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方方土君 2012-02-11 15:14:41

    黄先生写的历史,总是让人感觉很轻松,一个历史片段的切入,不会大气到让人望而止步。

  • 1 Milo 2011-08-01 21:16:47

    要买实体书来,还要读几遍。写得太好了!

  • 3 笑望江湖 2010-01-21 21:08:17

    黄先生的论证打破传统史观的政治主体论,改用经济视角,高屋建瓴,见解独到。规避了中国式叙事的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而采用大格局大视野。理解了超稳定结构的实质是粗线条均质管理,缺乏团体生活的表征是缺乏社会自发组织,王朝之覆灭常实源于财税的崩塌,官僚体系更是一个分工欠缺社会的缩影,受益颇深。但数目字管理是国家经营现代化的必须,此处存疑。找到了期待的达到“道”这一层级的书了!没有繁复的冗长史话,没有造作的学究晦涩,规避了传统之道德工具与文化包袱,可以客观理性地去宏观思考,于明理,于修身,皆有裨益。读史十数年,我的想法,当初读中国史,当从此开始

  • 2 张劳动 2018-04-09 08:10:30

    给老外科普中国历史的书,再翻译回中文来的话,明显感觉浅了。当然,这不是书的错。黄仁宇作为半路出家的历史学家(可能有人不认可这个身份),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的历史的写作又走出一条分析之路,虽然可能这个在国外历史写作上很常见。

  • 3 素手纤纤 2011-07-22 13:24:20

    读得零散。史料并不多,分析占大多。颇有高屋建瓴的感觉。因为需要思考,读起来比其他历史书耗力气。

  • 2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1-07-04 11:51:21

    俺觉得在没有恶补上经济方面的知识前还是别碰这本书了......各种理解吃力T T 他所描述的大历史的结构还是需要有丰富的积累才能啃得下来啊

  • 2 毕巧林 2013-05-02 17:05:47

    几个要点:1、地缘因素对于历史的影响。2、过早的政治成熟造成的积习难改。3、间架性机构过分依赖个人的教养,使朝代起伏更迭。4、历史的螺旋式进步:走三步,退两步。个人被历史裹挟着走,拥有未来概念的改革家与妄图操控历史的野心家最终都始终被历史抛弃。

  • 2 复活节彩蛋 2015-01-31 22:54:29

    行文略有不习惯,计划多看几本。

  • 1 初初见囍上眉梢 2015-08-02 21:27:47

    十五年那样片段化的记叙还好,古怪翻译腔加上雨雾缭绕的主线,这本书能把人生生看成蛇精病。太~累~了!!!

  • 1 劉咳暝 2012-12-05 14:32:08

    反而把简单的事情讲复杂了……

  • 3 小畅 2009-07-20 12:48:24

    磕磕绊绊,一知半解,不过茫茫文字中,偶尔觅到一两句精辟之语。读着太费劲了,读到第六章我是实在读不下去了。没读完自然不算读过,但,至少现在,我不想再读它了。

  • 2 Sío 2010-02-23 18:00:44

    其实我没有读完……断断续续读了三次,每次都感觉读不下去,自己不喜欢他那文风吧,还有那些词汇感觉很生涩。总之读着不觉得有趣……哎……自己道行太低了……

  • 0 鲁闽 2005-12-11 21:03:16

    大历史观的具体展现,分析有力度。

  • 2 豫西以西 2020-02-19 11:31:32

    可能是因为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原因,长句子很多,很多句子还很费解,需要颠来倒去几遍才能读顺,弄得我都怀疑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了!黄师傅还是以一贯的财税和数字的角度加梳理历朝历代得失,很多观点和结论很不错,毕竟是具有海外经历,有很多可参照的东西!

  • 1 一去 2017-06-24 14:54:09

    著述证明了黄仁宇既能驾驭《万历十五年》这种断代切面的故事,也能纵论“大历史”这种大格局,尽量不去儹否人物也不妄图自求规律,而是叙述大时代是何又为何。

  • 0 丹AI🌵 2013-06-12 18:02:07

    有点怀疑是不是所有的历史都能整合到大历史的框架中,以及地理环境决定论之外,历史有没有一点巧合。

  • 0 三童 2020-02-10 13:30:18

    这回感受到了什么叫基层的数字管理,完全可以把所有人锁在社区,哪都去不了。在家通讯设备受到管理和监视,出去有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看着呢。要不要点个炮响应一下?

  • 1 Miss Coconut 2013-01-06 07:50:17

    读开头几章的时候有些不以为然,但越读越感觉到此书的魅力。能用20多万字写中国通史以及国际比较,还这么有深度,真是非常人所能。最醍醐灌顶之处大概是作者不断强调财政税收如何影响历史走向。如有时间还行再细细读一遍。//“闲人读历史,目的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证明了自己博学,一种是追溯上古的八卦,一种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大概三者兼有吧。

  • 2 且歌且走 2009-03-17 23:49:07

    语言相当艰涩,读得很慢。读这本书并不需要太深的历史功底,提及史实基本限于我们熟知的范围,但是却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否则关于财政、赋税、田地制度的分析定会让你读得头大又不能领会,而这是此书最着重笔墨的部份。关于财政部份我就基本没有读懂,下一本书要找轻松点的读了

  • 1 小城 2017-11-02 23:20:24

    历史是打小害怕的一门学科,但这本读得下去,适合历史小白!三百来页横贯中国三千年历史,沧海桑田感十足,其中明清时期与近代史写得最好,这片土地拥有人类文明史中最令人惊叹的故事,你们注定失败失败然后再失败,因为历史它早已安排好一切——注定悲痛惨切,充满鲜血和屈辱,然后才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