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帝王学,君宪梦,是非曲直,千古骂名君宁负; 革命学,共和殇,流离生死,百兆国子谁曾哀?
按名声和影响论,作者舍左宗棠不写,却先写曾国藩,后写张之洞,中间加个杨度,着实不好理解。估计是因为主人公横跨清末,袁世凯,民国,最后竟加入共产党的曲折经历感动了作者,所以才写的。借他人一生,浇胸中块垒?
帝王师破产记。
气势磅礴,历史感,书生报国
风起云涌的年代,再大的个人野心,也要让位于家国天下。
: I247.5/0236-8
承接《张之洞》。在革命与改良间徘徊,在立宪与帝制间游走,一代智囊成为当时华夏的缩影。
同梁启超、孙中山一起,为中国出路苦苦追索,结果梁孙成了中国的伟人,杨度却鲜有人提及,或者骂声多于认可。我原不识杨度其人,从周总的书柜里拿来看看,结果书中的这个意气书生一下吸引了我,让我着迷此书,甚于唐浩明的《曾国藩》。
一般吧。
此书注定小众。杨晳子少年参加公车上书,师从王闿运,习得帝王之学,留学日本,欲为中国行君宪。民国初年,协调南北,换来和平,跟错了袁世凯,宣传帝制,遭人诟病,晚年学佛,自号虎陀禅师,又入共产党。文人报国,带着一股书生气,一生难酬壮志,令人惋惜。跟着杨度一生,看遍了晚晴民国的乱局。康南海复辟清廷,张香帅年老气衰,谭复生刚愎赴死,载沣任人唯亲,袁慰廷一心帝制,黎段府院之争,蔡锷英年早逝。看晚晴乱象,独爱梁卓如,少年才子,忠君爱国,君宪未成,文章千古。
十年前读
不知是当年的我混沌懵懂体味不到,还是唐浩明笔拙没有准确传达自己的想法
杨度这本书全名是《旷代逸才》,有点过誉了。
这样的人生
1997年老大陈全国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读了。一拖就是18年。 作者虽然不懂杨度其人,但描述的风貌,仍然让我看到杨度这个极其NB的人,可惜生不逢时。 丸已出盘,帝王之学当有新的玩法。 不禁感叹乖张是历史的常态:楚昭王不得颜回、子路和子贡,所谓君臣同代不相遇;毛泽东的悲哀是遇上了周恩来,所谓君臣相遇但不同时。
写的不好,凌乱而无章
革命先烈 杨度
无论杨度其时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他始终在做他自己。
不知道如何评价。比曾国藩的写的好。
好像看了2/3...要补完啊
> 杨度(全三册)
17 有用 那么蓝 2016-04-21 16:58:51
帝王学,君宪梦,是非曲直,千古骂名君宁负; 革命学,共和殇,流离生死,百兆国子谁曾哀?
10 有用 谢文 2008-11-25 08:47:33
按名声和影响论,作者舍左宗棠不写,却先写曾国藩,后写张之洞,中间加个杨度,着实不好理解。估计是因为主人公横跨清末,袁世凯,民国,最后竟加入共产党的曲折经历感动了作者,所以才写的。借他人一生,浇胸中块垒?
6 有用 坐地而行 2015-09-14 21:36:14
帝王师破产记。
3 有用 李乃喵 2006-03-09 00:11:37
气势磅礴,历史感,书生报国
2 有用 派大星 2016-01-10 23:44:23
风起云涌的年代,再大的个人野心,也要让位于家国天下。
0 有用 蝉 2014-03-05 17:58:10
: I247.5/0236-8
1 有用 顺天居主 2019-08-27 20:12:52
承接《张之洞》。在革命与改良间徘徊,在立宪与帝制间游走,一代智囊成为当时华夏的缩影。
1 有用 悠悠顾乡 2016-10-11 09:24:58
同梁启超、孙中山一起,为中国出路苦苦追索,结果梁孙成了中国的伟人,杨度却鲜有人提及,或者骂声多于认可。我原不识杨度其人,从周总的书柜里拿来看看,结果书中的这个意气书生一下吸引了我,让我着迷此书,甚于唐浩明的《曾国藩》。
0 有用 八月槎 2014-11-19 22:33:35
一般吧。
1 有用 Redhair 2021-07-18 17:08:59
此书注定小众。杨晳子少年参加公车上书,师从王闿运,习得帝王之学,留学日本,欲为中国行君宪。民国初年,协调南北,换来和平,跟错了袁世凯,宣传帝制,遭人诟病,晚年学佛,自号虎陀禅师,又入共产党。文人报国,带着一股书生气,一生难酬壮志,令人惋惜。跟着杨度一生,看遍了晚晴民国的乱局。康南海复辟清廷,张香帅年老气衰,谭复生刚愎赴死,载沣任人唯亲,袁慰廷一心帝制,黎段府院之争,蔡锷英年早逝。看晚晴乱象,独爱梁卓如,少年才子,忠君爱国,君宪未成,文章千古。
0 有用 寒冬夜行 2013-11-29 21:16:53
十年前读
0 有用 打脱手 2010-12-17 20:43:04
不知是当年的我混沌懵懂体味不到,还是唐浩明笔拙没有准确传达自己的想法
0 有用 曾子杀猪 2009-01-19 23:53:28
杨度这本书全名是《旷代逸才》,有点过誉了。
0 有用 雨后天 2007-12-30 21:19:34
这样的人生
0 有用 小木匠 2015-03-12 09:40:14
1997年老大陈全国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读了。一拖就是18年。 作者虽然不懂杨度其人,但描述的风貌,仍然让我看到杨度这个极其NB的人,可惜生不逢时。 丸已出盘,帝王之学当有新的玩法。 不禁感叹乖张是历史的常态:楚昭王不得颜回、子路和子贡,所谓君臣同代不相遇;毛泽东的悲哀是遇上了周恩来,所谓君臣相遇但不同时。
0 有用 晃荡个屁啊,你就不觉得没劲? 2007-08-29 11:09:57
写的不好,凌乱而无章
0 有用 东来 2013-11-17 20:34:39
革命先烈 杨度
1 有用 Cyborg.z 2011-06-18 07:43:57
无论杨度其时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他始终在做他自己。
0 有用 理5打工人 2014-11-19 15:10:16
不知道如何评价。比曾国藩的写的好。
0 有用 月鸣 2006-06-20 12:13:37
好像看了2/3...要补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