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末盛行一时的“谴责小说”中代表作之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爱国反帝、救亡图存的运动。但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政府,卖国投降,因此,中国人民对清朝政府消除了幻想,开始要求在文艺上揭露它,打击它、谴责小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卖猪仔其实并不是卖断了,就是那招工馆代外国人招的工,招去做工,不过订定了几年合同,合同满了,就可以回来。外国人本来招去做工,也未必一定要怎么苛待。后来偶然苛待了一两次,我们中国政府也不过问。那没有中国领事的地方,不要说了;就是设有中国领事的地方,中国人被人苛虐了,那领事就和不见不闻,与他绝不相干的一般。外国人从此知道中国人不护卫自己百姓的,便一天苛似一天起来了。 他招工的时候,恐怕人家不去,把工钱定得极优。他却在工场旁边,设了许多妓馆、赌馆、酒馆、烟馆之类,无非是消耗钱财的所在。做工的进了工场,合同未满,本来不能出工场一步的,惟有这个地方,他准你到。若是一无嗜好的,就不必说了。倘使有了一门嗜好,任从你工钱怎么优,也都被他赚了回去,依然两手空空。他又肯借给你,等你十年八年的合同满了,总要亏空他几年工钱,脱身不得,只得又联几年合同下去。你想这个人这一辈子还能指望有回来的一天么,还不和卖了给他一样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8页 -
端甫道:"其实广东话我句句都懂,只是说不上来。象你便好,不拘那里话都能说。" 我道:"学两句话还不容易么,我是凭着一卷《<原文开始>诗韵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 条 )



救世之情竭,但厌世之念未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未完全踏入社会,看这本书,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 只能草草谈下自己的观后感。 我想看完本书的人,都大概想做个吴继之。他潇洒,通事务,但又不失为一个好人。虽然最后大结局不知如何。但吴继之,吴继之。至少是无人继之了。 进入社会,自然许多事身不由己,难免许... (展开)
第一册|初是腐眼看人基,后知后觉并蒂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文/尘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吴趼(jian)人 ,吴趼人与李伯元,刘鹗,曾朴并称为“晚清四大小说家”。 ● 书摘:“只因我出来应世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蛇虫鼠蚁;第二种豺狼虎豹;第三种魑魅魍魉。二十年之久,...
(展开)

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绝对是被低估的一本书。就豆瓣上的浏览看来,读的人并不多。由于这是一部清末民初的讽刺小说。大多数人一看时间段是“清末民初”,就可以回想起霸占语文课本的鲁迅小说,以及学习时的痛苦回忆。其次是“讽刺”两字,给人的联想并不怎么好,有愤青的嫌疑... (展开)
人情多鬼蜮,历史总循环
悲欢离合廿年事,隆替兴亡一梦中。 书里那些光怪陆离的事情,其实现在一样也在上演,人心从来没变,所谓人心不古,其实人心从没古过。何止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几百年也不为过。 作者既博学又通透,宅心仁厚,胸襟宽广又豁达。尽管看透了世态炎凉,也经历了人情冷暖,但依...
(展开)
> 更多书评 7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5 )
-
中华书局 (2013)8.6分 17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8.3分 378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8.0分 264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8.2分 2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assie 2008-04-08 11:40:10
高一从《词典》中发现此书,大学才看。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
0 有用 cassie 2008-04-08 11:40:10
高一从《词典》中发现此书,大学才看。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