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1993)是美国杰出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纽约的一个医生家庭,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曾经在许多著名的大学医院行医,主持研究和领导教学工作。他亲身经历了本世纪医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做出过许多创造性业绩。他的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和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一样,托马斯的兴趣广泛,关心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并且爱好音乐,长于诗文。70 年代初,他应美国最负盛名的医学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主编之约,为该刊撰写专栏文章,笔触所及纵情宇宙万物,讴歌生命、大自然和人类的科学事业;对医疗技术和保健体制的论述鞭辟入里,富有远见。这些寓意深刻、情理交融、文笔清新的科学随笔,后来集成《细胞生命的礼赞》和《水...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1993)是美国杰出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纽约的一个医生家庭,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曾经在许多著名的大学医院行医,主持研究和领导教学工作。他亲身经历了本世纪医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做出过许多创造性业绩。他的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和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一样,托马斯的兴趣广泛,关心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并且爱好音乐,长于诗文。70 年代初,他应美国最负盛名的医学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主编之约,为该刊撰写专栏文章,笔触所及纵情宇宙万物,讴歌生命、大自然和人类的科学事业;对医疗技术和保健体制的论述鞭辟入里,富有远见。这些寓意深刻、情理交融、文笔清新的科学随笔,后来集成《细胞生命的礼赞》和《水母与蜗牛》;中文译本近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纳入“第一推动丛书”出版。
《最年轻的科学——观察医学的札记》(The Youngest Science: Notes of a Medicine Watcher)是刘易斯•托马斯继上述随笔之后所写的回忆录。此书记述了从本世纪早期至70年代作者亲历的美国医疗职业的变化、科学研究活动和医学的进步,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哲理浓厚,启迪思考。在科学研究和临床思维、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公共卫生和大学管理诸方面都有很多真知灼见。此书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现代医学发展以及医疗职业、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实际了解,而且使人增长智慧,加深对时下我国医学和医疗现实的认识。意大利医学史家卡斯蒂格略尼说:“医学思想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历史统一,只有具备了对过去历史的知识和了解,才能明白和判断今天的医学。”(《世界医学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第5页)因此,这本书特别值得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细读体味,青年医生、教师和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教益。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 1913~1993)是美国杰出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纽约的一个医生家庭,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曾经在许多著名的大学医院行医,主持研究和领导教学工作。他亲身经历了本世纪医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做出过许多创造性业绩。他的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和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一样,托马斯的兴趣广泛,关心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并且爱好音乐,长于诗文。1970 年代初,他应美国最负盛名的医学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主编之约,为该刊撰写专栏文章,笔触所及纵情宇宙万物,讴歌生命、大自然和人类的科学事业;对医疗技术和保健体制的论述鞭辟入里,富有远见。这些寓意深刻、情理交融、文笔清新的科学随笔,后来集成《细胞生命的礼赞》和《水母与蜗牛》;中文译本近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纳入“...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 1913~1993)是美国杰出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纽约的一个医生家庭,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曾经在许多著名的大学医院行医,主持研究和领导教学工作。他亲身经历了本世纪医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做出过许多创造性业绩。他的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和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一样,托马斯的兴趣广泛,关心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并且爱好音乐,长于诗文。1970 年代初,他应美国最负盛名的医学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主编之约,为该刊撰写专栏文章,笔触所及纵情宇宙万物,讴歌生命、大自然和人类的科学事业;对医疗技术和保健体制的论述鞭辟入里,富有远见。这些寓意深刻、情理交融、文笔清新的科学随笔,后来集成《细胞生命的礼赞》和《水母与蜗牛》;中文译本近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纳入“第一推动丛书”出版。
作者实际上是以《细胞生命的礼赞》和《水母与蜗牛》而著名的,这两本书都是他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nature上写的随笔。而这本书是他的自传,不过也很有随笔的风格,后面都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的回忆。 我最感兴趣的是前半部分,也就是他讲述他的父亲行医和他自己...
(展开)
0 有用 葡萄月令 2013-01-07 00:45:50
一般。关于护士与某些治疗手段还算有趣,然后对于很多人的成长经历就读学校这种其实没什么意义。
0 有用 纸遁 2011-03-07 14:32:02
比他另外两本有名的书有趣得多。
0 有用 头头儿 2011-05-13 23:58:02
医学就是解释。1930s磺胺和青霉素使医学成为科学。他处在这一转折的时代~
0 有用 一只Tomason 2013-12-29 11:54:48
赞!
0 有用 Oritaro 2012-04-26 11:34:18
有时了解一门学科的源头很重要。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不过有七十年,而今依然年轻依然有无穷的魅力,而了解了医学的稚嫩,我们也许就会对医学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
0 有用 明哥 2023-04-13 10:34:47 江苏
20世纪初,现代医学仍然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医生们无法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疾病,他们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开具毫无科学根据的药方,这时的医学更像是巫术而非科学。到了20世纪中叶,医生们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开始掌握诊断学的奥秘,抗生素的普及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20世纪上半叶,医学院教授的生活和文学院教授的生活差不了多少,他们都拿着固定的编制进行教学,没有多少预算用来做科研。二战后,医学研究得到了美国政府... 20世纪初,现代医学仍然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医生们无法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疾病,他们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开具毫无科学根据的药方,这时的医学更像是巫术而非科学。到了20世纪中叶,医生们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开始掌握诊断学的奥秘,抗生素的普及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20世纪上半叶,医学院教授的生活和文学院教授的生活差不了多少,他们都拿着固定的编制进行教学,没有多少预算用来做科研。二战后,医学研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形成科研-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医学院体系,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医学强国。 上世纪初,医生不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业,很多实习医生不得不靠献血来维持日常生活。20世纪下半叶,因为医学教育的高昂成本和严苛的准入门槛,医生成为美国社会的稀缺资源,医生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获得了大幅提升。 (展开)
0 有用 铎铎 2023-02-09 10:15:19 湖南
科研工作的日常启发
0 有用 段道玄 2021-03-04 11:26:42
药的作用是有限的,有时候要产生的副作用可能会比有效的作用还大。
0 有用 驺才 2020-08-22 22:04:32
老一代医者的展望与思考
0 有用 Aloe 2018-12-02 00:47:59
都怪这本书把我“骗”进了医学院校2333333此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