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面世时,我已25岁。人生正在紧要关口,大的决断呼之欲出。离开电台之后的这两年,命运暗涌几近诡异。现在的我,定居在北京,做了电视主持人,剪发,化妆,在各城市间飞来飞去访问名流。兼职给多家报纸杂志供稿。其余三分之二的生活是穿过尘土飞扬的大街去买菜,和开电梯的人聊天,响应居委会的灭蟑运动故人,旧事大多没有下落,也无意再问。直到有天出版社的晏文娟来找我,带了一大束菊,和一本书的约稿信。她说,“这本书,不是因为你,是为了我们。”我明白。当年她给我写信时,17岁。一颗颗斜斜的字,是一个人仰面向天时的困惑。我也不过是社会小角色。一份微薄的薪水,与世无交的天真与乖僻,很多人信里的迷惘也是我的。于是在电台里,原封不动,读出他们的文字,算是我的心声。回答人家热线里的问题也不过是几个字:“是,有人在,听到了,懂得。”19岁的人,能胜任的,也不过是这些。当日的听众今天...
这本书面世时,我已25岁。人生正在紧要关口,大的决断呼之欲出。离开电台之后的这两年,命运暗涌几近诡异。现在的我,定居在北京,做了电视主持人,剪发,化妆,在各城市间飞来飞去访问名流。兼职给多家报纸杂志供稿。其余三分之二的生活是穿过尘土飞扬的大街去买菜,和开电梯的人聊天,响应居委会的灭蟑运动故人,旧事大多没有下落,也无意再问。直到有天出版社的晏文娟来找我,带了一大束菊,和一本书的约稿信。她说,“这本书,不是因为你,是为了我们。”我明白。当年她给我写信时,17岁。一颗颗斜斜的字,是一个人仰面向天时的困惑。我也不过是社会小角色。一份微薄的薪水,与世无交的天真与乖僻,很多人信里的迷惘也是我的。于是在电台里,原封不动,读出他们的文字,算是我的心声。回答人家热线里的问题也不过是几个字:“是,有人在,听到了,懂得。”19岁的人,能胜任的,也不过是这些。当日的听众今天都四散于各地,他们的电台年代早过去了,生命的微妙与悲喜也已明白了大半,忘不了的,大概是那一段青葱岁月吧?——洗完脸什么也不涂的年纪,初夏躲不过的茉莉花香,为一个人脸红心跳的时刻,一大群人笑笑说说在江边喝啤酒的夜——满江的渔火,早春三月满天空轻摇的细小叶子。最浅最浅的,呵,看久了心里会疼。还有,深夜听广播时对声音背后那个人的拟想,那支抵死缠绵的歌,和那些不明白为什么会掉下的眼泪。是不是?我坐在漫山遍野的雨里,写完《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很私人,尽到我最大的诚恳。个人的悲欢本不足道,但听了你们这些年的故事,这一个,也算我在夜深如海的时候,鼓足勇气讲出来的私房话吧。其他的都是旧作,从各色人物专访中可以看到我这两年与世交接的痕迹。还有就是文娟从她收集到的三四十本录音带上一点一点编选下来的内容。11月4号,她寄来书的大样,我坐在床沿上,翻到《尺素寸心》,看着那些失散了多年的信,岁月滚滚而来。怎么说呢?我的心情。是的,那些暗夜里的音乐,喃喃的人声,从唇齿间流过的一粒粒洁净的字,在一个年青女子身上留下的气息,终生不灭。谢谢文娟,谢谢大家。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的创作者
· · · · · ·
-
柴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柴静,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一个好女人在一个男人的生命中很重要,他要不断地寻找下去。我问他:“如果你找到40岁,还没有找到那份感觉,你怎么办?” 我今年已经26岁了,过了年就27了。我身边的很多女孩子,已无力再去寻找,只有小说中才存在的爱,过早地走入了围城。而且说:“不就是这样的吗?和谁都差不多。”而我,仍固执地在寻找着那份触电的感觉,在渴望那份女人终生企求的爱情,我无法放低这个最低的要求。朋友说,“你的要求其实很高,两情相悦如今已经不多了,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已是奢望。”但我仍然带着我的热情跟向往在等待那个风雨夜归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5页 -
有一天跟一个朋友谈起顾城,他说顾城从8岁以后就没有长大了,真是这样的,他的诗里是只有8岁孩子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洁净世界。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张开过另一双眼。他后来经历的那些惨痛和泪水,只是催亮了那一双眼睛,使之更为明亮,像闪着光的湖水。 所以我跟那位朋友讲,如果我有一个女孩,我宁愿她有敏感的心灵,尽管她会感觉到比常人更为尖锐的痛苦,但是她必将拥有明净、坚定的双眼,她必将从某处获取永恒的安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 条 )
> 更多书评 78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心智成长路径 (蓝蓝的紫)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关于爱与生命. (旖旎♫♪♬)
- 电子书·文学、历史类 (包包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Caicono 2010-09-16 00:16:27
坚毅且富有正义感的前文艺女青年,现正派女记者,我的偶像之一。 看的电子版,纸板已绝版。其中一段:“北京,身处此城,思想上日新月异的跳跃几乎令人痛苦。跻身于这方寸之地,精神上紧紧跟随这时代最先锋有力的层面。一时觉得可望项背,一时又觉得分外遥远。这挑战可化解一切人生寂寥。” 我初高中时曾听过她的节目,那时还不了解她的才情,直至多年后她在cctv凭借过硬实力撑起一片天空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新青年和... 坚毅且富有正义感的前文艺女青年,现正派女记者,我的偶像之一。 看的电子版,纸板已绝版。其中一段:“北京,身处此城,思想上日新月异的跳跃几乎令人痛苦。跻身于这方寸之地,精神上紧紧跟随这时代最先锋有力的层面。一时觉得可望项背,一时又觉得分外遥远。这挑战可化解一切人生寂寥。” 我初高中时曾听过她的节目,那时还不了解她的才情,直至多年后她在cctv凭借过硬实力撑起一片天空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新青年和夜色温柔的主持人啊,顿生更多好感。 (展开)
1 有用 柴犬妹妹 2013-01-25 17:03:44
柴静就这水平啊。还好我没去买《看见》
100 有用 神威 2012-03-14 07:54:43
这本书前四分之一左右是绝对的好文章,虽然感性,忧郁而颇多华丽辞藻,但是并不感到矫情与做作,实际上,虽然这个世界在肯定粗糙与达观,摒弃很小资的忧伤与敏感脆弱的心灵,但人生中总有段时期对情感的微妙变化会然于心,有着比人生其他任何阶段都多的思索和斟酌,惋惜和痛苦,那种感觉很美好也很必要,如同冬日清晨明快的冷,尤其是这种不矫情的,很见笔力,然而第二个四分之一就是柴静自己当年的青涩文字了,可读性急转直下,后... 这本书前四分之一左右是绝对的好文章,虽然感性,忧郁而颇多华丽辞藻,但是并不感到矫情与做作,实际上,虽然这个世界在肯定粗糙与达观,摒弃很小资的忧伤与敏感脆弱的心灵,但人生中总有段时期对情感的微妙变化会然于心,有着比人生其他任何阶段都多的思索和斟酌,惋惜和痛苦,那种感觉很美好也很必要,如同冬日清晨明快的冷,尤其是这种不矫情的,很见笔力,然而第二个四分之一就是柴静自己当年的青涩文字了,可读性急转直下,后一半是读者来信,稂莠不齐,感觉这本书读完四分之一很可以弃了。我还是认为,感性与敏感是易碎的瓷器,有着令人心折的魅力,尽管在生活里,实用性太少太少,但是,我们总该有点形而上的生活吧 (展开)
3 有用 彼岸花 2010-11-24 16:19:10
几度泪盈眼眶,心里的那种沉重无法形容,年少青春就这么过去了。
233 有用 索君 2012-05-08 21:05:30
“如果我有一个女孩,我宁愿她有敏感的心灵,尽管她能感觉到比常人更尖锐的痛苦,但她必将拥有明净,坚定的双眼,她必将从某处获取永恒的安慰。”
0 有用 小河 2023-09-11 16:43:25 广东
那时候听众很幸福吧
0 有用 iQueen 2023-08-23 19:10:18 河北
你矫情你妈呢
0 有用 骑着扫把的女巫 2023-08-03 22:22:45 北京
听着Mono的《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看《用一辈子去忘记》,内心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却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慨,我是不是精分了?
1 有用 宴之敖 2023-07-22 19:32:16 浙江
看过《看见》的人,都了解她是怎么一个真实纯粹的人。
0 有用 叉骨的狗 2023-03-28 23:18:54 安徽
就他妈喜欢柴静身上小女孩那股子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