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克利福德·吉尔兹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原作名: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译者: 王海龙
出版年: 2000-3
页数: 324
定价: 24.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世纪学术译丛
ISBN: 9787801093462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原作名: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译者: 王海龙
出版年: 2000-3
页数: 324
定价: 24.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世纪学术译丛
ISBN: 9787801093462
内容简介 · · · · · ·
吉尔兹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他的论文集《地方性知识》在西方文化学理论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堪称经典和理论楷模,他同时被称为阐释人类学大师和开山者,划时代的理论大师。《地方性知识》的命题旨在认知的具体性、穿透性和阐释性,作为吉尔兹成熟期的作品,这本论文集大致集结了吉尔兹三个方面的命题的文章,第一是取其符号性强、文化认知意蕴较为深厚的命题,第二是取赋深度层次化,以便展示阐释学分析、论辩之长的命题,第三则
地方性知识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模糊的体载:社会思想的重塑
第二章 译释中的察知:论道德想像的社会史
第三章 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论人类学理解的本质
第二部分
第四章 作为文化体系的常识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模糊的体载:社会思想的重塑
第二章 译释中的察知:论道德想像的社会史
第三章 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论人类学理解的本质
第二部分
第四章 作为文化体系的常识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模糊的体载:社会思想的重塑
第二章 译释中的察知:论道德想像的社会史
第三章 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论人类学理解的本质
第二部分
第四章 作为文化体系的常识
第五章 作为文化体系的艺术
第六章 核心、王者和魅力:权力符号的反照
第七章 我们现在思考方式:现代思想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模糊的体载:社会思想的重塑
第二章 译释中的察知:论道德想像的社会史
第三章 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论人类学理解的本质
第二部分
第四章 作为文化体系的常识
第五章 作为文化体系的艺术
第六章 核心、王者和魅力:权力符号的反照
第七章 我们现在思考方式:现代思想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新世纪学术译丛(共1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后现代科学》《后现代文化》《艺术的法则》《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白银资本》
等
。
喜欢读"地方性知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文化的解释 8.8
-
- “土著”如何思考 7.7
-
- 尼加拉 8.4
-
-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8.6
-
- 写文化 8.4
-
- 仪式过程 8.6
-
- 历史之岛 8.6
-
- 努尔人 8.4
-
- 传统的发明 8.4
-
-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 7.8
地方性知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格尔茨:谜团般的树林里,挤满了急切的阐释者。
“假如我在此所说的一切话语当中蕴含有任何启示,那便是世界真是一个分歧的地方。法律人与人类学家之间有分歧、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有分歧、小传统与大传统之间有分歧、殖民的过去与民族主义的现在之间有分歧;而且,正视这一巨大的真实,而不是希望它消失在无力的通则和虚假...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Basic Books (1985)8.7分 4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6)9.3分 22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4)8.8分 185人读过
-
麥田 (2002)9.1分 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地方性知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ilentdog 2011-12-23 16:35:24
参阅 没有读完
7 有用 缪缪未央 2012-01-15 19:45:34
这个讲法律那章让我想到费老的《乡土中国》
0 有用 MrVeritas 2011-11-01 17:35:07
能不能不要这么晦涩呢。
0 有用 [已注销] 2015-11-16 17:26:39
15/11/16
13 有用 南池子 2011-12-25 13:26:55
这本书的不好读恐怕不是语言上的,而是作者的知识量和视野所致。本身的表述也不是很好理解,需要知识涵盖面挺大,这个译本恐怕也有一些责任。文化行为是一个文本,学者的工作就是去“译介”它,以多层面的形式而不是简单的解释,应与普里查德的《努尔人》、利奇的Rethinking Anthropology对读,形成连贯的仪式-文化观、地方性知识研究脉络。
0 有用 猫小透 2023-09-13 12:31:26 新疆
此版本翻译无力吐槽
0 有用 大明康熙年制 2023-07-26 16:20:06 浙江
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文就很难读,反正没怎么看懂.....
0 有用 集市养猫人 2023-07-10 22:44:28 甘肃
吉尔兹的这本论文集涉及的内容广泛,远超人类学研究领域,很多地方没有读懂。除了苏力先生多次在著作中提及的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外,吉尔兹阐释人类学和符号现象学的观点引入了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0 有用 没有音乐就退化 2023-05-30 02:29:30 上海
两篇导论写的很好
0 有用 陈闯闯 2023-04-06 22:38:12 广东
深度描写,文化持有者内部视界,地方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