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代表;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思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指称。鲁迅一生都在寻找中国的猫头鹰。他虽不擅丹青,却描画过猫头鹰的图案。我们选取其中的一幅,作为丛书的标志。
我们渴慕智慧,我们祈求新声。这便是“猫头鹰学术文丛”的由来。
解读博尔赫斯的创作者
· · · · · ·
-
残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残雪,原名邓小华,1953年生,湖南人。学历高小毕业,做过街道机械厂工人,赤脚医生,代课教师。1988年进入湖南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至今。1985年开始发表小说,现有中、短、长篇共1505字,代表作为《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新生活》等。1996年开始读书随笔和评论写作,已发表约40万字。近两年着重研究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的小说。
目录 · · · · · ·
解读博尔赫斯
附录
属于艺术史的艺术
――卡夫卡与博尔赫斯的小说
高深莫测的法制
――读卡夫卡《审判》
先王幽灵之谜
――《哈姆雷特》分析
灵魂疑案侦察
――读余华《河边的错误》
可以生长的过去
――读余华《往事与刑罚》
艺术复仇
――读鲁迅《铸剑》
· · · · · · (收起)
附录
属于艺术史的艺术
――卡夫卡与博尔赫斯的小说
高深莫测的法制
――读卡夫卡《审判》
先王幽灵之谜
――《哈姆雷特》分析
灵魂疑案侦察
――读余华《河边的错误》
可以生长的过去
――读余华《往事与刑罚》
艺术复仇
――读鲁迅《铸剑》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关于迷宫启蒙的故事 我不再被动地记录历史了,也不像去国外领取不可靠的史料了,我要来书写历史,用我的心、我的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6页 -
然而三分法的结构还不能满足艺术家要达到永恒的渴望这种故事容易引起的读者的误解也令他不安。于是奎因又发明了两幕英雄短剧,在短剧中,想象力得到更为自由的驰骋。他在这部杰出的短剧中将讲述人和故事、讲述人与作者、不同的讲述空间与时间之间的界限通通融化,让原始的欲望用缺席的方式同死亡直接晤面(请看《阿莱夫》《萨伊尔》等等)。两幕短剧由于一幕套着一幕,两幕就只能同时演出,于是最高贵的与最淫秽的,最具有生命力的与最空灵的便合成了一个角色,短兵相接的瞬间转化成同时演进,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变成了统一体内的层次区分;由此产生的激情既邪恶又纯净,简直令人发疯。短剧发表后,被人们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来做出了解释,奎因又一次遭到了惨败。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猫头鹰学术文丛(共36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人在旅途》《文化的重量》《鲁迅的生命哲学》《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文学台湾》
等
。
喜欢读"解读博尔赫斯"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灵魂的城堡 7.7
-
- 五香街 7.3
-
- 思想汇报--残雪小说文集 8.6
-
- 地狱中的独行者-读书书系 8.4
-
- 边疆 7.6
-
- 暗夜 7.3
-
- 永生的操练 7.3
-
- 黄泥街--残雪小说文集 7.8
-
- 最后的情人 7.7
-
- 尖锐的秋天:里尔克 8.3
解读博尔赫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解读博尓赫斯????误读博尔赫斯!!!!!!!!!!
残雪根本不懂博尔赫斯却又自称解读,她所谓的解读甚至连误读也谈不上. 看看吧!你就知道她是怎样骗走读者的金钱! 读读吧!你就知道她是怎样骗走读者的时间!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0分 190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9)6.0分 51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5.6分 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猫头鹰学术文丛 (RMR)
- 让阅读成为习惯(书籍)(一) (无心恋战)
- 【作者】博尔赫斯的记忆 (caoxl2233)
- 以前买的书 (杨华评论)
- 已有还没有读的书! (zzzzzzzzzzzz)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解读博尔赫斯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钟杳 2019-11-27 09:57:27
看起来过于感性和个人化
0 有用 落阡 2019-05-20 17:10:45
觉得残雪的问题就出在她太积极了。《南方》不是直面死亡的人生选择,《马可福音》不是献身与救赎,《死亡与指南针》也不是理性与直觉的平衡,它们说的都是命运的拨弄,是一个人被引向死亡的过程。达尔曼的病症无非一场对死亡的预演,他几次打开那本《一千零一夜》,都是在企图拖延死亡的到来。(不过《小径分岔的花园》那篇写得不错)
0 有用 树上的男爵 2008-12-08 20:22:19
还是观念图解派!
0 有用 也也 2023-04-16 17:32:04 广东
(未藏书;图书馆看的)不值得,气死了
2 有用 Hushnore 2012-11-25 09:59:28
乱读博尔赫斯
0 有用 柏拉图斯特拉 2023-06-25 20:20:19 江苏
这本和《建构新型宇宙》是同一本啊,浪费感情...
0 有用 咕咚咚咚咚 2023-05-04 15:39:07 云南
虽然有些许胡说,但想象力确实不错…
0 有用 也也 2023-04-16 17:32:04 广东
(未藏书;图书馆看的)不值得,气死了
1 有用 迟权 2020-12-16 10:06:21
写论文读。典型的六经注我,可以反映残雪的文学观念,这点我不评分。三星是打给她对于博尔赫斯的解读的,至少她还是想认真解读博尔赫斯的,但是她的解读硬伤太多。
1 有用 钟杳 2019-11-27 09:57:27
看起来过于感性和个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