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译者: 许钧
出版年: 2003-7
页数: 394
定价: 2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2003版)
ISBN: 9787532731077
内容简介 · · · · ·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目录 · · · · ·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试读 · · · · · ·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对他说:“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都是土。 “你说:‘你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你就帮我擦掉眼里的土。 “我回答你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看不见了。我的眼睛变成了两个洞’ “然后你就离开了,很久,我知道你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很多个星期过去了,你一直都没有回来。我一点都睡不着,因为我害怕错过你回来的时候。一天,你终于回来了,你敲了敲墓穴,可是我等了整整一个月,都没有睡觉,精疲力尽,连爬出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当我终于爬出地面。你一副很失望的样子。你说我的脸色不好。我知道我让你扫兴,我的两颊凹陷,动作又生硬又不连贯。 “为了请求你的原谅,我对你说:‘原谅我吧,我这段时间一直都没睡觉。’ “你用一种让人宽心的声音说:‘瞧,你应该休息。你应该休一个月假。’但听起来却不那么真实。 “我知道你说到假期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你想要整整一个月不见我,因为你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你走了,我又掉进了坟墓的底层,我知道为了不要错过你,我还是会一个月不睡,一个月后你回来的时候,我会变得更丑,你会更加失望。” 他再没有听过比这更令人心碎的话了。他把特蕾莎紧紧地抱在怀里,感到她的身体在颤抖,他觉得自己再没有力量来承担对她的爱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0页 -
一个社会富裕了,人们就不必双手劳作,可以投身精神活动。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越来越多的学生。学生要拿学位,就得写学位论文。既然论文能写天下万物,论文题目便是无限。那些写满字的稿纸车载斗量,堆在比坟墓也更可悲的档案库里。即使在万灵节也没有人去光顾他们。文化正在死去,死于过盛的生产中,文字的浩瀚推积中,数量的疯狂增长中。这就是贵国的一本禁书比我们大学中滔滔万卷宏论意义大的无比的原因。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40 条 )
-
-
她对他说:“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都是土。 “你说:‘你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你就帮我擦掉眼里的土。 “我回答你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看不见了。我的眼睛变成了两个洞’ “然后你就离开了,很久,我知道你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很多个星期过去了,你一直都没有回来。我一点都睡不着,因为我害怕错过你回来的时候。一天,你终于回来了,你敲了敲墓穴,可是我等了... (49回应)
2012-03-06 17:22 553人喜欢
她对他说:“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都是土。 “你说:‘你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你就帮我擦掉眼里的土。 “我回答你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看不见了。我的眼睛变成了两个洞’ “然后你就离开了,很久,我知道你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很多个星期过去了,你一直都没有回来。我一点都睡不着,因为我害怕错过你回来的时候。一天,你终于回来了,你敲了敲墓穴,可是我等了整整一个月,都没有睡觉,精疲力尽,连爬出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当我终于爬出地面。你一副很失望的样子。你说我的脸色不好。我知道我让你扫兴,我的两颊凹陷,动作又生硬又不连贯。 “为了请求你的原谅,我对你说:‘原谅我吧,我这段时间一直都没睡觉。’ “你用一种让人宽心的声音说:‘瞧,你应该休息。你应该休一个月假。’但听起来却不那么真实。 “我知道你说到假期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你想要整整一个月不见我,因为你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你走了,我又掉进了坟墓的底层,我知道为了不要错过你,我还是会一个月不睡,一个月后你回来的时候,我会变得更丑,你会更加失望。” 他再没有听过比这更令人心碎的话了。他把特蕾莎紧紧地抱在怀里,感到她的身体在颤抖,他觉得自己再没有力量来承担对她的爱了。 引自第270页 49回应 2012-03-06 17:22 -
爱情和性欲是否应该分开?抑或说爱情和性欲就本不该被结合在一起。没有什么能够证明爱情和性欲原本属于一对,除非道德,而道德仅是人类主观的自我设限,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道德也鼓励爱情中的性爱。相反的,它限制了这样的一种可能,而偏偏把两者栓在一起。这或许是不合理的。 前几夜,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我再一次听到了性不应与感情联系的观点。有不少人都觉得性不应分得很清,这其实就是一种欲望,很原始,和呼吸进食一般。只不... (75回应)
2012-03-04 21:45 426人喜欢
爱情和性欲是否应该分开?抑或说爱情和性欲就本不该被结合在一起。没有什么能够证明爱情和性欲原本属于一对,除非道德,而道德仅是人类主观的自我设限,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道德也鼓励爱情中的性爱。相反的,它限制了这样的一种可能,而偏偏把两者栓在一起。这或许是不合理的。 前几夜,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我再一次听到了性不应与感情联系的观点。有不少人都觉得性不应分得很清,这其实就是一种欲望,很原始,和呼吸进食一般。只不过性不能一个人完成,否则那便是自慰,是自我欺骗。 为何偏偏的我们要把性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这使得我们的爱那么的不纯净。 一个女孩曾经对我说,她曾经希望爱情是干净的。 她的话让我十分的悲伤。我觉得是我让她烙上了爱情的阴影。我在不断的后悔悲伤的同时又在无尽的讨厌这“性爱”这个词。是什么让我们被道德束缚住了才让爱情那么不纯净?如果下体能够思考,想必它们一定会笑出声来。 看啊!我们多么可笑!
75回应 2012-03-04 21:45
-
肩末 (唔···)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正因为如此,”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它指的是一种处于次要地位的感情,同爱情没有瓜葛。处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正爱他。 他付了账,走出饭店,想在街上逛逛,满怀的忧...2011-02-11 21:33 32人喜欢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正因为如此,”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它指的是一种处于次要地位的感情,同爱情没有瓜葛。处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正爱他。 他付了账,走出饭店,想在街上逛逛,满怀的忧郁渐渐地令他心醉。他同特蕾莎已经生活了七个春秋,此刻他才发现,对这些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加美好。 重逢时刻竟是这样轻易来到 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件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而对这份爱,他认为应该深深地低下头来。因此,他低头直至跪倒于地,并娶她为妻。 那时的音乐就像一朵玫瑰盛开在寥寂的茫茫雪原之上。 佛兰茨被迷住了:历史伟大的进军已从这巨大的殿堂里横穿而过。 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真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着谎言中。 什么叫做调情?可以说调情是一种暗示有进一步性接触可能的行为,但又不担保这种可能性一定能够兑现。换言之,调情是没有保证的性交承诺。 爱情诞生的时刻就像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讶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他声音的女人。在爱情的陷阱面前,托马斯从来不是安全的,特蕾莎只能每时每刻为他担惊受怕。 当她跟工程师睡觉时,因为没有爱情,她的灵魂终于又恢复了视力。 警察有多项职责。第一是传统的职责。他们监听人们说些什么,然后报告给上司。第二是威慑的职责。他们要让我们明白我们时刻被他们所控制,他们要我们害怕。第三项职责是制造能加罪于我们的情形。如今,要是控告我们阴谋颠覆国家,他们已无利可图,因为这样做,只会为我们引来更多的同情。他们更想达到的,是设法在我们的兜里搜到大麻,或是证明我们强奸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要找到一个小女孩来作证,他们总有法子的。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 根本问题并不是:他们当初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而是:是不是只要他们不知道就算是无辜?如果王位上坐的是个蠢蛋,那么是否只因为他是个蠢蛋就可推卸自己的一切责任? 沉默如不幸一般横在他们中间,一分钟一分钟地在加重。 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 《创世纪》的开篇写道,上帝造人是为了让人统治鸟、鱼、牲畜。当然,《创世纪》是人写的,而不是一匹马写的。因此,并不能完全断定上帝是真的希望人类统治其他生物。更有可能是人类发明了上帝,以便使其篡夺来的对牛马的支配权合乎神圣法则。对,就是杀死一只鹿或一头母牛的权利,全人类只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即使是在最血腥的战争年代亦不例外。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1-02-11 21:33
-
弗兰茨认为限于书本之间的生活是不现实的。他渴望真实的生活,渴望与同他并肩行进的男女接触,渴望听到他们的呼喊。他没有觉悟到,他以为不现实的(图书馆里离群的工作),其实是他的现实生活,而被他视作现实的游行不过只是一场戏,一支舞,一个节日,或者换句话说:一场梦。 (5回应)
2021-04-08 20:00 1人喜欢
-
aaa—summer (我心里有你)
-
从前,人们总是惊恐地听自己胸膛深处传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自然不会把自己完全等同于像肉体那样奇异、陌生的东西。肉体是囚笼,里面有个东西在看、在听,在害怕,在思索,在惊奇;这东西在肉体消失之后还在,还残存,它就是灵魂。 书是确认一个秘密兄弟会的暗号。
2021-04-02 15:49
论坛 · · · · · ·
求解“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 | 来自山阴路 | 1 回应 | 2021-04-04 |
如何拜托看书时的生理反应 | 来自冰苛 | 1 回应 | 2021-03-29 |
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会让我重新思考同理心 | 来自Roxystar | 1 回应 | 2021-03-29 |
说实话,看不下去 | 来自kathy_zm | 201 回应 | 2021-03-05 |
媚俗 二字的理解 | 来自盖子很有爱 | 5 回应 | 2021-02-0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8 )
-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1999)9.1分 121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8.8分 52133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87)8.7分 1398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9分 1108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 433本二手书欲转让 (0.01 至 200.00元)
- 在豆瓣转让 有18650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 转让给其他二手平台?
订阅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评论:
feed: rss 2.0
177 有用 米粒 2012-08-30
终于看完了。曾一度怀疑自己的阅读速度怎么退化到如此地步,但读完才发现这书确实要慢慢消化才是。今天在地铁里硬生生就看哭了。
182 有用 Jeff 2012-08-08
再好的书,总会有人不喜欢,这本书我就不喜欢!
125 有用 Wunching 2015-07-13
难怪高中的时候初读觉得不知所云。。这么多年以后的重读也还是有些地方没看懂(尤其是书中的历史背景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而且我社会学哲学的修养也不行),但就我看懂的地方来说,这本书实在太厉害了……那些“意识流”的碎碎念直直穿透了事物表象直指本质,我除了五体投地还是五体投地……等我老一点的时候再来读这本书希望能再读懂多一点……
76 有用 老袁 2011-03-09
每一个说自己很喜欢的人,我想问你们读懂了吗
2393 有用 很A香蕉片 2012-07-17
zhuangbility的书不是你想读,想读就能读。
0 有用 摇落江潭依依柳 2021-04-10
感觉未曾理解所谓轻重。
0 有用 食物语言录 2021-04-10
哲学之书,关于肉体与灵魂。
0 有用 Monica 2021-04-10
读了整整三个月太难读
0 有用 莲优优 2021-04-10
2006年📖
0 有用 蚊子青年 2021-04-10
看了很久,“媚俗”之说对我观念的触动很大。很喜欢昆德拉这种非纯叙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