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我们仨的创作者
· · · · · ·
-
杨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杨绛(1911- ),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目录 · · · · · ·
喜欢读"我们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我们仨"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69276 条 )
我们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28 条 )
杨绛和钱钟书教会我的关于爱的7件事
昨天又忍不住看了一遍《我们仨》,虽然有淡淡的抹不去的伤感,但更多的是留在心中的美好。 如今,他们都不在了,但他们的故事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我一直很喜欢,也很羡慕钱钟书和杨绛一家。 所谓幸福,大抵就是他们仨在一起的样子。 于是,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1,做一...
(展开)
论坛 · · · · · ·
无趣的个人生活杂记而已 | 来自Nikki薄荷味 | 19 回应 | 2024-12-04 17:33:27 |
边看边哭,一直哭一直哭 | 来自Dobby is free | 8 回应 | 2024-12-04 17:32:54 |
这段是什么意思实在不理解 | 来自www | 5 回应 | 2024-11-28 20:57:30 |
称杰出女性为“先生”的用法已经过时了 | 来自人类植物 | 12 回应 | 2024-11-24 21:34:38 |
钱锺书之 “精明”,从两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些 | 来自哲别 | 1 回应 | 2024-09-11 15:55:4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9.1分 4960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9.0分 863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9分 480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9分 455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陆智昌设计的几本书 (casawood)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电子书 (Wennie)
-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琼斯黄🦦)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211本二手书欲转让 (0.01 至 130.00元)
- 在豆瓣转让 有1671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们仨的评论:
feed: rss 2.0
337 有用 高歌 2012-05-21 13:38:56
我觉得挺一般的。温情脉脉有之,作者的粉饰亦有之。
312 有用 靠谱 ~ 2016-03-13 01:51:40
读一遍就好了,多读两遍怕生出辞工回去陪爹妈养老的冲动。
173 有用 AKA小谁 2011-05-26 07:42:19
书读的太多太过自作聪明,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300 有用 向三峡 2015-07-19 22:37:27
生活上或许幼稚,政治上绝对成熟。
416 有用 2koo 2007-09-09 14:04:36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