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先生传 短评

热门
  • 41 小豆子 2015-04-04 10:09:07

    正好可用废名先生在书中引用的一句西谚来评价莫须有先生的故事:“历史都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说都是真的,除了名字。”

  • 20 李子綦 2008-11-12 18:32:21

    废名在现代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废名说林庚的诗是“突然来一份晚唐的美丽”。而其实他自己在那个年代就是突如其来的一份美丽。废名文章的风格,美丽、晦涩,前人多有论及,废名是用唐人作绝句的方式来写小说的。因为晦涩,废名在许多人的头脑中永远只是一个美丽的印象,而始终没有想到去接近他。于是废名变成了一种境界,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仿佛废名本身就淡淡的在于《桥》中了。前人说废名,主要是爱其《竹林的故事》,爱其《桥》,似乎这样的淡定更能见出文章的美来。其实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也是很美的,除了能见出

  • 7 他念他 2013-02-09 17:01:32

    莫须有两部太碎嘴,读不下去。但是《桃园》一集,实在太棒。周作人序《莫须有先生》,更是好文章。

  • 5 lucy 2007-08-12 02:56:21

    做人如能像废名这样的实在是种造化。

  • 4 龙朱 2017-03-20 16:51:05

    三部比较起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最容易理解偏现实生活、《桃园》次之,《莫须有先生传》最难解偏镜花水月的禅宗云烟~散文化的小说其实给我们的信息量很大,解读的空间也随之扩大,莫须有先生简直就是废名先生的化身!

  • 1 Coelacanth 2015-10-23 18:35:17

    我总感觉什么时候,会再次“巧遇”这书吧。当年看吴晓东引来的,看了一半就弃了,但还是标了。小说艺术我总有种我这辈子都不会欣赏的感觉,当然小说文学评论就是另一回事了。何喜此“反刍物”耶?又及,此书我记着是在某年深夜硬座火车上读的,是去上海的那班吧哈哈哈哈哈哈。

  • 1 木瓜守卫者 2010-03-10 20:53:10

    当年看这本书的时候惊为天人,后来再找他的桥看,却始终少了那种感觉,我大概是那种一见钟情的人,实在是莫先生太多愁善感了 当年做的摘抄,现在翻出来,一般是哲味,一般是感怀,倒像是中年人重新谈起恋爱,虽是满腔春情,却偏偏要把秋叶吟诵一番,滋味大好~~

  • 1 2011-08-20 11:26:15

    莫须有先生有堂吉珂德的味道,看似痴言呓语,却也深含人生道理……

  • 1 水月镜花 2016-11-22 10:05:47

    莫须有先生最后还是被它们杀死了

  • 1 花掠过风的心动 2018-11-27 17:04:35

    依旧有少量英文,大量诗词句,语言简洁幽默,提到《红楼梦》,有禅意和道理,写了和以前不同的乡下,多了人情俗事,有北京方言。 第十章的梦不理解,后边的几个章节像梦呓,也看的比较快,等写论文的时候重温。 莫须有先生说很多“之乎者也”,喜欢讲道理,喜欢议论感慨,《桥》里边的男主多想,莫须有先生是多说,有时候是自言自语。【病,和尚】 用词新颖,尤其“我站在这里我丰富极了”,继承了以前现实与梦的观点“在梦里头见我的现实,我的现实则是一个梦”。 总体来说是风格是有继承,有改变,大量诗词和语言简洁让文章不易理解。

  • 0 lizzycoucou 2009-06-18 15:46:03

    胡适之此文实是不怎么样,但作为白话文的开端,也很有作用。

  • 0 人去月无聊 2006-10-19 22:14:54

    要看《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 0 小康君日日新 2014-04-22 14:09:53

    最喜欢看废名讲《论语》了,特别有人情;《坐飞机以后》里面那种生活和体察日用生活的姿态真是优雅啊~

  • 0 marina 2011-05-13 14:14:02

    啰嗦了点...

  • 1 爆炸小麦 2007-11-27 23:01:34

    刚才是立于一个人的想象里,其为色也黑夜而日月出矣,万物惟花最是一盏灯。

  • 0 Xavier 2010-09-13 11:08:54

    因为我没耐心所以不合口味.

  • 0 赵五 2015-10-29 12:14:06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