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菊与刀的创作者
· · · · · ·
-
鲁思·本尼迪克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 · · · · · (收起)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我来说,了解文化相似性之所以有价值,……在于能够凭借这些类似或差异,获得理解日本生活方式的启示,因为,我懂得这些风俗习惯在简单的文化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人类学家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已反复地证明,这种文化比较是何等有价值。一个部落的正式习俗也许百分之九十与邻近部落相同,却可以作些修改以适应与周围任何民族都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会排斥某些基本习俗,不论其对整体的比率是多么小,都可能使该民族的未来向独特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个人类学家来说,研究这种在整体上具有许多共性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最有益的。 人类学家必须发展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因为,他所研究的部落中的这些日常琐事,与他本国相应的事物相比截然不同。当他想理解某一部落中被视为最恶毒的或另一部落中被视为最胆怯的行为时,当他试图了解在特定情况下,他们将如何行动、如何感受时,他就会发现,必须大力进行观察并注意细节,这些,在对文明民族进行研究时常常是不大注意的。人类学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乃是最关键的,并且也知道如何进行挖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记(不包括第六章) -
在一个民族基于其整个经验和价值体系,在思想上已形成一套与我们的设想异常不同的行动方针时,我们却侈谈共同的目标。我们根本不找机会去了解什么是他们的习惯和价值。如果去了解,我们也许会发现,某一行动方针并非必然是坏的,因为它并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一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记(不包括第六章)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日本丛书(共2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国家神道》《战后日本经济史》《日本近现代史(第二卷)》《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三醉人经纶问答》
等
。
喜欢读"菊与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菊与刀"的人也喜欢 · · · · · ·
菊与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95 条 )
论坛 · · · · · ·
有没有觉得「菊与刀」中描写的日本在某些地方与我... | 来自酥槿 | 25 回应 | 2023-12-01 10:00:53 |
这书里有没有夹杂美国人对日本人的刻板印象? | 来自正义的伙伴 | 4 回应 | 2023-11-09 03:33:39 |
看完这个感觉更加理解了动漫里的一些角色观念。 | 来自愚馨 | 2 回应 | 2023-03-14 23:51:54 |
有没有像菊与刀这样介绍韩国国民性格的书? | 来自nono | 2023-02-25 13:21:45 | |
有关于日本人回复《菊与刀》当中观点的一些读物吗 | 来自得了吧你 | 1 回应 | 2022-08-06 10:35:4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1 )
-
Mariner Books (1989)8.3分 213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8.1分 747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2)8.3分 6032人读过
-
武汉出版社 (2011)8.1分 62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shaochen)
- 人类学著作 (王荣欣)
- 电影学院四年个人读书清单 (杜扬Seatory)
- 媒介与传播理论 (麂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菊与刀的评论:
feed: rss 2.0
221 有用 时间之葬 2011-03-28 14:49:04
依然有一些观点是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商榷的,但是大致能让人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些特质。而且,在其中我依稀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116 有用 〢 2016-07-30 19:16:45
隔著玻璃
35 有用 pilotjing 2016-01-15 10:40:49
人类学是这么有意思的学科呀!
1256 有用 根 2013-05-27 13:17:25
每个东方人的身上都背着一座山啊。
657 有用 Ms.A扑柔 2012-10-24 22:56:02
看着看着想起《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了是要怎么样。。。这种书总是重复太多说来说去都差不多的感觉
0 有用 ミMoo 2023-12-10 12:35:31 四川
在二战前后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日本民族文化习俗进行的系统性解读,作为世界了解日本国民性的窗口作用巨大。通过对日本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阶级和社会分析,归纳出大和民族极端偏执而又礼貌守序的矛盾性格,菊与刀也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看似割裂的两面性文化,语言严肃,逻辑严密,虽然只是依靠文献资料和部分战俘及日本移民,却较为准确地对日本民族特性进行了阐释,也成为美国治理战后日本,出台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个人觉得作者... 在二战前后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日本民族文化习俗进行的系统性解读,作为世界了解日本国民性的窗口作用巨大。通过对日本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阶级和社会分析,归纳出大和民族极端偏执而又礼貌守序的矛盾性格,菊与刀也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看似割裂的两面性文化,语言严肃,逻辑严密,虽然只是依靠文献资料和部分战俘及日本移民,却较为准确地对日本民族特性进行了阐释,也成为美国治理战后日本,出台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个人觉得作者对于日本的无条件忠孝(与中国相比没有仁的前提)、义理文化、负恩报恩、等级制度、罪感和耻感文化的解读十分深刻,不过在某些领域确实有失偏颇,比如介绍儿童教育和妇女生活等方面,不乏美国人居高临下的傲慢与偏见,充满了主观臆断,对其中的观点需要辩证和批判性地看待 (展开)
0 有用 流浪特提斯 2023-12-10 09:19:24 北京
日本文化与中国、欧美关系复杂,这也造成日本文化发展的畸形,社会演化的变态
0 有用 W 2023-12-10 08:05:28 德国
致我的高二时光
0 有用 一一. 2023-12-08 16:24:25 河南
传统的日本民族更像是儒释法的集合体。儒代表礼仪和情面,佛代表“圆熟”(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法则代表严密的等级制和义务。但一切都是在变的,日本人当然已经不是以前的日本人了。 日本人是菊和刀的矛盾体,但仔细想想,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呢?
0 有用 LO_o 2023-12-07 23:08:10 江苏
菊与刀这个书名充分表现出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著者概括其为“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区分。日本人注重名誉,忠、孝、情义、仁、人情,并以“诚”作为一种统治一切领域的道德标准。而造成日本人如此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是日本在教育当中对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之间的不连续性。总的来说,还是感觉由于(意识形态?)的缘故,呈现有所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