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详细研究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阐释了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相互转化的原因,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分析清代的学派、代表人物和典型作品,提出了诸多新见解,是公认的空前佳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大概创作于1923年至1925年春之间,原为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任教时的讲义。在这部共计十六讲、二十余万字的讲义中,作者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的专门论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巨细兼顾,条分缕析,深入浅出,洵梁氏学术论著之代表。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创作者
· · · · · ·
-
梁启超 作者
目录 · · · · · ·
一 反动与先驱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
· · · · · · (更多)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
· · · · · · (更多)
一 反动与先驱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
七 两畸儒
八 清初史学之建设
九 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
十 实践实用主义
十一 科学之曙光
十二 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十三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经学 小学及音韵学
十四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 辨伪书 辑佚书
十五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史学 方志学 地理学及谱牒学
十六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历算学及其他科学 乐曲学
· · · · · · (收起)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
七 两畸儒
八 清初史学之建设
九 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
十 实践实用主义
十一 科学之曙光
十二 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十三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经学 小学及音韵学
十四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 辨伪书 辑佚书
十五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史学 方志学 地理学及谱牒学
十六 清初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历算学及其他科学 乐曲学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饮冰室文萃(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演讲集》《佛学研究十八篇》《清代学术概论 儒家哲学》《梁启超讲文化》
。
喜欢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历史研究法 8.8
-
- 清代学术概论 8.6
-
- 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 8.8
-
- 求古编 8.4
-
- 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 8.7
-
- 国史探微 8.4
-
- 东洋史说苑 7.8
-
- 古代中国与世界 9.2
-
- 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 8.8
-
-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8.7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读过的最好的国学启蒙书
第一次读梁启超先生的长篇文章,还是《李鸿章传》从此就被深深吸引,这本书的评价则比那本更高。 随着学科的专门化和西方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普及,“国学”成了个单独的学科,但是提到这些,或者是从现代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等等角度,对古代文献仅当做资料进行现代分析...
(展开)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书报告
一、时代背景 本书原为梁启超于1923-1924 年间在清华大学的讲义,后根据听讲者回忆整理成书。彼时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内军阀割据,国外一战刚结束。在文化上,新文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让梁启超在内的许多文人感觉到了危机。初读时我还在疑惑,内...
(展开)
>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国学第一课 | 来自greenhands | 2008-10-05 21:11:2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3 )
-
上海三联书店 (2006)8.9分 94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9.2分 43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9)9.5分 284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1996)8.9分 15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藏书 (刘洒洒)
- 2011书 (苏格)
- 语言多元化文化旅人必读 (iixx)
- 历史经典 (avtioner)
- 思想史的思想史 (阿米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已注销] 2011-09-25 10:15:54
对明末那批人的描写可看性极高,强推黄宗羲、顾炎武的部分。另外书中还整理了明清时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中文名,是很有意思的材料。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唯一的问题就是在学术探讨里夹带了些政治主张的私货。另一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钱穆的,可以跟梁启超这本对比一下。
0 有用 小丸子996 2011-05-18 15:11:29
学术史著作中独占鳌头,任公大才
0 有用 德雷斯罗萨 2012-12-09 01:13:20
晚清学术史。
0 有用 愚公 2015-10-08 11:38:18
梁启超在撰写完清代学术概论后,继续撰写了近三百年学术史,这部书既是对于前书的增补,也是深入与发展。梁启超在书中分析了理学与汉学的互动,认为清代学术是建立在对于理学的批评基础上,并发展出新的方向。本书前半部是人物传记研究,后半部分为清代学术简明目录。
0 有用 soloye 2013-08-22 21:11:04
不单只是儒学
0 有用 四废书房主人 2021-08-27 11:53:00
翻翻是不错的书,不必精读。
0 有用 德彪 2018-12-28 02:43:12
后世对于顾王黄的脉络大抵不超出梁任公的定论。
0 有用 文明与疯癫 2018-10-08 12:07:49
乾嘉以前写得感情饱满。
0 有用 愚公 2015-10-08 11:38:18
梁启超在撰写完清代学术概论后,继续撰写了近三百年学术史,这部书既是对于前书的增补,也是深入与发展。梁启超在书中分析了理学与汉学的互动,认为清代学术是建立在对于理学的批评基础上,并发展出新的方向。本书前半部是人物传记研究,后半部分为清代学术简明目录。
0 有用 简凊 2015-08-30 18:17:28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像很精彩,清代学术成就部分更像以后可供检索的目录。行文中的个人评价或许显得不够“客观”,但这也未尝不是心有戚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