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前 言 杜牧,字牧之,唐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晋杜预之后。杜氏是魏晋至唐数百年 来的高门世族,唐朝人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牧的祖父杜佑在唐德宗、顺宗、 宪宗三朝作宰相,煊赫一时,后来杜牧的堂兄杜悰又在武宗、懿宗朝作宰相,所以杜牧 是出身於高门世族官僚地主家庭。 两晋南北朝时,高门世族垄断政治经济的特权,到了唐朝,因为社会经济的变化, 選举制度的改
悲中有壮
豪宕俊爽,清灵洒脱
宗白华说:“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杜牧用词亦可见珠帘、剑眸、银烛、寒水。杜郎俊赏,玉树流光。律诗造境如浓雾繁花,而樊川气质多清举。万道云烟绕青山,犹有白鹤高飞去。绝句尤好,若乘舟已去,孤帆远影。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开篇几首五言长诗结尾未免太相似——不过《杜秋娘诗》《张好好诗》仍是我很喜欢的名篇。 本来是抱着看风流才子之春思的态度打开这本书的,不久便发现这是误解了杜牧之——他不是一个纯然的浪子。收复河湟、供养家人也是他十分关心的事情——而这通常被笑谈者忽略了。 牧之的诗有一种雄姿清骨。不过他又有点随性,经常记错典故(有时都让人...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开篇几首五言长诗结尾未免太相似——不过《杜秋娘诗》《张好好诗》仍是我很喜欢的名篇。 本来是抱着看风流才子之春思的态度打开这本书的,不久便发现这是误解了杜牧之——他不是一个纯然的浪子。收复河湟、供养家人也是他十分关心的事情——而这通常被笑谈者忽略了。 牧之的诗有一种雄姿清骨。不过他又有点随性,经常记错典故(有时都让人怀疑是有意的杜撰)。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义山这句类似打油的诗,细品起来倒也很适合牧之。 缪钺先生的注对背景考索很全面,但对字句训释则不多下笔。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展开)
又发现了许多未曾过目的篇目,樊川的诗,不事藻饰却意味隽永,值得一读再读。
名家选本,黄永年先生曾将此书与《宋诗选注》并举为“雅俗共赏的佳选佳注”(参氏著《古籍整理概论》p134,上海书店2001年版,唯“杜牧”误排作“杜收”)。初印于1957年,再版于1997年,学校所藏即再版本。缪钺先生曾编过《杜牧年谱》,对作者行年事迹着力颇多,书中第一部分即按编年选诗。最近听说出了补改本,看来得入手阅读
小杜诗四类∶一为人生之作,二为婉妙之作,三为热衷之作,四为咏史之作,除此此外,皆为下品诗,见解不高,修养不深,有闲情但不浓厚,有才气但骄傲浮躁,太轻薄,豪华,整体较差,有几句写的极好
清俊洒落
> 更多短评 18 条
> 更多书评 1篇
糸色代 (一心愁谢如枯兰)
2022-02-25 10:52:27
1、《今皇帝陛下一詔徵兵……》:“宣王休道太原師”,繆鉞注:“周宣王南征失敗,料民於太原……”
按,此注錯誤,參見上海古籍出版社《樊川詩集注》中繆鉞所撰前言(一九六二年三月):“馮(集梧)注亦偶有錯誤之處,如《今皇帝……》(卷二)詩中‘宣王休道太原師’句下,馮注:‘《國語》:“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這個注是錯的。杜牧此處原是用《詩經·小雅·六月》:‘薄伐玁狁,至於太原’句意,稱讚唐宣宗收復河湟之功勝於周宣王之伐玁狁,與《國語》的‘料民太原’之事無關。”
2、《張好好詩》:“一聲離鳳呼”,杜牧墨蹟、影宋本及影明本樊川文集皆如此。繆鉞注以為“離鳳”費解,故依全唐詩及馮注樊川詩改為“雛鳳”。
但一方面,“離”於卦為火,鳳為火之精(李商隱《鏡檻》詩:“撥絃驚火鳳,交扇拂天鵝。”馮皓箋注引宋均《春秋演孔圖》:“鳳,火精也),故可稱離鳳;
另一方面,離又可作“鳳”解,《漢語大詞典》:“離:靈鳥名。長離,即鳳。比喩才華出眾的人。《文選·傅咸〈贈何劭王濟〉詩》:‘雙鸞遊蘭渚,二離揚淸暉。’李善注:‘鸞、離,喩王何也。蘭、渚,喩中書也。《漢書》曰:“長麗前掞光耀明。”臣瓚曰:長離,靈鳥也。二離,日月也。’元李冶《敬齋古今黈》卷七:‘善既以離爲靈鳥,而又以爲日月,何也?揣咸詩意,靈鳥爲得。’”如此則“離鳳”亦可解。
3、《皇風》:“禮樂刑政皆弛張”,繆鉞無注,馮集梧注引《禮記》:“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元李冶《敬齋古今黈》認為“弛”當作“施”,較為通順。
誤排:
詩歌正文中的:
1、P67,“欲罷一麾江海去”,“罷”當作“把”。
2、P71,“願爲閑客比閑行”,“比”當作“此”。
3、P88,“蓬底睡秋江”,“蓬”當作“篷”。
4、P97,“故國誰交爾別離”,“交”當作“教”。
註釋中的:
1、P10,“如留春色與明年”,“如”當作“好”。
2、P64,“周代諸侯朝王用圭,朝後用璋”,“後”當作“后”。
> 8人在读
> 115人读过
> 108人想读
订阅关于杜牧诗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胡了了 2018-11-19 23:51:00
悲中有壮
0 有用 云心 2020-05-15 19:19:20
豪宕俊爽,清灵洒脱
1 有用 downdowndown 2021-04-18 15:08:24
宗白华说:“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杜牧用词亦可见珠帘、剑眸、银烛、寒水。杜郎俊赏,玉树流光。律诗造境如浓雾繁花,而樊川气质多清举。万道云烟绕青山,犹有白鹤高飞去。绝句尤好,若乘舟已去,孤帆远影。
0 有用 糸色代 2022-02-26 00:30:55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开篇几首五言长诗结尾未免太相似——不过《杜秋娘诗》《张好好诗》仍是我很喜欢的名篇。 本来是抱着看风流才子之春思的态度打开这本书的,不久便发现这是误解了杜牧之——他不是一个纯然的浪子。收复河湟、供养家人也是他十分关心的事情——而这通常被笑谈者忽略了。 牧之的诗有一种雄姿清骨。不过他又有点随性,经常记错典故(有时都让人...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开篇几首五言长诗结尾未免太相似——不过《杜秋娘诗》《张好好诗》仍是我很喜欢的名篇。 本来是抱着看风流才子之春思的态度打开这本书的,不久便发现这是误解了杜牧之——他不是一个纯然的浪子。收复河湟、供养家人也是他十分关心的事情——而这通常被笑谈者忽略了。 牧之的诗有一种雄姿清骨。不过他又有点随性,经常记错典故(有时都让人怀疑是有意的杜撰)。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义山这句类似打油的诗,细品起来倒也很适合牧之。 缪钺先生的注对背景考索很全面,但对字句训释则不多下笔。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展开)
0 有用 nomad 2022-04-05 22:43:44
又发现了许多未曾过目的篇目,樊川的诗,不事藻饰却意味隽永,值得一读再读。
0 有用 iii 2022-07-11 00:44:19
名家选本,黄永年先生曾将此书与《宋诗选注》并举为“雅俗共赏的佳选佳注”(参氏著《古籍整理概论》p134,上海书店2001年版,唯“杜牧”误排作“杜收”)。初印于1957年,再版于1997年,学校所藏即再版本。缪钺先生曾编过《杜牧年谱》,对作者行年事迹着力颇多,书中第一部分即按编年选诗。最近听说出了补改本,看来得入手阅读
0 有用 豆友231754410 2022-06-15 20:04:06
小杜诗四类∶一为人生之作,二为婉妙之作,三为热衷之作,四为咏史之作,除此此外,皆为下品诗,见解不高,修养不深,有闲情但不浓厚,有才气但骄傲浮躁,太轻薄,豪华,整体较差,有几句写的极好
0 有用 陆海天 2022-04-25 08:28:31
清俊洒落
0 有用 nomad 2022-04-05 22:43:44
又发现了许多未曾过目的篇目,樊川的诗,不事藻饰却意味隽永,值得一读再读。
0 有用 糸色代 2022-02-26 00:30:55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开篇几首五言长诗结尾未免太相似——不过《杜秋娘诗》《张好好诗》仍是我很喜欢的名篇。 本来是抱着看风流才子之春思的态度打开这本书的,不久便发现这是误解了杜牧之——他不是一个纯然的浪子。收复河湟、供养家人也是他十分关心的事情——而这通常被笑谈者忽略了。 牧之的诗有一种雄姿清骨。不过他又有点随性,经常记错典故(有时都让人...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开篇几首五言长诗结尾未免太相似——不过《杜秋娘诗》《张好好诗》仍是我很喜欢的名篇。 本来是抱着看风流才子之春思的态度打开这本书的,不久便发现这是误解了杜牧之——他不是一个纯然的浪子。收复河湟、供养家人也是他十分关心的事情——而这通常被笑谈者忽略了。 牧之的诗有一种雄姿清骨。不过他又有点随性,经常记错典故(有时都让人怀疑是有意的杜撰)。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义山这句类似打油的诗,细品起来倒也很适合牧之。 缪钺先生的注对背景考索很全面,但对字句训释则不多下笔。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