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伯父周恩来》成为第一部亲人回忆总理的作品。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自幼在总理身边长大,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他老人家许多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事,通过深刻的思考、饱蘸深情的笔触,她将这一切传达出来,
我的伯父周恩来的创作者
· · · · · ·
-
周秉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周秉德,周恩来侄女,沈钧儒的长孙媳。周秉德是周恩来三弟最大的女儿,自12岁住进中南海,周秉德在周恩来身边生活了十余年。周恩来夫妇无嗣,周秉德因此成为与周恩来关系最密切的晚辈。周秉德曾任中新社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初入中南海
丰泽园内第一次见伯伯,他与爸爸长得真像;火车站上第一次见七妈,引起了一个“亲妈”的故事。1949年6月30日,伯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带我登上天安门。
我好几次提着在中南海捞起的小鱼小虾作为“进贡”,和毛主席一起午餐。不知哪根弦动了,我跑回屋取来自己珍爱的纪念册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笑着答应,说:你是个学生,我给你题一句:好好学习。我和李敏、李讷一起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真羡慕李敏、李讷穿的彩色花布连衣裙,叔叔领我去做了两身布料小西装,伯伯看我穿第二身时大声问:怎么又一套?浪费!
第二章 西花厅的手足情
为了妈妈能工作,大弟秉钧和大妹秉宜都住进了西花厅。爸爸的历史问题成了我心里久久不能治愈的隐痛。
我的爸爸并非对革命没有丁点儿贡献,但正因为他是周恩来的弟弟,他心甘情愿一切听从哥哥的安排,哪怕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永远的遗憾。
· · · · · · (更多)
丰泽园内第一次见伯伯,他与爸爸长得真像;火车站上第一次见七妈,引起了一个“亲妈”的故事。1949年6月30日,伯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带我登上天安门。
我好几次提着在中南海捞起的小鱼小虾作为“进贡”,和毛主席一起午餐。不知哪根弦动了,我跑回屋取来自己珍爱的纪念册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笑着答应,说:你是个学生,我给你题一句:好好学习。我和李敏、李讷一起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真羡慕李敏、李讷穿的彩色花布连衣裙,叔叔领我去做了两身布料小西装,伯伯看我穿第二身时大声问:怎么又一套?浪费!
第二章 西花厅的手足情
为了妈妈能工作,大弟秉钧和大妹秉宜都住进了西花厅。爸爸的历史问题成了我心里久久不能治愈的隐痛。
我的爸爸并非对革命没有丁点儿贡献,但正因为他是周恩来的弟弟,他心甘情愿一切听从哥哥的安排,哪怕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永远的遗憾。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初入中南海
丰泽园内第一次见伯伯,他与爸爸长得真像;火车站上第一次见七妈,引起了一个“亲妈”的故事。1949年6月30日,伯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带我登上天安门。
我好几次提着在中南海捞起的小鱼小虾作为“进贡”,和毛主席一起午餐。不知哪根弦动了,我跑回屋取来自己珍爱的纪念册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笑着答应,说:你是个学生,我给你题一句:好好学习。我和李敏、李讷一起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真羡慕李敏、李讷穿的彩色花布连衣裙,叔叔领我去做了两身布料小西装,伯伯看我穿第二身时大声问:怎么又一套?浪费!
第二章 西花厅的手足情
为了妈妈能工作,大弟秉钧和大妹秉宜都住进了西花厅。爸爸的历史问题成了我心里久久不能治愈的隐痛。
我的爸爸并非对革命没有丁点儿贡献,但正因为他是周恩来的弟弟,他心甘情愿一切听从哥哥的安排,哪怕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永远的遗憾。
闪亮的金耳环,道出了朱大娘的“皇亲国戚”缘。妈妈翻出了四十多年前七妈写来的数张便条。
伯伯、七妈要求我们自强自立,不能因为伯伯而有任何特殊化。
伯父身为国家总理,仍不忘过去的老战友、老部下,更不忘在地投身革命前的老同学、老朋友。席间对老同学张鸿诰说:“士琴叫你大姨夫,我可怎么称呼你呀?”“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是1977年由珍藏了五十八年的张鸿诰老先生奉献出来的。
第三章 敬老养老是伯伯的家风
1949年冬天,六爷爷被接进北京城。成了伯伯亲自批准聘请参加政府工作的周家惟一的一位亲属。
伯伯又从淮安接来了八奶奶,最后是他为老人家养老送终。
六爷爷思念故乡,为顾全我伯伯,他毅然断绝自己回乡之念。老人过八十大寿,伯伯扎上围裙,亲自下厨房做了两道家乡菜:梅干菜烧肉,清蒸狮子头。
四爷爷、四奶奶在世时就夸我伯伯孝顺,我七妈知礼。
并不太懂革命道理的爷爷,最惦着闹革命的儿子,心甘情愿,独自孤独漂泊。
爷爷去世前没能与我伯伯见上最后一面,伯伯恸哭不已,悲痛欲绝,竟然对我七妈大发雷霆。
第四章 职业选择的标准,就看国家需要
七妈严肃地叮嘱我:不要想靠伯伯的关系,事事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北师大女附中,我开启了理想的航船。
苏联《乡村女教师》的电影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我决心要上北京师范学校,准备当一名中国的乡村女教师。
我们姐弟六人中,有四个当过兵,伯伯的态度截然不同,当然原则只是一个: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第一志愿。
“如果讲出你是周总理的侄女,违反派一定不会隔离审查你的!”我坚持摇摇头。
周秉德怎么可能是周恩来的亲戚?!即便是,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要真是,她能和我们一样受这份罪?
第五章 爱情不能承受之轻
不知真是我长得挺甜,还是太热情太单纯,18岁刚刚工作不久的我,便接到了丘比特之箭。于是,我知道了潇洒漂亮的伯伯,为什么热烈地追求长相并不出众的七妈,也第一次体味到:爱情除了甜美之外,还有更深更丰富的内涵。
中苏关系的日趋紧张,注定我与留苏回国的大学生有缘无分,直到26岁,我还待字闺中。
从“天上”掉下个俊小伙,竟是与伯伯有至交的沈钧儒老先生的长孙。一个包袱皮包上伯伯和七妈送我的结婚厚礼,我骑自行车送到婆婆家。婚礼那天七妈登上三楼送来贺礼,连一直从事新闻工作的姑父范长江也大吃一惊。
第六章 全国“大跃进”,西花厅“门庭冷落车马稀”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我成为步建密云水库20万水利大军中的一员,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我天天兴高采烈,斗志昂扬,只是纳闷:伯伯和七妈为何一年之中竟有大半年不在西花厅?
三十年后我才知道,那年的上半年,西花厅门庭冷落,“离右派只剩了五十米”的伯伯,内心寂寞痛苦,在共产党内历来以自我批评最多的伯伯,写检讨竟久久踱步,语塞字穷。
在修建密云水库的工地上,找不到全国“浪漫主义”的“大跃进”,伯伯六次来到水库工地,从选定坝址到大坝质量,一抓到底,至今让首都受益,从没打湿首都人民的“衣服”!
第七章 “文革”中飞来横祸
15岁的小妹乘火车突然来到西安,紧紧抱在怀中的小挎包里只装一封七妈的亲笔信。“爸爸是半夜里被秘密逮捕的,抄家的 解放军只查了爸爸的抽屉,出门前还叮嘱妈妈这事要保密,对儿女也不要说,邻居问起来,就说出远门了。”
真没想到,满月后第一个登门看望的人,正是抓爸爸的人,他一句话让我定了心:“你爸爸被抓,就因为是周恩来的弟弟!”
第八章 苦涩的辉煌
现在有人利用三十多年前敌人制造的“伍豪事件”的谣言来整你伯伯,但这事中央当时就清楚。我们是幸存者,要想到过去的无名英雄,我们应该对烈士、先烈们给以怀念。“文革”结束后,“伍豪事件”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我对伯伯1972年已确诊膀胱癌的实情全然不知。 1974年5月31日我在西花厅与伯伯、七妈共进午餐,知道他要去住院,我的心情真像少年儿童过节,由衷高兴:怕怕难得肯抽时间去住院,他只要好好睡觉“充充电”,过十天半月正常人的生活,他便能够精神焕发,夜以继日地工作。
我见不到伯伯,却在电话中对伯伯发出“声讨”,伯伯坦然地提到:“就是有这一天也是正常的。”可我仍然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伯伯的声音仍然充满着活力!世界上本没有后悔药,可是有几件事,只要一回想起来我就自责,就后悔。伯伯住院后曾两次回西花厅,第一次我去见了他,却没拍成照片;第二次我因家里有事没去西花厅,结果竟成永别!我太意外了,无比坚强的伯伯曾嚎啕大哭!我太震惊了,无比镇定的伯伯曾受惊挪不动步!我太不平了,忠诚无二的伯伯竟被无情批判“迫不及待夺权”!我太惊诧了,身患癌症的伯伯的手术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都是他自己亲笔写报告!
· · · · · · (收起)
丰泽园内第一次见伯伯,他与爸爸长得真像;火车站上第一次见七妈,引起了一个“亲妈”的故事。1949年6月30日,伯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带我登上天安门。
我好几次提着在中南海捞起的小鱼小虾作为“进贡”,和毛主席一起午餐。不知哪根弦动了,我跑回屋取来自己珍爱的纪念册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笑着答应,说:你是个学生,我给你题一句:好好学习。我和李敏、李讷一起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真羡慕李敏、李讷穿的彩色花布连衣裙,叔叔领我去做了两身布料小西装,伯伯看我穿第二身时大声问:怎么又一套?浪费!
第二章 西花厅的手足情
为了妈妈能工作,大弟秉钧和大妹秉宜都住进了西花厅。爸爸的历史问题成了我心里久久不能治愈的隐痛。
我的爸爸并非对革命没有丁点儿贡献,但正因为他是周恩来的弟弟,他心甘情愿一切听从哥哥的安排,哪怕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永远的遗憾。
闪亮的金耳环,道出了朱大娘的“皇亲国戚”缘。妈妈翻出了四十多年前七妈写来的数张便条。
伯伯、七妈要求我们自强自立,不能因为伯伯而有任何特殊化。
伯父身为国家总理,仍不忘过去的老战友、老部下,更不忘在地投身革命前的老同学、老朋友。席间对老同学张鸿诰说:“士琴叫你大姨夫,我可怎么称呼你呀?”“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是1977年由珍藏了五十八年的张鸿诰老先生奉献出来的。
第三章 敬老养老是伯伯的家风
1949年冬天,六爷爷被接进北京城。成了伯伯亲自批准聘请参加政府工作的周家惟一的一位亲属。
伯伯又从淮安接来了八奶奶,最后是他为老人家养老送终。
六爷爷思念故乡,为顾全我伯伯,他毅然断绝自己回乡之念。老人过八十大寿,伯伯扎上围裙,亲自下厨房做了两道家乡菜:梅干菜烧肉,清蒸狮子头。
四爷爷、四奶奶在世时就夸我伯伯孝顺,我七妈知礼。
并不太懂革命道理的爷爷,最惦着闹革命的儿子,心甘情愿,独自孤独漂泊。
爷爷去世前没能与我伯伯见上最后一面,伯伯恸哭不已,悲痛欲绝,竟然对我七妈大发雷霆。
第四章 职业选择的标准,就看国家需要
七妈严肃地叮嘱我:不要想靠伯伯的关系,事事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北师大女附中,我开启了理想的航船。
苏联《乡村女教师》的电影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我决心要上北京师范学校,准备当一名中国的乡村女教师。
我们姐弟六人中,有四个当过兵,伯伯的态度截然不同,当然原则只是一个: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第一志愿。
“如果讲出你是周总理的侄女,违反派一定不会隔离审查你的!”我坚持摇摇头。
周秉德怎么可能是周恩来的亲戚?!即便是,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要真是,她能和我们一样受这份罪?
第五章 爱情不能承受之轻
不知真是我长得挺甜,还是太热情太单纯,18岁刚刚工作不久的我,便接到了丘比特之箭。于是,我知道了潇洒漂亮的伯伯,为什么热烈地追求长相并不出众的七妈,也第一次体味到:爱情除了甜美之外,还有更深更丰富的内涵。
中苏关系的日趋紧张,注定我与留苏回国的大学生有缘无分,直到26岁,我还待字闺中。
从“天上”掉下个俊小伙,竟是与伯伯有至交的沈钧儒老先生的长孙。一个包袱皮包上伯伯和七妈送我的结婚厚礼,我骑自行车送到婆婆家。婚礼那天七妈登上三楼送来贺礼,连一直从事新闻工作的姑父范长江也大吃一惊。
第六章 全国“大跃进”,西花厅“门庭冷落车马稀”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我成为步建密云水库20万水利大军中的一员,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我天天兴高采烈,斗志昂扬,只是纳闷:伯伯和七妈为何一年之中竟有大半年不在西花厅?
三十年后我才知道,那年的上半年,西花厅门庭冷落,“离右派只剩了五十米”的伯伯,内心寂寞痛苦,在共产党内历来以自我批评最多的伯伯,写检讨竟久久踱步,语塞字穷。
在修建密云水库的工地上,找不到全国“浪漫主义”的“大跃进”,伯伯六次来到水库工地,从选定坝址到大坝质量,一抓到底,至今让首都受益,从没打湿首都人民的“衣服”!
第七章 “文革”中飞来横祸
15岁的小妹乘火车突然来到西安,紧紧抱在怀中的小挎包里只装一封七妈的亲笔信。“爸爸是半夜里被秘密逮捕的,抄家的 解放军只查了爸爸的抽屉,出门前还叮嘱妈妈这事要保密,对儿女也不要说,邻居问起来,就说出远门了。”
真没想到,满月后第一个登门看望的人,正是抓爸爸的人,他一句话让我定了心:“你爸爸被抓,就因为是周恩来的弟弟!”
第八章 苦涩的辉煌
现在有人利用三十多年前敌人制造的“伍豪事件”的谣言来整你伯伯,但这事中央当时就清楚。我们是幸存者,要想到过去的无名英雄,我们应该对烈士、先烈们给以怀念。“文革”结束后,“伍豪事件”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我对伯伯1972年已确诊膀胱癌的实情全然不知。 1974年5月31日我在西花厅与伯伯、七妈共进午餐,知道他要去住院,我的心情真像少年儿童过节,由衷高兴:怕怕难得肯抽时间去住院,他只要好好睡觉“充充电”,过十天半月正常人的生活,他便能够精神焕发,夜以继日地工作。
我见不到伯伯,却在电话中对伯伯发出“声讨”,伯伯坦然地提到:“就是有这一天也是正常的。”可我仍然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伯伯的声音仍然充满着活力!世界上本没有后悔药,可是有几件事,只要一回想起来我就自责,就后悔。伯伯住院后曾两次回西花厅,第一次我去见了他,却没拍成照片;第二次我因家里有事没去西花厅,结果竟成永别!我太意外了,无比坚强的伯伯曾嚎啕大哭!我太震惊了,无比镇定的伯伯曾受惊挪不动步!我太不平了,忠诚无二的伯伯竟被无情批判“迫不及待夺权”!我太惊诧了,身患癌症的伯伯的手术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都是他自己亲笔写报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喜欢读"我的伯父周恩来"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的伯父周恩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观周恩来一些史料后,试论周恩来与张居正的相似度
不知道是因为期末周除了复习什么都想学的原因,还是因为确实对总理太有好奇心了,一口气用周六周日读完了。顺便上知网看了几篇百年不了情,总觉得尔均有点太装了,所以看了一半。 又在网上下单了一本周恩来传,想看看总理在亲人之外的政治一面。 政治这种东西,从来没有想象的...
(展开)
更有生活气息的周总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连续读了3本写周总理的书。外国人写的传记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堂侄子写的传记,实际上是吹嘘自己夫妻俩。周秉德这位亲侄女写的传记是3本里水平最高的。 一、电视剧的魔改 先看的电视剧《海棠依旧》,看完原著只觉得电视剧太离谱,以下举例说明。 电视剧一味强调他对亲属要求... (展开)一生为人民服务,从未犯过组织性错误
周恩来最亲近的侄女周秉德眼中的周恩来,在品德、党性和能力方面都如此突出接近完美。作为周恩来的亲属,她的家庭长时间接受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工资的供养,但从未接受过其他方面的照顾,甚至周秉德和弟弟妹妹在周恩来的教育下资源放弃相对优越的工作条件主动要求去内蒙古边疆、...
(展开)
从前敬爱周总理,不知道为什么,如今了解了一点周总理,内心满是感慨与泪水
周总理说,他退休后要去当演员,自己演技还不错,可是他死在了岗位上,生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工作量都超过10小时。 文革十年是周总理最艰难的时期,他得了膀胱癌,饱受病痛折磨,接待完外宾后疼的在地上打滚。 那段时期,四人帮害人无数,他努力从四人帮手里救人。为了保护弟...
(展开)
人民永远的总理周恩来
对周总理最初的印象源于语文课本上的《十里长街送总理》,我们这一代人未曾经历过战争、饥荒、文革……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却恍如隔世。旧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翻过去的书,但又是一部不容忘却的书,因为它始终肩负着告诉今天和未来的重任。 感谢作者周秉德女士(周总理的侄女)...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新星出版社 (2019)8.3分 797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09)7.9分 118人读过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8.1分 37人读过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8.2分 4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的伯父周恩来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三金 2010-11-26 22:10:40
我终于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原来不是毛主席一次性说完的。
0 有用 racyxi 2013-04-30 22:11:23
有感动的部分。反正很复杂的感觉,在那个复杂的年代。领导人中我最爱的是他。
0 有用 太平公猪 2012-05-21 23:10:10
总觉得别扭,但又无法指责
0 有用 素木 2019-06-25 09:50:50
十里长街送总理
1 有用 云天一色 2009-12-31 21:57:32
他是一座让人仰望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