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老西安:废都斜阳,ISBN:9787534409646,作者:贾平凹著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秦砖汉瓦
第二章 不敢谈繁华
第三章 斯文之地
灵性之地
第二章 不敢谈繁华
第三章 斯文之地
灵性之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以西安市为界,关中的西部称为西府,关中的东部称东府,西府东府比较起来就有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东府有一座华山,西府有一座太白山。华山是完整的一块巨石形成的,坚硬、挺拔、险峭,我认作是阳山,男人的山,它是纯粹的山,没有附加的东西,如黄山上的迎客松呀,峨眉山上能看佛光呀,泰山上可以祀天呀,上华山就是体现着真正上山的意义。太白山峰峦浑然,终年积雪,神秘莫测,我认作是阴山,女人的山。东府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府里有霍去病石雕博物馆。我对所有来西安旅游的外地朋友讲,你如果是政治家,请去参观秦兵马俑张扬你的气势,你如果是艺术家,请去参观霍去病墓以寻找浑然整体的感觉。在绘画上,我们习惯于将西方的油画看作色的团块,将中国的水墨画看作线的勾勒,在关中平原上看冬天里的柿树,那是巨大的粗糙的黑桩与细的枝丫组合的形象。听陕西古老的戏剧秦腔,净的嘶声吼叫与旦的幽怨绵长,又是结合得那样完美,你就明白这一方水土里养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我们尊重那些英雄豪杰,但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必定是老百姓生灵涂炭的岁月,世俗的生活更多的是波澜不惊地流动着,以生活的自在规律流动着,这种流动沉闷而不感觉,你似乎进入了无敌之阵,可你很快被俘虏了,只有那些戏剧性人物增加着生趣,使我们一日一日活了下去,如暗里飞的萤虫自照,如水宿中的禽鸟相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老城市 (共37册),
这套丛书还有
《老杭州》,《老成都》,《老武汉》,《老广州(精)》,《老香港》 等。
老西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老西安\西路上\商州初 又 再录
第一篇《老西安》作者在2000年左右写成,祖籍在陕西商州的作者站在个人的视角写生活了将近30年的西安城和这里的人。今年已经是我来西安第三年了,作为南方人对这里的饮食依然不太接受,却慢慢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积淀,特别是作为一个建筑狗,看着这里高楼林立在明清城墙,看着...
(展开)

就叫记六月底看的一本书吧。
起初是没有打算看这本书的,前段日子沉迷我偶王小波的书,里面好像提了下,大概意思是像他就不会去看贾平凹的《废都》。 出于逆反心理,起初我是想看《废都》来着,奈何没找到。最近无意发现《老西安》,是本很薄的书,觉得可以打发下闲散时间,于是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读完。(...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7.6分 600人读过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7.6分 74人读过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4)7.9分 4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老西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穆菀 2009-10-20 23:16:21
照片和文字都不错,作为西安人竟然很多事情都不了解,本来想买一本收藏的,可惜品相都不好,也间接说明了受欢迎的程度吧?
0 有用 andy 2006-10-30 10:55:43
文明中的文化
1 有用 Angeline35 2010-08-22 13:35:07
风路过的时候 没能吹走 这个城市太厚的灰尘 多少次的雨水 从来没有 冲掉你那沉重的忧伤
0 有用 一滴水安之若素 2009-04-15 19:14:45
我喜欢大唐盛世下的长安
0 有用 石头 2016-12-11 15:55:36
西安呦西安,我该怎么说爱你呢?
0 有用 明亮 2022-04-09 19:53:03
即不是历史,也不是游记,相当于一篇大散文,配了些黑白照片,西安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好像没什么代表性,墓多,文物多又如何,我挺喜欢西安,杨虎城能代表西安吗?这本书没写出西安的气质。
0 有用 指点笔墨 2021-06-27 00:09:21
西安历史上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民国时期八个月的围城、大灾荒死了那么多人、杨虎城的坚守(以前历史都把杨虎城给弱化了,重点突出了张学良,谁知杨虎城竟是这样让人钦佩)、因报道贪污的爱国人士遭难,还有陕西人的倔、犟、硬、碰……这一切造就了今天的西安以及今天的西安人(陕西人)。作为一名陕西人,这本书让我切身地了解了自己的过去,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底色,以前一些怀疑在此时能够解释的通了。
0 有用 宴 2021-05-13 11:05:16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西安的通俗读物,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一个对西安怀有深厚感情的老艺术家的感慨。
0 有用 王奋斗 2021-04-24 07:32:17
99%的人都是把《废都》当黄书来看——这是贾平凹的悲哀,还是文学读者的悲哀?!
0 有用 心心人人chd 2020-08-04 08:17:11
对西安有了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