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译者: 王金陵
出版年: 2004-06
页数: 149
定价: 1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名著名译插图本
ISBN: 9787020045846
内容简介 · · · · ·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主要内容是:小说写了五名年轻淳朴善良的苏联少女在战时的经历。德国入侵苏联国土后,这几位少女当了高射炮手与兽性的法西斯匪徒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献出了短暂的宝贵生命。小说讴歌了少女的纯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瓦西里耶夫告诉我,小说原名是《不曾有过的春天》,故事有他亲身经历的成分。他有意识把男兵改成女兵,目的是为了加强悲剧性与感染力。他说:“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杀害妇女是罪恶是反人类的行为。”他的语气里透露出对妇女的祟敬与爱戴,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僧恶。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创作者
· · · · · ·
-
王金陵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最后的一天》、《遭遇战》、《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后来发生了战争》,长篇小说《不要...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最后的一天》、《遭遇战》、《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后来发生了战争》,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未列入名册》,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虚实往事》,剧本《军官》、《我的祖国,俄罗斯》,电影脚本《例行的航程》、《漫长的一天》以及与K·拉波波尔特合著的《军士们》和《军官们》,自传体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等。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静静的顿河(全四册) 9.2
-
- 青年近卫军 7.6
-
- 苦难历程(上下) 8.1
-
- 母亲 7.8
-
- 彼得堡故事 9.0
-
- 城与年 8.4
-
- 十二把椅子 8.2
-
- 当代英雄 莱蒙托夫诗选 8.7
-
-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8.0
-
- 第四十一 8.4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有感于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至今仍然令人动心的前苏联作品

russian girl
> 更多书评 4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Azbuka (2004)暂无评分
-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8.8分 49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8.5分 37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8.8分 3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女性要读的一些书 (已注销)
- 名著名译插图本-人民文学 (H ™)
- 名著名译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瓜)
- 女人必读 (真孙琦添)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anver 2006-10-04 07:21:08
漓江版
1 有用 沈十六 2016-07-09 12:07:31
说实话出乎意料的喜欢。
5 有用 改名叫无名 2010-01-15 12:25:53
亲爱的,我能叫你一声亲爱的吗?只这一句啊,我很久没翻腾的感情沸了
1 有用 苏塔 2009-02-21 18:24:40
英雄主义,但人物刻画很真实。对前苏联的小说一直抱有特殊的好感和畏惧感,长啊~
10 有用 Lily Legacy 2018-12-07 20:15:48
虽然这本书影响几代人,但我真的对里面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牺牲的妇女确实悲壮,但人物形象全是干瘪无力的,概念化的,她们只是男性眼中自以为的女性形象。
0 有用 挽歌辞Seila 2023-09-17 15:30:30 黑龙江
就,介绍谁的背景故事就说明谁下一章马上就香消玉殒了是吧(咳咳,其实是还成的,谈不上什么高深的文学性,不过有一种朴素的热忱。其实整体的塑造还是太刻板了,给人一种宣传机器的感觉,尤其体现在对德寇的描写上——“他们也是人!”是啊,人是多么复杂的谜题!怎么能被轻易地遮掩着一笔带过呢?
0 有用 Alex 2023-09-11 10:57:27 云南
😭😭😭😭😭😭😭😭
0 有用 CHEERFUL 2023-08-19 15:16:33 云南
“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杀害妇女是罪恶是反人类的行为。” 与法西斯的斗争,女战士们殊死搏斗,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愿世界和平
0 有用 大双子本双 2023-07-20 19:39:39 湖北
补标一下。小时候当睡眠书看的……但是对女性的刻画至今还是印象深刻,作为小说来说这已经够了。
0 有用 有的肠 2023-06-18 12:01:01 湖南
写作好,内容让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