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190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提出并论证了作者关于“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它曾由张东荪于1919年译成中文。名为《创化论》。该书标志着析格林的生命哲学的完成。深层意识绵延是生命的本质,是一切实在的本千质。生命作为整体成为考察材料和知识的背景,一切事物、理论、知识和方法都得重新评判:知识理论与生命理论必须相互结合,互相推动。生命理论坚持对知识的批判,才能不随意接受理解力任意提出的概念,而
目录 · · · · · ·
序 言
第一章 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
第二章 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麻木、智力、本能
第三章 论生命的意义――自然规则与智力形式
第四章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机械论错觉:各种哲学体系浏
· · · · · · (更多)
序 言
第一章 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
第二章 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麻木、智力、本能
第三章 论生命的意义――自然规则与智力形式
第四章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机械论错觉:各种哲学体系浏
览――真正的变化与虚假的进化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动性正在窥视着我们的自由。最活跃的思想也会在表达的形式中僵化。词语反叛观念。文字扼杀精神。当我们的最炽烈的热情在行为中外化时,就会在利益与虚荣的沉静考虑中冷却下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8页 -
如果我们可以除去我们的一切骄傲,如果为了给我们人类下定义,我们完全局限于历史和史前史告诉我们的人类和智慧的稳定特征,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称为智人(homo sapiens),而应该称为工人(homo faber)。总之,从最初活动来看,智慧是制造人造工具,尤其是制造用于制造的工具以及不断改进制造的能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创造进化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译】动画和疏离:柏格森对电影放映术和机械运动悖论的批评


《创造进化论》的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语 从古希腊时代起,欧洲哲学倾向于将“活”物分解成“死”物来研究,这种源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在其科学领域内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其代表就是数学与物理学——崇尚理性,强调推论。然而若将这种方法发展到普遍哲学中,这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如若按照芝...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洒家乃李尔王 (一个文盲)
毫无疑问,我们想到的,仅仅是我们过去的一小部分,而我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全部过去(包括我们心灵的原初倾向)去产生欲望,去发出意愿,去做出行动。因此,我们的过去作为一个整体,以冲动的形式对我们显示出来;它以趋向的形式被我们感觉到,尽管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以意念的形式而为我们所知。2015-01-31 11:17:29
-
洒家乃李尔王 (一个文盲)
毫无疑问,我们想到的,仅仅是我们过去的一小部分,而我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全部过去(包括我们心灵的原初倾向)去产生欲望,去发出意愿,去做出行动。因此,我们的过去作为一个整体,以冲动的形式对我们显示出来;它以趋向的形式被我们感觉到,尽管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以意念的形式而为我们所知。2015-01-31 11:17:29
-
洒家乃李尔王 (一个文盲)
毫无疑问,我们想到的,仅仅是我们过去的一小部分,而我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全部过去(包括我们心灵的原初倾向)去产生欲望,去发出意愿,去做出行动。因此,我们的过去作为一个整体,以冲动的形式对我们显示出来;它以趋向的形式被我们感觉到,尽管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以意念的形式而为我们所知。2015-01-31 11:17:29
论坛 · · · · · ·
译得有商务版的好吗? | 来自netwilliam | 5 回应 | 2010-10-07 11:32: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2 )
-
商务印书馆 (2004)8.2分 333人读过
-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98)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2012)8.3分 7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1)8.3分 8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作 (隐默)
- 华夏出版社的现代西方思想文库 (书爱之)
- 诺贝尔文学奖系列 (刘苏)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它作品(一)1901年——2006年 (37°暖)
- 现代西方思想文库 华夏出版社 (竹篮打水patric)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创造进化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tone Alice L 2015-12-06 16:02:18
直觉主义 分哲
0 有用 尼古拉斯·周四 2020-03-30 10:23:23
柏格森是后入德勒兹的一把钥匙。翻译有微瑕。 @2020-03-30 10:23:23
1 有用 傀里人 2020-03-20 22:05:08
读的非常非常糟心。第一章八十来页,充满了1880-1910左右的生物学理论。我一来不明白当年评诺奖的人从何考虑;二来不清楚为什么一部分所谓哲学家总想插手自然科学。
0 有用 不文 2011-12-06 14:51:26
木有感觉!!
0 有用 HysteriafoX 2020-04-22 19:05:53
看了跟没看一样,翻译加时代性加柏格森真的啰嗦加这本一堆生物学物理学内容总之头皮发麻。感觉对我比较重要的是哲学与古代哲学和科学区分。我本能排斥康德但康德在哲学的不可避。直觉是掷骰子意识与经验在扔出后回朔,生命之流是对结果的肯定。智力作用于充实空间性,直觉则强调“无”即偶然性,“最大化”的肯定(柏格森的好多理论像是个佛徒)
0 有用 NAGA 2020-10-17 07:29:39
以法语文本为标准来看,这一版本格式不够严谨。内容应当是参照英文版,准确度还行。
0 有用 HysteriafoX 2020-04-22 19:05:53
看了跟没看一样,翻译加时代性加柏格森真的啰嗦加这本一堆生物学物理学内容总之头皮发麻。感觉对我比较重要的是哲学与古代哲学和科学区分。我本能排斥康德但康德在哲学的不可避。直觉是掷骰子意识与经验在扔出后回朔,生命之流是对结果的肯定。智力作用于充实空间性,直觉则强调“无”即偶然性,“最大化”的肯定(柏格森的好多理论像是个佛徒)
1 有用 Delirium 2020-04-05 16:10:26
读的第二章
0 有用 尼古拉斯·周四 2020-03-30 10:23:23
柏格森是后入德勒兹的一把钥匙。翻译有微瑕。 @2020-03-30 10:23:23
1 有用 傀里人 2020-03-20 22:05:08
读的非常非常糟心。第一章八十来页,充满了1880-1910左右的生物学理论。我一来不明白当年评诺奖的人从何考虑;二来不清楚为什么一部分所谓哲学家总想插手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