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90年犹太人被爱德华一世驱逐以后,英国在理论上就不再存在犹太人(至少不会公开存在)。换言之,莎翁像其他英国人一样,很可能根本没见过犹太人。从同期风靡一时的剧本the Jew of Malta可看出,“犹太人”,早已成为绝对的恶的化身,是都市恐怖传说的主角,一个安全的被憎恶的“他者”代名词。然而,莎翁却创造出了一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反刻板印象的犹太人角色。不难发现,从来都不是夏洛克不合群,而...自1290年犹太人被爱德华一世驱逐以后,英国在理论上就不再存在犹太人(至少不会公开存在)。换言之,莎翁像其他英国人一样,很可能根本没见过犹太人。从同期风靡一时的剧本the Jew of Malta可看出,“犹太人”,早已成为绝对的恶的化身,是都市恐怖传说的主角,一个安全的被憎恶的“他者”代名词。然而,莎翁却创造出了一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反刻板印象的犹太人角色。不难发现,从来都不是夏洛克不合群,而是群不合他。只因他是犹太人,他身上流着的肮脏罪恶的血甚至会代代相传。连女儿盗走财产与情郎私奔这种双重背叛的家庭悲剧(即使女儿在外一掷千金,甚至冷漠地将亡母的遗物去换一只猴子)也成了街头巷尾喜闻乐见的乐事。这种令人齿寒的冷漠很难不让人怀疑所谓的本质论:并不是每个自称基督徒的人都拥有宽容博爱的基督精神。(展开)
About several years ago, I have read The Merchant of Venise. While at that time, I thought Shylock was so selfish and the judgment of the duck was just for him, and he deserved for his misfortune, but now, I understand him: he is the tragedy of that time, a...
(展开)
0 有用 欧阳殉 2019-09-03 23:46:01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充满智慧的喜剧!
1 有用 小波福娃 2009-07-09 20:44:20
这套书不错,又便宜,动过念头想买全套
0 有用 幽人独往来 2023-01-16 21:11:54 广东
补漏,热热闹闹的喜剧里,印象最深的确实法庭上的夏洛克。
0 有用 候人兮漪 2017-01-26 17:23:56
感觉到书里浓浓的民族歧视,夏洛克挺值得同情的
0 有用 雨天晴天 2019-10-22 09:48:28
经典
0 有用 小细 2023-09-12 01:46:53 北京
“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 夏洛克的这段台词被许多人... “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 夏洛克的这段台词被许多人表演过,实在动人,他的结局也令人同情。这部剧主线披着反犹外衣,演绎几处斗智斗勇英雄抱得美人归的团圆,但是除了鲍西娅主仆美貌智慧并存,其他男性主角却各有缺陷,指环局让爱情的忠贞誓言有了不和谐的音符。 (展开)
0 有用 别去明知山 2023-08-15 12:27:51 湖南
当年读课本里的删减版觉得是喜剧,如今读了完整版却觉得是悲剧了。
0 有用 豆友263027319 2023-02-28 20:38:27 湖南
当年读课本里的删减版觉得是喜剧,如今读了完整版却觉得是悲剧了。
0 有用 幽人独往来 2023-01-16 21:11:54 广东
补漏,热热闹闹的喜剧里,印象最深的确实法庭上的夏洛克。
1 有用 十月限定狸花猫 2022-11-02 22:21:47 云南
自1290年犹太人被爱德华一世驱逐以后,英国在理论上就不再存在犹太人(至少不会公开存在)。换言之,莎翁像其他英国人一样,很可能根本没见过犹太人。从同期风靡一时的剧本the Jew of Malta可看出,“犹太人”,早已成为绝对的恶的化身,是都市恐怖传说的主角,一个安全的被憎恶的“他者”代名词。然而,莎翁却创造出了一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反刻板印象的犹太人角色。不难发现,从来都不是夏洛克不合群,而... 自1290年犹太人被爱德华一世驱逐以后,英国在理论上就不再存在犹太人(至少不会公开存在)。换言之,莎翁像其他英国人一样,很可能根本没见过犹太人。从同期风靡一时的剧本the Jew of Malta可看出,“犹太人”,早已成为绝对的恶的化身,是都市恐怖传说的主角,一个安全的被憎恶的“他者”代名词。然而,莎翁却创造出了一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反刻板印象的犹太人角色。不难发现,从来都不是夏洛克不合群,而是群不合他。只因他是犹太人,他身上流着的肮脏罪恶的血甚至会代代相传。连女儿盗走财产与情郎私奔这种双重背叛的家庭悲剧(即使女儿在外一掷千金,甚至冷漠地将亡母的遗物去换一只猴子)也成了街头巷尾喜闻乐见的乐事。这种令人齿寒的冷漠很难不让人怀疑所谓的本质论:并不是每个自称基督徒的人都拥有宽容博爱的基督精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