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罗尔纲先生,著名的太平天国史专家,著述甚丰,享誉中外。他的入门导师是胡适先生。
《师门五年记》于1944年问世,是他从师五年的传记;《胡适琐记》是他1993年完成的新作,写的是胡适从事学术研究、行政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两种书的写作时间虽然相隔半个世纪,却是作者从师经历、见闻和感觉的姊妹篇。
1995年5月,三联书店曾将这两种书合并出版。其后,罗尔纲先生继续撰写胡适琐记。现在,我们将他的新作及其亲自选编的文章并入原书,遂成《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
在中国文化学术源流之中,对师承甚为重视。不少名家大师正是在师辈严格训练和切磋之下成长起来的。罗尔纲先生从师五年,潜心苦学,深得胡适治学精髓,从而受用一生,就是一个绝好的范例。
关于胡适的治学方法和生平事迹、世人多有评论、记叙,但由其入门弟子亲撰,实为罕有、珍贵。
作者简介 · · · · · ·
罗尔纲,广西贵县人,历史学家,主要从事太平天国史与晚清兵制史的研究。在青年时代曾师从胡适。他于1943年写了《师门五年记》,专门记述向胡适求学问道,师生相处五年情谊至深的经历。出版之后,学界评价甚高。史学家严耕望先生称“此书不仅示人何以为学,亦且示人何以为师,实为近数十年来之一奇书”。
目录 · · · · · ·
目录
师门五年记
胡适序
罗尔纲自序
一 初入师门
二《蒲松龄的生年考》与《醒世姻缘传考证》的启示
三 回乡省亲走上研究太平天国史的路
四 重入师门
五 史学研究会与北京大学考古室
六 煦煦春阳的师教
胡适后记
附:关于《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记
一 中国公学校长
二 蜗居著作
三 胡铁花遗稿
四 名医陆仲安
五 胡适与王云五
六 梅博士拜谢胡博士
七 从沪迁平
八 迁平后每天时间表
九 藏书
十 徐志摩在胡适家
十一 傅斯年
十二 编纂蒲松龄《聊斋全集》
十三 蒲松龄的生年考
十四《〈醒世姻缘传〉考证》
十五 景山登临
十六《独立评论》
十七 两篇《独立评论》稿
十八 怎样研究制度史
十九 胡思杜
二十 北京大学文学院秘书卢逮曾
二十一 任驻美大使自称过河卒子
二十二 山乡的儿子
二十三 胡适对吴晗的栽培
二十四 《南游杂记》补
二十五 胡适笑谈蔡元培关门过夏历新年
二十六 胡适谈戴传贤送给他的对联
二十七 再记名医陆仲安
二十八 胡适与徐悲鸿
二十九 胡适论《木兰诗》
三十 胡适庚午除夕给我的教导
三十一 胡适给婉芬和胡师母同摄一照
三十二 1961年何勇仁说他读了我攻击胡适的《坦白状》
三十三 章希吕记胡适几件事
三十四 余英时论我写的《清代士大夫好利
风气的由来》抵触胡适思想方法
三十五 余英时说胡适以自己早年经验
指点我
附录: 胡适自记
一 胡适记宋芾煌有助于辛亥革命
二 胡适记五四运动
三 胡适责备苏雪林抨击鲁迅
四 胡适《记辜鸿铭》
五 胡适记柳州山歌及其学作
六 胡适记明末农民起义军革命歌
七 胡适《记但明伦道光壬寅(1842)刻的
〈聊斋志异新评〉》
八 胡适晚年对《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的修正
九 胡适《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的
真实意义
十 胡适《醒世姻缘传考证后记三》
十一 胡适考证学提纲
世人记述
一 新发现的鲁迅致胡适书简
附:杨天石读鲁迅致胡适佚札
二 胡适之先生最后的岁月
三《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后记
四 胡适历史考证方法的分析
五 胡适先生二三事
六 怀念胡适先生
七 略谈胡适之
八 为胡适说几句话
九 访胡适故居
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胡适先生的“容忍”精神
十一 五十年代的胡适
· · · · · · (收起)
师门五年记
胡适序
罗尔纲自序
一 初入师门
二《蒲松龄的生年考》与《醒世姻缘传考证》的启示
三 回乡省亲走上研究太平天国史的路
四 重入师门
五 史学研究会与北京大学考古室
六 煦煦春阳的师教
胡适后记
附:关于《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记
一 中国公学校长
二 蜗居著作
三 胡铁花遗稿
四 名医陆仲安
五 胡适与王云五
六 梅博士拜谢胡博士
七 从沪迁平
八 迁平后每天时间表
九 藏书
十 徐志摩在胡适家
十一 傅斯年
十二 编纂蒲松龄《聊斋全集》
十三 蒲松龄的生年考
十四《〈醒世姻缘传〉考证》
十五 景山登临
十六《独立评论》
十七 两篇《独立评论》稿
十八 怎样研究制度史
十九 胡思杜
二十 北京大学文学院秘书卢逮曾
二十一 任驻美大使自称过河卒子
二十二 山乡的儿子
二十三 胡适对吴晗的栽培
二十四 《南游杂记》补
二十五 胡适笑谈蔡元培关门过夏历新年
二十六 胡适谈戴传贤送给他的对联
二十七 再记名医陆仲安
二十八 胡适与徐悲鸿
二十九 胡适论《木兰诗》
三十 胡适庚午除夕给我的教导
三十一 胡适给婉芬和胡师母同摄一照
三十二 1961年何勇仁说他读了我攻击胡适的《坦白状》
三十三 章希吕记胡适几件事
三十四 余英时论我写的《清代士大夫好利
风气的由来》抵触胡适思想方法
三十五 余英时说胡适以自己早年经验
指点我
附录: 胡适自记
一 胡适记宋芾煌有助于辛亥革命
二 胡适记五四运动
三 胡适责备苏雪林抨击鲁迅
四 胡适《记辜鸿铭》
五 胡适记柳州山歌及其学作
六 胡适记明末农民起义军革命歌
七 胡适《记但明伦道光壬寅(1842)刻的
〈聊斋志异新评〉》
八 胡适晚年对《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的修正
九 胡适《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的
真实意义
十 胡适《醒世姻缘传考证后记三》
十一 胡适考证学提纲
世人记述
一 新发现的鲁迅致胡适书简
附:杨天石读鲁迅致胡适佚札
二 胡适之先生最后的岁月
三《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后记
四 胡适历史考证方法的分析
五 胡适先生二三事
六 怀念胡适先生
七 略谈胡适之
八 为胡适说几句话
九 访胡适故居
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胡适先生的“容忍”精神
十一 五十年代的胡适
· · · · · · (收起)
喜欢读"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记(增补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记(增补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由德云郭曹事,想到一本书和几个人,顺致教师节
By塞林格格 德云社又热闹了,缘于师徒之间的恩怨。一言以蔽之,即在相声界传统的师徒关系下,是选择做忠臣呢,还是选择做逆子。 首先说做忠臣吧,事事唯师父之命是听,说一不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也么哥。都什么年代了,没有必要。徒弟翅膀硬了或者稍微硬了,让他飞就是,...
(展开)


爱而知其恶,爱而知其美
得承认,历史对待胡适多有不公,如此才华洋溢的饱学之士,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人物,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多年得不到承认,官方删定的教课书,对胡适的评价,依然沿袭了M泽东时代的断论。本着将胡适批臭打倒的精神,致使当下的人们对胡先生的认识,仍是云山...
(展开)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该书又叫"师门辱教记" | 来自microsand | 2007-11-14 09:00:3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8.4分 674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0分 204人读过
-
三聯書店(香港) (1995)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推荐给欲学法学者 (铅笔刀客三分部)
- 寂齋藏書 · 天 (大熊)
- 【读品】2007第八辑(总第二十八辑)评论书目 (【读品】)
- 我的胡适之 (季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记(增补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青团 2015-10-05 16:36:34
新生的自我教育...
0 有用 Eureka! 2010-11-24 23:57:12
最早接触胡适吧应该是,是读了《完美大学生活》后借来的。
0 有用 杨成堉 2012-03-10 00:22:24
徐1931年1月,勤奋。梁1934,研究教授。最微妙的是1930年不明真相地陪胡老师乘车北上那段,心有怨念吧。无论如何醒世姻缘传都是大烂坑,戒之戒之。
0 有用 yrh 2011-05-13 14:24:35
严耕望先生说得好,也就没有我说话的地方了。
0 有用 eagle 2023-02-02 17:16:09 河南
严耕望:...读完,深感罗先生真璞可尚,而先生之遇青年学生亲切、体贴、殷殷督教,无所不到其极,读之令人神往,深感此书不但示人何以为学,亦且示人何以为师,实为近数十年来之一奇书。
0 有用 eagle 2023-02-02 17:16:09 河南
严耕望:...读完,深感罗先生真璞可尚,而先生之遇青年学生亲切、体贴、殷殷督教,无所不到其极,读之令人神往,深感此书不但示人何以为学,亦且示人何以为师,实为近数十年来之一奇书。
0 有用 カモメ 2021-04-05 15:56:38
前面《师门五年记》确实写得好 到《胡适琐记》那段有些部分跟前篇重复过多 倒显得冗余 可读可不读(但中国公学那段不错)后面后人记胡适的那几篇都写得很有意思 喜欢梁实秋那两篇
0 有用 Camellia 2021-04-01 04:02:54
很喜欢师门五年记,字里行间的真诚写满了这本小册子。一份平实,几分真言,让人向往的平淡。对于现在的忙碌而焦躁,这本书让我看到那忙而不碌的可能性,虽然无闲暇,却也淡定从容。也给想要了解学术生涯的我展开了一个小角落,什么是有几分证据说句话,做的,实属不易。不易却也令人向往。
0 有用 Reed Z 2021-03-29 13:11:27
师门五年记原书部分,只是一本小书,大概花了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读之常想起中学求学时光,甚是让人喜欢。而后面的胡适琐记,则有些琐碎,试读三分之一,未能深会作者之意,只能放之于以后再读。
0 有用 蘇 2020-10-20 10:16:18
都是好文章,内容文笔俱佳。再现了胡适之人,也袒露了作者对胡适之情。前一本必称“适之师”,后一本都是“胡适”如何。只能说今非昔比,当年的小学生已经是这边的名家大师,所以说起旧人也完全是就事论事的口气。且不论“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就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也似乎不应如此吧,何况这不是“滴水之恩”,而是“再造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