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李欧梵自选集》收录了作者的《徐志摩:感情的一生》、《现代中国电影传统初探》、《上海的世界主义》、《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捷克现代民族诗人塞浮特》等18篇文章。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1961年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主修中国近代思想史,兼及文学,1970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印第安那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现为哈佛大学东亚语文学系教授。代表著作有《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等。
> 全部原文摘录
围绕“现代性”展开叙述,总体上看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后殖民理论含混不清。通过电影文学解读了上海/香港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寓言模式,还借南美东欧的两个著名作家反思了如今中国作家所缺少的创作动因。40
大1
对文学研究的路数不熟悉,但是感觉很多结论下得太容易,不够扎实。
我真看不上他。
总的对于我这种菜鸟级的读者来说,还是很足够的。最喜欢读的是浪漫的一代和晚清文化部分。这两个部分中李欧梵三言两语就可以提出很直接的观点,比如说他提到创造社和文研会在文学理论上的分歧,在原始文件里,这种理论上的对立似乎表面多于实际。这样的观点可能并不是他提出来的,但很吸引人。说到底,任何的理论争辩带有主观色彩。李欧梵也是哈佛东亚语文学系的学者,前面读过一些书,这些学者们似乎都对香港的文化空间产生强烈的... 总的对于我这种菜鸟级的读者来说,还是很足够的。最喜欢读的是浪漫的一代和晚清文化部分。这两个部分中李欧梵三言两语就可以提出很直接的观点,比如说他提到创造社和文研会在文学理论上的分歧,在原始文件里,这种理论上的对立似乎表面多于实际。这样的观点可能并不是他提出来的,但很吸引人。说到底,任何的理论争辩带有主观色彩。李欧梵也是哈佛东亚语文学系的学者,前面读过一些书,这些学者们似乎都对香港的文化空间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的关注点难道仅仅是偶然吗? 在他的书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上海,很多学者亦是如此,但是否合适就是很要眼力的了。上海的部分读起总有些奇怪,可能太难懂。 (展开)
一些新奇的标题下,少有眼前一亮的内容。第一部分最好。
读于本科时代。
对史料的编织就是研究。又帮我解决了一个困惑。以至于写了点东西夹在书里,不知道下一个借书的人会怎么看。不过这是一封【不用回的信】就是了。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更多短评 17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9人在读
> 106人读过
> 122人想读
订阅关于李欧梵自选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omo 2019-05-07 20:15:57
围绕“现代性”展开叙述,总体上看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后殖民理论含混不清。通过电影文学解读了上海/香港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寓言模式,还借南美东欧的两个著名作家反思了如今中国作家所缺少的创作动因。40
0 有用 dustette 2005-09-05 21:55:05
大1
0 有用 yrh 2012-07-10 22:34:36
对文学研究的路数不熟悉,但是感觉很多结论下得太容易,不够扎实。
0 有用 吾好蓝色 2012-03-23 22:43:18
我真看不上他。
0 有用 Suddenly... 2016-12-30 12:38:38
总的对于我这种菜鸟级的读者来说,还是很足够的。最喜欢读的是浪漫的一代和晚清文化部分。这两个部分中李欧梵三言两语就可以提出很直接的观点,比如说他提到创造社和文研会在文学理论上的分歧,在原始文件里,这种理论上的对立似乎表面多于实际。这样的观点可能并不是他提出来的,但很吸引人。说到底,任何的理论争辩带有主观色彩。李欧梵也是哈佛东亚语文学系的学者,前面读过一些书,这些学者们似乎都对香港的文化空间产生强烈的... 总的对于我这种菜鸟级的读者来说,还是很足够的。最喜欢读的是浪漫的一代和晚清文化部分。这两个部分中李欧梵三言两语就可以提出很直接的观点,比如说他提到创造社和文研会在文学理论上的分歧,在原始文件里,这种理论上的对立似乎表面多于实际。这样的观点可能并不是他提出来的,但很吸引人。说到底,任何的理论争辩带有主观色彩。李欧梵也是哈佛东亚语文学系的学者,前面读过一些书,这些学者们似乎都对香港的文化空间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的关注点难道仅仅是偶然吗? 在他的书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上海,很多学者亦是如此,但是否合适就是很要眼力的了。上海的部分读起总有些奇怪,可能太难懂。 (展开)
0 有用 行走当代 2023-04-24 19:55:16 辽宁
一些新奇的标题下,少有眼前一亮的内容。第一部分最好。
0 有用 智术师 2021-01-09 21:25:26
读于本科时代。
0 有用 桃浦万 2020-12-15 19:50:50
对史料的编织就是研究。又帮我解决了一个困惑。以至于写了点东西夹在书里,不知道下一个借书的人会怎么看。不过这是一封【不用回的信】就是了。
0 有用 momo 2019-05-07 20:15:57
围绕“现代性”展开叙述,总体上看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后殖民理论含混不清。通过电影文学解读了上海/香港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寓言模式,还借南美东欧的两个著名作家反思了如今中国作家所缺少的创作动因。40
0 有用 曾沐沐沐隽 2018-01-10 20:42:15
似曾相识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