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是第一本关于中国网络和全球风险资本碰撞的历史书,王志东、张朝阳、丁磊……一个个名字渐渐被雨打风吹去;风险资本、纳斯达克、中国网络股……一个个概念渐在人们视线中消失。它记录了新经济在中国的第一次登陆全过程,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经济泡沫的制造秘闻。
本书作者认为,中国网络过去发生的事情,只是全球资本与中国社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它为即将融入世界经济圈的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案例,三位作者用事实演演绎着这个全新的游戏和它的规则。
赵旭,
1993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6年10月在《中国电子报》社任编辑。1996年11月至今,任《北京青年报》“IT时代”责任编辑。
几年来,一直关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并对IT和网络行业有独到见解。2000年7月,出版社科类图书《网者王》。目前为新浪、搜狐以及专业网站Chinabyte的专栏作者。
王学锋
1975年出生于内蒙古一座小城市,199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为《北京晚报》记者,《E时代周刊》编辑人。随着中国网络当了三年的码字工,目睹新经济与中国的第一次碰撞进程,著有《谁来网络中国》一书。
于东辉
199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次年考入《中国经营报》,负责该报新闻版的编辑工作,亲历了《中国经营报》改版,摸索、起飞、辉煌的全部过程。2000年初,网络大潮迭起,...
(展开全部)
199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次年考入《中国经营报》,负责该报新闻版的编辑工作,亲历了《中国经营报》改版,摸索、起飞、辉煌的全部过程。2000年初,网络大潮迭起,于是调入IT部负责网络版的编辑工作。从此致力于鼓吹并推动网络市场的有序化进程。
just so so
其实当年看不懂
准备跨入Web 3.0的我们,回头望望1.0时代的疯狂,又看到多少相似之处?
其实不太懂
泡沫的年代,狂热的年代
大概2000年初中时读的,而且是网购,那时候的亚马逊中国还叫卓越网。在一个互联网还不普及的时代,那时候还没有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么用信用卡,要么邮局汇款。还记得央视播过的72小时网络生存,那个年代,哪儿有什么外卖呀,原来都是几个门户网站造假。
往事如昨今胜昔:)
风险资本推动的全社会造钱运动 第一篇 萌芽 第二篇 膨胀 第三篇 巅峰 第四章 衰退 第五篇 破灭
2001年写的书就敢说是“21世纪最大泡沫”?
> 更多短评 15 条
> 更多书评 2篇
> 4人在读
> 55人读过
> 71人想读
订阅关于烧.com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onffen 2013-11-26 09:47:37
just so so
0 有用 乌斯怀亚 2010-02-01 22:19:39
其实当年看不懂
0 有用 Webboy 2011-05-30 04:56:38
准备跨入Web 3.0的我们,回头望望1.0时代的疯狂,又看到多少相似之处?
0 有用 涂家公子叶十七 2011-05-22 20:00:34
其实不太懂
0 有用 Joey123 2008-05-07 20:56:43
泡沫的年代,狂热的年代
0 有用 The Pretender 2019-02-13 22:28:24
大概2000年初中时读的,而且是网购,那时候的亚马逊中国还叫卓越网。在一个互联网还不普及的时代,那时候还没有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么用信用卡,要么邮局汇款。还记得央视播过的72小时网络生存,那个年代,哪儿有什么外卖呀,原来都是几个门户网站造假。
0 有用 DOER 2015-01-06 20:07:23
往事如昨今胜昔:)
0 有用 君紫隆 2014-06-02 18:07:42
风险资本推动的全社会造钱运动 第一篇 萌芽 第二篇 膨胀 第三篇 巅峰 第四章 衰退 第五篇 破灭
0 有用 ponffen 2013-11-26 09:47:37
just so so
0 有用 bogo 2013-08-17 22:42:20
2001年写的书就敢说是“21世纪最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