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每个东方人的身上都背着一座山啊。
看着看着想起《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了是要怎么样。。。这种书总是重复太多说来说去都差不多的感觉
最近两个周末都在看这本书,非常 insightful。日本是一个美丽又有趣的国家,而透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很多原来用一句“日本人好变态”概括掉的日本人行事风格背后的动机和成因。
菊的温婉,刀的锋芒
依然有一些观点是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商榷的,但是大致能让人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些特质。而且,在其中我依稀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太片面了,我觉得日本文化“0解读的突破”是很多人将此书奉为经典的原因,第一次解读日本文化,作者没去过日本只接触了日本文学和日本俘虏,这种解读怎么可能全面?但是作为第一部这已经是一大步了,至于“经典”明显是国人跟风维护的名声。
隔著玻璃
“日本人既争强好胜又温文尔雅,既穷兵黩武又天性爱美,既傲慢不逊又彬彬有礼,既刻板教条又随机应变,温柔顺从又用于反抗,忠心耿耿又无情无义,勇敢如虎又胆小如鼠,因循守旧又勇于尝试”。本书表诉的日本人的强集体主义,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阶级制度、对天皇的绝对服从,以天皇为神,无条件的"忠"、"孝"——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强制性的各安其分,负义报恩,报恩于万一,日本人之怕给别人添麻烦到令人吊诡的地步,和情义最重,极度自尊感又极其敏感的玻璃心,另一方面又高度自律和克己,对生命的高度敬畏和淡然——“像死一样活着”、"生如樱花之短暂,转瞬即逝",日本人民族性格的矛盾性,跟中国人一样的复杂。作者耻感文化的罪感文化的分析颇为独到。8
高二时候为了书里的观点还跟一哥们打了一架
其实这本书挺过时的,看了两遍,还是觉得没有外界吹嘘的那么好。——名字确实取得挺霸气。
著名装逼书籍 中学生必读名著 哈哈哈
等级森严与耻感文化,身体享乐与情义难平
一位美国老太太在1944年写的日本民族性分析,西方了解日本的第一选择。极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强烈的等级意识,各安其分,使命感强,急于报恩,怕接受别人情义无法报答,把天皇奉为神。极难征服,征服后十分听话。把精神看的比物质重要很多。对孩子老人宽容,对成年人要求严苛。
#2016读书记#看完才更深刻理解莉莉周电影里少年的复仇,浪客剑心何为浪客,和尚为何能娶妻,为何日本多匠人精神。真是个复杂矛盾的民族,像樱花一样纯洁的同时隐含着某种极端性,值得惊叹但太压抑。
很想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彪悍作品,重点讨论二战至今日本文化的变化。
人类学是这么有意思的学科呀!
看过后彻底对日本人失去兴趣了。
没有实地考察的纸上谈兵 字里行间透露的优越,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的意淫之作。这样的傲慢之作,没有实地田野调查的社会学伪经受追捧,这种现象值得思考。我们必须提防这种傲慢,保持一种警觉:如此的傲慢最终指向的,会不会是我们自己。
虽然如部分日本学者指出的那样存在一些不适当的解释和错误认知,作为西方人的作者对东方文化的一些共性不够熟悉而全部视为日本特色,但仍然觉得切入点和很多问题很有价值。#メモ帳#看似态度暧昧实则根据场合立场分明;当矛盾无法调和时陷入迷茫状态,甚至激化上升为极端手段(对他人、对自身的攻击)以解决矛盾,实则是一种逃避的幻想;儿童期教育的重要性。看到一些地方跟自己的状态和心理有很多相似,到底是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某些相似经历还是东方文化潜在的相似?(幼年时期的异文化接触、羞恥心とトラウマ)、如何分别自我典型与民族文化的区别?等。
本尼迪克特文学出身,行文当中是有不少诗意想象的成分。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而她对日本人的种种概括还都建立在书面材料上,让人觉得该理论的提出未免有点为学术而学术的意思。不过想来其初心也是写给政府的报告,如此这般可以理解。
> 菊与刀
1221 有用 王大根 2013-05-27 13:17:25
每个东方人的身上都背着一座山啊。
648 有用 Ms.A扑柔 2012-10-24 22:56:02
看着看着想起《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了是要怎么样。。。这种书总是重复太多说来说去都差不多的感觉
524 有用 Koji 2015-05-11 00:35:43
最近两个周末都在看这本书,非常 insightful。日本是一个美丽又有趣的国家,而透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很多原来用一句“日本人好变态”概括掉的日本人行事风格背后的动机和成因。
623 有用 Chloooe 2012-08-08 16:05:40
菊的温婉,刀的锋芒
213 有用 时间之葬 2011-03-28 14:49:04
依然有一些观点是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商榷的,但是大致能让人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些特质。而且,在其中我依稀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150 有用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2013-02-27 12:47:43
太片面了,我觉得日本文化“0解读的突破”是很多人将此书奉为经典的原因,第一次解读日本文化,作者没去过日本只接触了日本文学和日本俘虏,这种解读怎么可能全面?但是作为第一部这已经是一大步了,至于“经典”明显是国人跟风维护的名声。
114 有用 〢 2016-07-30 19:16:45
隔著玻璃
139 有用 巴喆 2016-09-18 19:51:50
“日本人既争强好胜又温文尔雅,既穷兵黩武又天性爱美,既傲慢不逊又彬彬有礼,既刻板教条又随机应变,温柔顺从又用于反抗,忠心耿耿又无情无义,勇敢如虎又胆小如鼠,因循守旧又勇于尝试”。本书表诉的日本人的强集体主义,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阶级制度、对天皇的绝对服从,以天皇为神,无条件的"忠"、"孝"——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强制性的各安其分,负义报恩,报恩于万一,日本人之怕给别人添麻烦到令人吊诡的地步,和情义最重,极度自尊感又极其敏感的玻璃心,另一方面又高度自律和克己,对生命的高度敬畏和淡然——“像死一样活着”、"生如樱花之短暂,转瞬即逝",日本人民族性格的矛盾性,跟中国人一样的复杂。作者耻感文化的罪感文化的分析颇为独到。8
161 有用 海右风歌 2016-03-06 19:48:43
高二时候为了书里的观点还跟一哥们打了一架
119 有用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3-02-24 16:26:00
其实这本书挺过时的,看了两遍,还是觉得没有外界吹嘘的那么好。——名字确实取得挺霸气。
97 有用 柴斯卡 2015-08-22 21:32:12
著名装逼书籍 中学生必读名著 哈哈哈
61 有用 耶斯特洛夫斯基 2014-03-03 19:57:55
等级森严与耻感文化,身体享乐与情义难平
65 有用 Leo____L 2015-01-04 20:13:17
一位美国老太太在1944年写的日本民族性分析,西方了解日本的第一选择。极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强烈的等级意识,各安其分,使命感强,急于报恩,怕接受别人情义无法报答,把天皇奉为神。极难征服,征服后十分听话。把精神看的比物质重要很多。对孩子老人宽容,对成年人要求严苛。
36 有用 一个猫 2016-01-11 00:21:21
#2016读书记#看完才更深刻理解莉莉周电影里少年的复仇,浪客剑心何为浪客,和尚为何能娶妻,为何日本多匠人精神。真是个复杂矛盾的民族,像樱花一样纯洁的同时隐含着某种极端性,值得惊叹但太压抑。
41 有用 Ecthelion 2013-01-01 10:08:06
很想知道有没有类似的彪悍作品,重点讨论二战至今日本文化的变化。
34 有用 pilotjing 2016-01-15 10:40:49
人类学是这么有意思的学科呀!
32 有用 Ai-Lain 2010-04-13 18:09:02
看过后彻底对日本人失去兴趣了。
61 有用 禾剑平 2020-06-13 09:57:56
没有实地考察的纸上谈兵 字里行间透露的优越,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的意淫之作。这样的傲慢之作,没有实地田野调查的社会学伪经受追捧,这种现象值得思考。我们必须提防这种傲慢,保持一种警觉:如此的傲慢最终指向的,会不会是我们自己。
18 有用 风满蜃气楼 2014-04-20 17:31:10
虽然如部分日本学者指出的那样存在一些不适当的解释和错误认知,作为西方人的作者对东方文化的一些共性不够熟悉而全部视为日本特色,但仍然觉得切入点和很多问题很有价值。#メモ帳#看似态度暧昧实则根据场合立场分明;当矛盾无法调和时陷入迷茫状态,甚至激化上升为极端手段(对他人、对自身的攻击)以解决矛盾,实则是一种逃避的幻想;儿童期教育的重要性。看到一些地方跟自己的状态和心理有很多相似,到底是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某些相似经历还是东方文化潜在的相似?(幼年时期的异文化接触、羞恥心とトラウマ)、如何分别自我典型与民族文化的区别?等。
21 有用 郁则 2018-01-22 12:52:12
本尼迪克特文学出身,行文当中是有不少诗意想象的成分。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而她对日本人的种种概括还都建立在书面材料上,让人觉得该理论的提出未免有点为学术而学术的意思。不过想来其初心也是写给政府的报告,如此这般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