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人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袢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死于青春的创作者
· · · · · ·
-
海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海岩,就职于锦江集团公司,兼任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主要作品有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小说集《死于青春》,小说《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目前正在电视剧的拍摄中)。
喜欢读"死于青春"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深牢大狱 7.6
-
- 河流如血 7.5
-
- 海岩文集--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7.5
-
- 便衣警察 7.7
-
- 玉观音 7.7
-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8.0
-
- 五星饭店 6.4
-
- 舞者(火卷) 6.8
-
- 悲观主义的花朵 7.8
-
-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7.7
死于青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日落后的天空,青蓝,空旷。
青春的心最率真、赤诚、富于人情味,把爱情看的重于生命;也最莽撞、轻信、多感、脆弱,包含着天真的忧愁。然后不管她有多么幼稚可笑,当人们由少壮而衰老,经过了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和从心之年时,仍然会带着淡淡的惆怅,羡慕和留恋着她的美丽。 相比其他几本小说,《死...
(展开)

中式人性悲剧,也是现实和历史悲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草草翻完第一篇死于青春,和第三篇我不是一个好警察,这是我童年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故事。 我一直以为漫画棋魂和推理之绊是我的心灵启蒙,现在读了这个小学四五六年级看的故事,才发现海岩才是我对人性最早的智识上的启蒙,而且海岩笔下那种来自几个年代,共同的集体记忆里... (展开)
死于青春?是青春死于混乱的年代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乔治· 奥威尔说过一个作者的书里一定是有作者的政治观点,我不是愤青,却还是无奈的感慨那个混乱的年代让这么年轻的生命结束的如此荒唐。 我以前是最不爱看文革时候的电视剧的,压抑的很,每个人之间互相猜疑,大家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生怕哪天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 (展开)>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作家出版社 (2008)7.3分 379人读过
-
-
群众出版社 (2003)7.5分 234人读过
-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3)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审美狂乐”的体验 (bennyxi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死于青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aka 2023-10-27 23:42:30 安徽
第一次读海岩,情节和语言都比预料的好
0 有用 Sophia 2010-06-16 01:04:34
看到海岩就想起孙俪。。。
0 有用 林有力 2020-02-28 16:59:52
在几年后又看了一遍,旧书摊上买的还有前主人画的一些线。 已忘了第一次读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只依稀记得是十九岁小伙子的故事,最后走向了死亡。 今日再次重读,觉得那真的是个人命如草的年,是舆论致死的年代。那时的表白很简单也很难开口,只是一句“你,你真好”“你也真好”
0 有用 Joke 2009-12-07 12:41:27
海岩早期的故事比较动人。
0 有用 白团团 2008-02-19 13:22:21
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