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卫军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海扬尘 2012-01-22 14:12:02

    初读很不顺,人名我都记不住。读到中间就渐入佳境,结尾又显得太仓促。大段意识流的描写完全把人带入1918-1920年间的乌克兰。想起爱伦堡的回忆录和写法兰西组曲那位女作家的短篇小说集。

  • 4 ArcadianQ 2013-10-02 10:23:25

    好无趣。。。为什么他一脱离讽刺、夸张和奇幻,语言就变得毫无色彩。。。

  • 0 d'oo'dle |思罢喜罢 2011-06-03 01:15:23

    需要找些commentary来看。。那些生趣盎然的描绘啊haha:)(看到最后笑布尔加科夫有飞猪情结hah如果和Bosch是同时代人:)

  • 1 亢龙无悔 2007-12-23 15:30:38

    很喜欢,经典,布尔加科夫的手法确实具有现代感,俄苏文学很多作家都可以媲美当时欧美一流的水准,文学艺术大国绝不是浪得虚名

  • 0 雾隐寒江 2009-01-05 12:45:28

    旧书摊上得了三本 就是缺了这本 遗憾

  • 0 鹰头猫 2011-05-08 14:10:31

    “耶稣降生后的第1918年是伟大的一年和可怕的一年”

  • 0 Ahtoha 2013-02-05 16:21:31

    像个电影小说,大时代感,内外场景,众生群像,存亡之叹。

  • 0 小细 2013-11-06 19:31:31

    处女作。混乱总是很带感,人脸的指针。很喜欢结尾,一种安宁中的不安。

  • 1 Ja 2015-06-04 15:57:38

    连看了几部布尔加科夫作品(包括两篇戏剧)的一点想法:当时布尔加科夫明显地就预言着或者说预感到“无产者”执政带来的社会大倒退,像《不祥的蛋》中“红光”催化的变异给莫斯科引来的魑魅魍魉,《狗心》中菲.菲.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甚至就直截了当地说“不把这些唱歌的人(无产者施翁德尔们)管好……是不会好起来的!”、“对,我不喜欢无产阶级”。布尔加科夫不屈从时势的压力顺从政治盲流,坚持“常识”(如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所言),可敬!即使在作家中,他对时势的洞察力仍可谓敏锐之至。不过,从文学角度说,他很会讲故事,几篇幻想小说都很有意思,但我不是很喜欢,给我的感觉是想往上跳,但跳得过高以致回不来漂浮着,而回头看其原来所赖以立足的根基实在也说不上深厚(《撒旦起舞》远不如《百年孤独》隽美)。

  • 0 AKK 2022-03-18 22:29:13

    我想起来了,人们在广场上喊“彼得留拉”那一段。太精彩了

  • 0 落日楼头 2022-03-14 23:10:20

    油画质感的小说,献给基辅之作,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室外的黑白红蓝和室内的青铜深红,文风华丽。图尔宾兄弟都不是完全的正面角色,有一点充好汉的梦,但是前后作为足够连贯,可以说小说要呈现的就是书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过的人们按照各自做过的事情受到审判。阿列克谢认为乌克兰民族主义是不成立的,他们与白卫军的阶级矛盾也好,跟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冲突也好,只是一种利用农民的手段,本质只是权力斗争。小说最大的作用可能是非常有说服力地让人很难喜欢起马雅可夫斯基来了。

  • 0 逍遥的呆呆 2021-11-26 13:08:06

    最后的一夜,夜色将尽。在后半夜里,沉重的蓝天上,在把世界遮盖起来的上帝的幕布上,盖上了许多星星。好像是在这蓝色帐幕后面的圣帐旁正在做着彻夜祈祷。祭坛上点燃着火,而火光一丛丛,一簇簇,一块块地透现在天幕上。在第聂伯河河畔,弗拉基米尔半夜里的十字架从罪恶的,和血淋淋的,和积雪的土地上升向黑暗阴沉的高空。从远处看起来,好像是十字架的横杆消失了——与直杆合在一起了,而由于这样十字架就变成了一柄吓人的利剑。 但是它不可怕。一切都会过去。忧患,痛苦,血,饥饿,瘟疫。当我们的身体和事业在大地上影踪全无的时候,剑将消失,而这些星星将留下来。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一点。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星星?为什么?

  • 0 vonihm 2022-03-26 03:26:16

    翻譯有不少問題。 先看的戲劇所以期待比較低,戲版死氣沉沉的(或許又是導演修改又是審查也沒辦法?)阿列克謝怎麼能隨便從醫生變成上校呢!葉列娜也成了一個乏味的永恆女性。好在小說裡大家都又恢復了生機!! 尼科爾卡也看見了銀河…… 阿列克謝逃命前在想,這裡仍有香水味,很柔和很淡但是還有。 「不要赤身裸體坐在刺猬上」真是笑死了 還在慢慢看詳注。非常非常喜歡這本。

  • 0 火鸡魅影三剑客 2022-10-25 21:00:00 吉林

    好意识流,好冷,他的文笔真是太好了,痛哭流涕……最能打动我的还是布尔加科夫的世俗性,易怒又怯懦的年轻医生,无法抵抗的时代洪流,一百年后的我和他一起向青年时代告别

  • 0 圣安东尼的獴 2022-04-08 17:03:26

    叶莲娜在圣诞前夜跪下去向圣母求告,卷起一角地毯,一绺头发垂落下来:“今天是你的节日,去求求他吧!我们都有罪,但是请不要惩罚,不要惩罚!”……然后耶稣果然从耶路撒冷现身了。阿列克谢活下来了!只有极少数人信仰上帝是因为灵魂的丰盈,绝大多数人只是出于懦弱。(酸奶被拒事件,绝望中竟然平静进而愉快起来)。那又怎样呢?上帝难道不爱自己那个懦弱的孩子吗? 在叙述中,常常插入不明对象的问句,以及带感叹号的抒情,使整个故事都笼罩在一场浓雾里,或者像一场怎么都醒不过来的忧伤的梦,而且是发烧时做的梦。小说以星星开篇,又以星星收尾。第一段就有《圣经》的庄严、宿命感,又有仿《双城记》的痕迹。

  • 0 🦋 2018-04-08 18:58:43

    对乌克兰内战时期(1918-1920),以图尔宾一家及其友人的视角进行描写。我感受到的有战争的残酷、人命的廉价、不屈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 0 子微 2012-07-23 17:13:35

    彼得留拉!!!

  • 0 Mr.虫 2019-04-18 18:24:58

    可能需要补补课

  • 0 Aulis 2020-05-12 00:03:47

    一切都会过去,……可是我们不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星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