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 除了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之外,收入本文集的论文,全部是基于中国改革的实际经验,研究中央计划经济制度——公有制产权结构——的改革与变迁。”计划公有制从法权上铲除了私产,而现存的以及未来的既得利益更反对将“公有的资产”做清楚的、与个人联系在一起的界定,周其仁先生的论证说明——中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漫漫长路要走——说到底,这里讨论的是一个私有化在既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可行性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周其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学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硕士和博士。
1980年至1989年先后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调查和改革政策研究。曾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目录 · · · · · ·
序言
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
――一个经济制度变迂史的回顾
农民、市场与制度创新
――包产到户后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改革
产权改革与新商业组织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改革的一个比较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控制权回报”与“企业家控制的企业”
――公有制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一个案实例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家人力资本
――基于浙江、江苏和山东一些乡镇企业个案的研究
公有制企业的性质
· · · · · · (收起)
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
――一个经济制度变迂史的回顾
农民、市场与制度创新
――包产到户后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改革
产权改革与新商业组织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改革的一个比较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控制权回报”与“企业家控制的企业”
――公有制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一个案实例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家人力资本
――基于浙江、江苏和山东一些乡镇企业个案的研究
公有制企业的性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集体化经济就其实质来说,是国家控制农村经济权利的一种形式。……集体在合法的范围内仅仅是国家意志的贯彻者和执行者。……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真正区别,在于国家支配和控制前者但并不对其控制后果负直接的财务责任。但国家控制全民经济时,却以财政担保其就业、工资和其他福利。 革命后的国家不仅仅要代替旧国家掌握来自土地的赋税,而且要替代原来的地主控制和利用地租。……事实上,中国的农业集体化至少同苏联相比更不依赖于直接的暴力强制。在另一方面,农民个体的土地所有权又被看作是引导农民跟随革命的主要经济动因,……(土地改革形成的产权制度作为一种土地的农民私有制)是国家组织大规模群众阶级斗争直接重新分配原有土地产权的结果。 国家控制的公有经济不得不诉诸于党政官僚等级制……在此意义上,经济体制的官本位化可以看作是对产权制度的一种替代。……行政升迁机制对人民公社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但是这批底层干部,恰恰是集体生产活动的直接监管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民以食为天)是说当国家控制了民生之后,国家的合法性就以人民的生存为最后边界。 20世纪60年代的短期政策调整也留下某些长期影响。从制度的角度看,承认家庭副业的合法地位和确立生产队为基础的体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前一点是防止大饥荒重演的安全阀门,后一点则是农民反对共产风和国家保留人民公社制度框架之间的调和物。谁也不曾料到,在这两个支点上,农民增强了对集体的谈判地位,集体则增强了对国家的谈判地位,从而为改革集体公有制准备了条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产权与制度变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产权与制度变迁"的人也喜欢 · · · · · ·
产权与制度变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周先生的备注 ——以《产权与制度变迁》为例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一书里收录周其仁老师的多篇演讲报告、专题论文、课题组研究等,论著本身的事例详实、别开生面,想必在其他的读书报告已赞誉颇丰,但相信极少有人注意到周老师小号字体作为备注的旁征博引,其实也是开卷有益的。所以在这里不妨写一些...
(展开)


真实世界里的收益与成本
多高深的经济理论后面都离不开对收益和成本的考量,对供给和需求的价格机制的分析。周老师说,“科斯有一个迷人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好像总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科斯对关于企业性质与交易费用的发现看似简单而不高深,但正是科斯坚持对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思考...
(展开)

产权制度需要优化,但任重道远
第一次全面的学习产权制度给经济、政治改革带来的影响,感触颇多。 首先产权制度的不明确会造成社会整体的积极性下降。这个问题在土改以及后期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事情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当个人不是产权的拥有者时,要提高产量,除却生产力水平发展之外,完全只能靠政府对劳动者...
(展开)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本厘清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值得再读的书。读论文读到想哭于我来说是第一次,中国的农民,为这个国家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比其他阶层更大的代价、做出了更大的牺牲。 新中国的发展与改革成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作者从产权制度研究切入,结合大量调查与对实体企业...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农民问题的书单 (舞雩)
- 年度最佳商管书 (行者)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北山听雪(经济之边际) (萨缪)
- 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论著 (有随无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产权与制度变迁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vacuity 2017-02-04 07:26:39
周老师这几篇论文就是改开以来脑子最好英语最好最先接触现代经济学的学者借助产权理论对红墙内的妄语进行祛魅的过程。然而现在的中学生还是要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就是好啊就是好”…
0 有用 穿风衣的猫 2009-05-14 22:14:07
奇怪的是,居然,赫赫地缺失掉最关键的一篇方法论讨论的论文。应该看增订本。
0 有用 老呆 2010-09-06 22:57:06
喜欢~不过后半本赶进度,没有好好用心去读,只不过粗粗扫过~
0 有用 eugene 2013-02-22 15:27:35
学术论文
0 有用 Expresso 2014-08-06 15:55:31
主要是针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第一篇比较深刻。后面公有制企业改革的问题,把问题暴露了,怎么操作没有看出来。
0 有用 不喝水的鲫鱼 2022-02-27 09:17:07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ISBN:7801497422/F·240) (书名虽然很唬人,但其实不是专著,只是论文集,收录了周其仁的几篇论文。时间跨度挺大,但并不是用很宏大的视角在审视历史。当时可能挺有启发性的,但看上去没有什么历史性的洞见,或许现在只有学术研究上的回顾价值?国内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样式确实是在飞速变化的,成书20年后再看真是恍如隔世,但或许当初做法带来的路径依赖依旧存...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ISBN:7801497422/F·240) (书名虽然很唬人,但其实不是专著,只是论文集,收录了周其仁的几篇论文。时间跨度挺大,但并不是用很宏大的视角在审视历史。当时可能挺有启发性的,但看上去没有什么历史性的洞见,或许现在只有学术研究上的回顾价值?国内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样式确实是在飞速变化的,成书20年后再看真是恍如隔世,但或许当初做法带来的路径依赖依旧存在。我看了一点经济学皮毛之后,觉得用数学模型去描述、预测经济运行规律可以,但不应该额外发明更多的概念用来解释,不科学啊,会禁锢思维的。) (展开)
0 有用 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1-09-28 16:38:32
受益良多,后悔大一经济学学的太烂了,读起来有些费劲,好多名词和人物不够了解,希望以后再读会更好读,去补课经济学了。
1 有用 vacuity 2017-02-04 07:26:39
周老师这几篇论文就是改开以来脑子最好英语最好最先接触现代经济学的学者借助产权理论对红墙内的妄语进行祛魅的过程。然而现在的中学生还是要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就是好啊就是好”…
0 有用 青森弘前 2014-11-12 13:52:46
第一篇论文可以与林的解读中国经济辅助来看,后者从上至下,前者从下至上,一个符合历史一个阐明政策。第二篇是第一篇的部分详细介绍,未看。后几篇均讲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比较有趣的是作者身体力行参与企业管理。作为人文学科之重,一个经济人理应深入调查结合社会实际,不能学马克思闭门造车。遗憾的是最后一篇未收录,使得全书有头无尾。
0 有用 Expresso 2014-08-06 15:55:31
主要是针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第一篇比较深刻。后面公有制企业改革的问题,把问题暴露了,怎么操作没有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