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的写法 短评

热门
  • 3 韧勉 2013-12-06 15:01:51

    葛老的文笔太美妙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大开眼界,把许多想读和读不懂的书串联起来,对于在学术路上彷徨的敝人而言,看这本书的时间真是合适,快要读到1000本书了,又该仔细反省反省,换个方式认真思考了。

  • 5 Praetoria 2016-01-27 22:30:47

    “在普遍的愚昧中,他们惨淡经营……”

  • 2 南池子 2012-05-06 22:07:36

    目录很用心。全书也是葛先生这套书最本质的一个总结和陈述,多是就研究方法和材料选择的问题上进行探讨,很有启发性。在第三节中,阐述文化理解的“共识”问题,对古代中国思想的根源做了简要的梳理(作为空间和时间的天地)——“天经地义”。

  • 5 席缪 2013-06-07 19:37:11

    时隔两年,重新读来,顿觉沧桑。许多当日以为震惊之发见,现在以为稀松平常。真正的学术所能期许的作用,不正是在天才般闪光后,成为市井民俗间的日常逻辑。人文社科,没法造就机器,但能造就思想,正是那一缕缕绚烂的星光,让人能在机器铁蹄之下,亲近千百年来不曾消逝的文明。

  • 4 大甜甜~~ 2013-10-09 21:57:31

    才意识到这部导论也是有单行本的,那我真算是看过了。如果借用最流行的“范式转换”的说法,那么毫无疑问,葛兆光这部书就是一部开启范式转换的作品。当然,所谓转换,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但在这颗种子里已经埋藏了一颗参天大树的胚芽。我不清楚30年代民俗学的浪潮,算不算是葛兆光这一思路的先声?

  • 1 真猪奶茶 2012-05-30 23:05:15

    极好的思想史撰写思路

  • 1 郁则 2018-11-12 19:59:58

    一本好书,要言不烦,阐述问题明晰精当。葛先生文采飞扬,壮年成书,字里行间一股雄浑气势,读完这册小书内心不由感到炽热。葛兆光先生画了一个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完成的“大饼”,但是着实让人眼馋啊。思想史的边界被葛先生延拓到很远的地方,简而言之,他并不会以思想史的模子扣在史料上,而是将所能接触到的种种材料牵引出一条可以和思想史发生关联的血脉,如此织造出一张错综复杂的巨网,隐形的张力附着在每根丝线上。某种思想的传导可能会沿着不同的方向,有些显著,有些轻微,整个思想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叙述者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整体图景进行考量观察,如此才不会有失偏颇。但是究竟又能有谁可以左眼一个显微镜,右眼一个放大镜,去观测世界呢?

  • 1 空空 2020-02-23 22:53:52

    备课重读,仍觉精妙清通~

  • 0 小波福娃 2009-12-01 15:40:30

    嗷,竟然还单独出了一册

  • 0 半隐 2008-08-04 22:48:26

    在中国史学理论与思想方法的发展上,应当是有其意义的,有不少观点现下应当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又一种共识”。问题是,这种“重建”多少有些理想化,在具体的历史书写中不那么容易完成,反而会产生新的问题。或许当毕葛注《思想史》,再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处理到什么程度,再做更多的评价。

  • 0 withinbeyond 2011-11-18 10:56:30

    废话太多,显然可以用一万字总结之。不要光说不练,更不要出书只为捞钱。

  • 0 青(求己) 2011-12-06 23:47:40

    当时很受启发,但是还是觉得思想史讲堂录最好~

  • 1 Lisssssssa 2019-12-30 20:21:34

    我奉行一套极为克制的学术写作风格:句子越短越好;每句话只表达一个层次的意思,一层意思只用一句或半句话表达。葛兆光几乎一个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号的行文令我惊叹:在他的语言里我感受到思维的延绵流动,以及中国传统写作一泻千里的气势。

  • 0 野次馬 2011-02-22 12:26:14

    核心在于对一般知识、思想的重视、挖掘,最终重构历史。无画处皆是画的那一节相当的有意思,具体到历史的连贯性的问题上断点的存在起到了留白的效果,断点本身就是历史的构成——就好像写法本身构成了《思想史》一样。还有的就是站在新的时间点回溯历史语境时候的潜在风险,从而引发出了次第增加的误读、正解…… 又一次在循环的引用之中无限循环了。朱子比喻,深得我心。不过本末倒置依然是不可取的,何况精力有限,想着把西方慢慢补起来,20CE的还是缓缓吧。

  • 0 格拉 2010-02-21 22:30:34

    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 0 STEP BY FLIGHT 2016-04-17 16:27:17

    好久没有如此快乐地读完一本书了~~~

  • 0 poiuny 2012-10-11 22:08:00

    via 黄剑波老师 【人类学理论史】 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易读、也很有启发性。葛兆光老师很实在的感觉~我有很多疑惑和模糊的想法,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表达。“一般知识世界;史家不常叙述的“平庸”时代或是“空白”以及在历史过程中消失的东西”。最后一章讨论了后现代历史学也很有意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