为什么要来中国?”他想了一下,回答:“生活在别处。”我直觉地非常热爱这句话,便对这本小说特别感兴趣。果不其然,这本是我读过的最喜欢的米兰昆德拉。两天读完。喜欢其间的梦的故事。语言与隐喻。也许我太像诗人。也许大家都像他。悲剧性倾向,自我中心,表演欲,爱情只是投射出来的自恋的影子,控制欲的对决...最后他倒在水里。我与他一样自恋又平庸,我们都是在洪流中无法逆抗的小人。我们都是无用的诗人。也许因为消极的东西更能共情。 (展开)
0 有用 zhrjqd 2023-02-05 19:50:09 北京
虽然亲切,但还是看得累
0 有用 芝士 2023-02-04 03:10:25 湖北
读起来像加缪的作品一样让人觉得顺畅,读得顺畅所以可以一口气读下去,畅快。
0 有用 青苔 2023-02-03 11:02:16 湖南
成长是艰难的,无论个体还是族群、政体。母体的遮蔽是本能,个体的混乱、迷惘、反抗、挫败、夭折……才是常态。
0 有用 西勒维 2023-01-28 13:56:20 山东
很诚实的承认我没看懂
0 有用 seeyoulater 2023-01-26 19:56:15 广东
没断奶的软弱诗人,失去自我的麻痹母亲,看他们就觉得想得太多、太敏感是种病,因为总是相信生活在别处。喜欢四十岁的男人这个视角,其实很喜欢里面的语言描写,很多段落很巧妙,一本正经又黑色幽默,后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