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写一封英文信或写一篇英文文章之前,扭开电视看十几分钟英文台,藉此进入状态。顺治学中文学到吐血;陈寅恪: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读董桥总是心情愉快的;
圆满的结束
……我实在觉得给三星对不起那些水平超过五星却只能打到五星的作品。
一旦董桥停止那豆芽菜上刻舞榭歌台般过多过繁的修辞,他立刻变成了个深沉而睿智的长者,随笔短而有味,颇耐咀嚼,评论钱默存公和几个西方作家都中肯而得其精要,几篇关于电影的随笔里指出中国影评人只能看出宁静巩俐美貌却看不出一身戏骨说得很对,回忆沈尹默书法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令人心痛,当然最值得吐槽的还是董先生煞有介事的叙述自己【最怕写序,万一写不好,人家一本书几万字的成绩就要减了成色】我不禁吐槽,除了你老董,谁好意思一本书就几万字而已?这本书是标准的董桥,一页两百字不到,二百多页也就五万字,读来如汤沃雪,须臾便尽,董桥不玩文字雕琢时,有一点亘古不变万古长青,书短啊短啊短,不管你爱读还是不爱读,短啊短啊短
(P)我也博览过一页书,,,好吧,冷门梗,我自重。。。
斯斯文文的.
No.10谋粱稻 /所学不足以应变/冠词/环境毅力决定一切,其次培养情绪/独处一室,或看画或读书或发呆
董桥的书,还是精选的好,最近这家伙看看自己岁数大了,拼命把自己挖箱底的淘汰货精包装出来。。其实最精彩的反而是以前那些老的精选货。
学理科的,不懂他说的学问有何用,但的确爱读,让人长见识,懂道理,似乎又是空的
先生的字,宛如女子的唇,温润艳人。
董桥在这本书里大段引用的英国作家的文字不错。
得去找找"中国同学会小洋楼的木箱" p173
我觉得董桥的散文小品读多了就会发现,书名真是比内容更好些。每篇的一二三四,难免要让人厌倦的。小品本就不比小说引人入胜,字里行间更需斟酌。虽然董先生是谦虚的典范,可是还是不喜欢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的小品。
偶尔读之,大概是报纸稿的缘故,结尾时有突兀之感。旧时还有些争执的尽头,年老了反而气象衰了。反正看人谈书的故事总是个人喜好。
“以语文为基石的文化小专栏,既有旧时月色的影子,也有现代人事的足迹。”
董桥这一套十本都瞄完了。水分还是挺大的。
interesting
牛津电子版,翻看,可以静心。第一次看董桥的书,正本读完的看,还可以的说。梁文道不太推崇他,我看还行。
十册重读一遍,算是告别。
丫真博学
> 博览一夜书
0 有用 Daneestone 2011-11-05 05:45:30
写一封英文信或写一篇英文文章之前,扭开电视看十几分钟英文台,藉此进入状态。顺治学中文学到吐血;陈寅恪: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读董桥总是心情愉快的;
0 有用 沈入忘🌟 2011-10-24 13:27:40
圆满的结束
0 有用 Rinn 2010-11-21 19:55:35
……我实在觉得给三星对不起那些水平超过五星却只能打到五星的作品。
0 有用 神威 2012-01-02 22:16:22
一旦董桥停止那豆芽菜上刻舞榭歌台般过多过繁的修辞,他立刻变成了个深沉而睿智的长者,随笔短而有味,颇耐咀嚼,评论钱默存公和几个西方作家都中肯而得其精要,几篇关于电影的随笔里指出中国影评人只能看出宁静巩俐美貌却看不出一身戏骨说得很对,回忆沈尹默书法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令人心痛,当然最值得吐槽的还是董先生煞有介事的叙述自己【最怕写序,万一写不好,人家一本书几万字的成绩就要减了成色】我不禁吐槽,除了你老董,谁好意思一本书就几万字而已?这本书是标准的董桥,一页两百字不到,二百多页也就五万字,读来如汤沃雪,须臾便尽,董桥不玩文字雕琢时,有一点亘古不变万古长青,书短啊短啊短,不管你爱读还是不爱读,短啊短啊短
0 有用 废宅朋克少年遊 2012-08-28 12:04:45
(P)我也博览过一页书,,,好吧,冷门梗,我自重。。。
0 有用 Mancy Tsai 2009-11-21 14:21:46
斯斯文文的.
0 有用 树叶的叶 2010-06-26 05:38:24
No.10谋粱稻 /所学不足以应变/冠词/环境毅力决定一切,其次培养情绪/独处一室,或看画或读书或发呆
0 有用 23号的脚步 2014-05-11 15:34:00
董桥的书,还是精选的好,最近这家伙看看自己岁数大了,拼命把自己挖箱底的淘汰货精包装出来。。其实最精彩的反而是以前那些老的精选货。
0 有用 嚛 2013-02-02 03:11:12
学理科的,不懂他说的学问有何用,但的确爱读,让人长见识,懂道理,似乎又是空的
0 有用 正辰 2012-11-18 09:21:54
先生的字,宛如女子的唇,温润艳人。
0 有用 六谷胖蓝根 2013-12-07 19:23:31
董桥在这本书里大段引用的英国作家的文字不错。
0 有用 annwoo 2009-12-19 03:08:30
得去找找"中国同学会小洋楼的木箱" p173
0 有用 Infinite樱 2013-06-29 19:54:07
我觉得董桥的散文小品读多了就会发现,书名真是比内容更好些。每篇的一二三四,难免要让人厌倦的。小品本就不比小说引人入胜,字里行间更需斟酌。虽然董先生是谦虚的典范,可是还是不喜欢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的小品。
0 有用 captive 2014-05-20 13:41:06
偶尔读之,大概是报纸稿的缘故,结尾时有突兀之感。旧时还有些争执的尽头,年老了反而气象衰了。反正看人谈书的故事总是个人喜好。
0 有用 静志~ 2023-04-02 14:28:37 陕西
“以语文为基石的文化小专栏,既有旧时月色的影子,也有现代人事的足迹。”
0 有用 缝内裤的Kurt 2016-11-21 01:07:11
董桥这一套十本都瞄完了。水分还是挺大的。
0 有用 momo 2016-06-15 14:21:35
interesting
0 有用 小张 2018-11-05 20:38:42
牛津电子版,翻看,可以静心。第一次看董桥的书,正本读完的看,还可以的说。梁文道不太推崇他,我看还行。
0 有用 陶北 2019-03-08 08:43:56
十册重读一遍,算是告别。
0 有用 swordsman 2011-10-14 14:00:42
丫真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