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部唤醒勇气和梦想的奇幻之书。 他两次只身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他首次发现丹丹乌里克古城、尼雅古城、楼兰古城;他勘定印度河源头;他解开“罗布泊”之谜……他,世界探险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征服者。
作者简介 · · · · · ·
斯文・赫定,一八六五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为知识分子,终生对斯文・赫定的探险事业给予极大的支持。
一八八0年四月二十四日,斯德哥尔摩倾城欢迎瑞典籍“维加号”的探险英雄载誉归国,而这欢声雷动的氛围不禁感染了人群中一位少年,那就是时年十五岁的斯文・赫定。自此,斯文・赫定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以探险为一生事业。
原本以北极作为探险目标,却因缘际会使得亚洲成为他探险之路的首站。一八八五年,他开始中亚之旅,先是俄属中亚、而波斯(今伊朗),再一步步深入亚洲腹地。一八九0年,他跟着驮队进入喀什,从此,他的探险生涯便与西藏紧密结合,因而被誉为“西域探险之父”。
斯文・赫定在中国西部的探险与考察,横跨时间长达四十余年,其间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与创见,也撰写了多本极具份量的作品。如《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穿越亚洲》、《丝绸之路》、...
斯文・赫定,一八六五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为知识分子,终生对斯文・赫定的探险事业给予极大的支持。
一八八0年四月二十四日,斯德哥尔摩倾城欢迎瑞典籍“维加号”的探险英雄载誉归国,而这欢声雷动的氛围不禁感染了人群中一位少年,那就是时年十五岁的斯文・赫定。自此,斯文・赫定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以探险为一生事业。
原本以北极作为探险目标,却因缘际会使得亚洲成为他探险之路的首站。一八八五年,他开始中亚之旅,先是俄属中亚、而波斯(今伊朗),再一步步深入亚洲腹地。一八九0年,他跟着驮队进入喀什,从此,他的探险生涯便与西藏紧密结合,因而被誉为“西域探险之父”。
斯文・赫定在中国西部的探险与考察,横跨时间长达四十余年,其间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与创见,也撰写了多本极具份量的作品。如《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穿越亚洲》、《丝绸之路》、《西藏南方》、《长征记》,以及厚达八卷的《1899―1902年中亚科学考察报告》等书。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翻越厄尔布尔士山脉到德黑兰
第三章 骑马穿行波斯
第四章 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到巴格达
第五章 骑马穿过波斯西部的一次冒险
第六章 君士坦丁堡
第七章 出使波斯
第八章 墓地
第九章 登上达马万德山之巅
第十章 穿过“太阳地”呼罗珊
第十一章 “殉教者之城”马什哈德
第十二章 布哈拉和撒马尔罕
第十三章 深入亚细亚腹地
第十四章 觐见布哈拉的埃米尔
第十五章 驱车两千英里――冬日驰行“世界屋脊”
第十六章 同吉尔吉斯人在一起
第十七章 同“冰山之父”搏斗
第十八章 我走近沙漠
第十九章 沙海
第二十章 旅行队遇难
第二十一章 最后的日子
第二十二章 鲁宾逊・克鲁索
第二十三章 二游帕米尔
第二十四章 我在沙漠中发现了两千年的古城
第二十五章 野骆驼的天堂
第二十六章 一千二百英里大撤退
第二十七章 亚细亚腹地的侦探故事
第二十八章 我初次进入西藏
第二十九章 野驴、野牦牛和蒙古人
第三十章 在唐古特强盗的地面上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此时我在写作方面崭露头角,出了第一本书。书中以我的素描画作插图,讲述了我在波斯旅行的见闻故事,在此之前我还从未写书出版过。有一天,一位和气的老出版商来到我家,要出六百美元买我的旅行经历的出版权,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我起先只巴望自己不出分文,把这书出版了就好,哪里会想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愿意买我的书稿,而且出的钱对我而言还不少呢我还是装出外交官的架势,眉头一锁,说我在旅行中冒了很大的危险、吃了很多苦,贵方出的稿酬与之相比实在不能相称,当然最后我还是让步了,接受了老人提出的价钱。其实啊,我心乐翻天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伊斯坦布尔 -
喀什周围有不少其他圣徒的墓地。事实上,墓地的数量多得连当地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喀什城外的一座圣徒墓边,一直有一位回教教长给他的门徒讲授《古兰经》。这一天,有个弟子来跟教长说:“长老,给我点钱和吃的吧,我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闯荡,试试运气。”教长回道:“我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这里只有一头驴子,你就拿去吧,愿真主保佑你一路平安。”这位年轻人骑着驴子,走了几天几夜,最后真的走出了大沙漠。这时那头驴子却走得精疲力竭,死掉了。年轻人悲恸不已,又倍感寂寞,在沙地里挖了一个坑将驴子埋了,便一屁股坐在坟头上哭了起来。这时有几位富商赶着商队从旁边经过,看到这个年轻人,就问道:“你为什么哭呢?”年轻人说:“我唯一的朋友没了,它可是我一路上的忠实伙伴。”ル位商人为这份忠诚所感动,于是决定在这个山丘上竖一块硕大壮观的纪念碑。长长的商队把砖块和彩陶运到这里来,一个神圣的宏伟建筑就在这沙漠之中挺立起来,闪闪发光的圆拱顶和尖塔直上云霄。这个新建圣徒墓的故事不胫而走,远近的朝圣徒都涌到此处来膜拜。多年以后,那位喀什的老教长也来到这个地方,发现他昔日的那个弟子而今已是这座声名显赫的圣徒墓的教长了,心中十分诧异,就问道:“你老实告诉我,我不会泄露出去,安息在这拱顶之下的到底是哪一位圣徒?”这弟子悄声道:“那不过是你给我的那头驴子罢了。现在你也老实告诉我,当年你给我们教授经文的那个墓地下面又是哪个圣徒呢?”老教长回答道:“是你那头驴子的父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六章 与吉尔吉斯人在一起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我的探险生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斯文•赫定亚洲之旅的十七张线路图

向西而达---读《亚洲腹地旅行记》&《西域考古记》

《我的探险生涯》的译本问题及其他

资深驴友的亚洲旅行日记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这个app是骗人的嘛,一本书都看不了,还浪费我好多... | 来自似水流年 | 2018-09-13 15:34:3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8.0分 302人读过
-
限时抢
-
National Geographic (2003)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上海书店 (1984)8.6分 247人读过
-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8.4分 17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 (維舟)
- 国家地理100+5 部最伟大的探险书 (bluesquall)
- 未带地图的旅人(阅读篇) (大猫)
- 新经典文库·Ⅰ (Danys ┇┇ 蓄须专用)
- 欲乘风归去 (苏格)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我的探险生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紫荆山下的家 2006-04-20 23:08:52
没有相机,只有纸和铅笔,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一个瑞典人在中国的传奇
1 有用 nile 2015-01-15 23:22:14
斯文·赫定的第一次中亚行用了3年6个月,准备了552张地图,行程一万多公里,耗资2000英镑,堪称穷游专家和户外高手(当然之后的探险多有金主赞助。有一次新疆之行他携有多达200公斤白银)。探险家还都有另一种技能,每到一地就拜访当地统治者并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在19世纪末的中亚,为赫定提供方便的包括伊朗皇帝、俄罗斯外里海省总督、喀什道台。探险者也具备项目经理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身处未知地域和极端环境,... 斯文·赫定的第一次中亚行用了3年6个月,准备了552张地图,行程一万多公里,耗资2000英镑,堪称穷游专家和户外高手(当然之后的探险多有金主赞助。有一次新疆之行他携有多达200公斤白银)。探险家还都有另一种技能,每到一地就拜访当地统治者并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在19世纪末的中亚,为赫定提供方便的包括伊朗皇帝、俄罗斯外里海省总督、喀什道台。探险者也具备项目经理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身处未知地域和极端环境,分派任务、计划路线、配给粮草不仅涉及探险成败,更是性命攸关。36岁发现楼兰古城,赫定留名考古史。不过历史并不浪漫,他事实上先后受雇于沙俄和英属印度,为其勘测南疆及西藏,以换取哥萨克骑兵的护卫和巨额资助;600多页的回忆录中他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也令人难生好感,西藏和中国对于他来说只是野蛮无知的化外之地 (展开)
0 有用 沈般若 2013-02-15 22:23:20
翻译的真不给力
0 有用 阿尔吉侬 2014-07-04 23:19:36
为了查背景资料看的……太流水账了
1 有用 墨叶 2010-10-25 12:55:41
多年前,我用几天的时间一气读完。我想,做为探险家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就是不畏艰险面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有着不屈不挠顽强精神。这本书讲述了斯文赫定从一位私人家庭教师到走遍千山万水成为一名探险家的过程。书中最精彩片段是他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西藏,向你展示生命极限下人的求生欲望,还有达赖喇嘛政教合一统治下的西藏。
0 有用 九溪 2022-02-04 08:43:46
有时候不知道该为那个时代这些探险家的行为赞美还是唾弃,前者多一点吧,最起码这些历史遗迹在当时的情形下被保护了。这个人真是有非同一般的社交能力,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汇聚起来为自己所用。
0 有用 托斯卡尼尼 2022-02-03 17:49:03
My life as an explorer. 豁达一点看待那个时代来华考古的拓荒者。
0 有用 achate 2016-12-25 18:12:38
他为我筑梦 辽阔的梦 沙漠里的篝火 高原上的风雪 还有罗布泊 曾经的粼粼水波 那段似乎并不遥远的岁月
1 有用 nile 2015-01-15 23:22:14
斯文·赫定的第一次中亚行用了3年6个月,准备了552张地图,行程一万多公里,耗资2000英镑,堪称穷游专家和户外高手(当然之后的探险多有金主赞助。有一次新疆之行他携有多达200公斤白银)。探险家还都有另一种技能,每到一地就拜访当地统治者并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在19世纪末的中亚,为赫定提供方便的包括伊朗皇帝、俄罗斯外里海省总督、喀什道台。探险者也具备项目经理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身处未知地域和极端环境,... 斯文·赫定的第一次中亚行用了3年6个月,准备了552张地图,行程一万多公里,耗资2000英镑,堪称穷游专家和户外高手(当然之后的探险多有金主赞助。有一次新疆之行他携有多达200公斤白银)。探险家还都有另一种技能,每到一地就拜访当地统治者并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在19世纪末的中亚,为赫定提供方便的包括伊朗皇帝、俄罗斯外里海省总督、喀什道台。探险者也具备项目经理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身处未知地域和极端环境,分派任务、计划路线、配给粮草不仅涉及探险成败,更是性命攸关。36岁发现楼兰古城,赫定留名考古史。不过历史并不浪漫,他事实上先后受雇于沙俄和英属印度,为其勘测南疆及西藏,以换取哥萨克骑兵的护卫和巨额资助;600多页的回忆录中他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也令人难生好感,西藏和中国对于他来说只是野蛮无知的化外之地 (展开)
0 有用 rainbow 2014-11-14 17:12:15
勇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