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理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本书所描述的社会行为,正是在儒家伦理的影响之下,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可以说,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使人在不同社会制度中表现出“人情和面子”问题。这种以“人情和面子”问题为核心的关系学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在中国历代官僚体制中尤为突显。本书作者运用“人情面子”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历史上的官场运作规则给出了更透彻和深入的阐释,提示了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本书中讨论“脸”和“面子”的篇幅居多:丢脸、长脸、不要脸、没脸见人、脸皮厚、体面、给面子、留点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概念,成为描述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的基本概念。如果你读完这本精彩的《面子》,你会对《厚黑学》有...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理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本书所描述的社会行为,正是在儒家伦理的影响之下,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可以说,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使人在不同社会制度中表现出“人情和面子”问题。这种以“人情和面子”问题为核心的关系学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在中国历代官僚体制中尤为突显。本书作者运用“人情面子”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历史上的官场运作规则给出了更透彻和深入的阐释,提示了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本书中讨论“脸”和“面子”的篇幅居多:丢脸、长脸、不要脸、没脸见人、脸皮厚、体面、给面子、留点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概念,成为描述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的基本概念。如果你读完这本精彩的《面子》,你会对《厚黑学》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当然,也正是这样一本书,方可使你了解一个全面的华人内心世界。
面子的创作者
· · · · · ·
-
黄光国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黄光国,台北市人,出生于1945年11月6日。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育,致力于发展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著有中英文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曾获得“国科会”杰出研究奖三镒,优良研究奖十余次。目前为“国科会”特约研究员及“教育部国家讲座”教授,并出版下列专门著作:《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王者之道》《知识与行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 诠释》《民粹亡台论》《权力的漩涡》。现职: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教育部”追求卓越计划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目录 · · · · · ·
1 人情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2 中国人的面子观
3 华人社会中的脸面与沟通行动
4 中国政治联盟特殊关系的初步模式:台湾乡镇中的人情和关系
5 科学制度下的权力游戏:《儒森外史》中 “范进中举”的社会行为分析
· · · · · · (更多)
1 人情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2 中国人的面子观
3 华人社会中的脸面与沟通行动
4 中国政治联盟特殊关系的初步模式:台湾乡镇中的人情和关系
5 科学制度下的权力游戏:《儒森外史》中 “范进中举”的社会行为分析
6 帝制中国官僚体系中的暗盘管理
7 儒家关系主义与华人企业的组织文化
8 道德脸面与社会脸面:儒家社会中的依附性自尊
9 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论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忠与孝儒家思想中的两种社会认同》一文中 Ewan(1999)指出:从儒家“庶人伦理”的角度来看儒家文化传统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不同,可以溯源至他们对于生命起源看法的根本差异。基督教文化普遍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上帝所创造的独立个体,因此,他们将每一个人必须全力捍卫的“自我的领域”( territories of sel)划在个人身体的范国之内。相反的,儒家认为:个人的生命是其父母的延续,父母的生命又是祖先生命的延续,他们并不把“自我的领域”划在个人身体立即的范围之内,必须将之扩展,将父母和亲人包含在“自我的领域”之内,成为所谓的“大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儒家社会中的道德与面子 -
诸如此类的差别反应,说明了华人关系主义的一项特色:由于家人之存有一体感,他们之间会有“一荣皆荣,一辱皆辱”的同情反应。在家庭之外的“混合性关系”中,则是倾向于“可与共安乐,不可与共患难”,个人遭遇到挫败时,对方便有“划清界限”的可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儒家社会中的道德与面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面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7.8
-
- 中国人的脸面观 8.6
-
-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7.6
-
- 如何研究中国人 8.4
-
- 私人生活的变革 8.2
-
-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8.8
-
- 论辩与思考 7.7
-
- 美国人与中国人 7.7
-
-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册) 8.9
面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读懂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人情世故or世态炎凉 ——《人情和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导读

基于本土心理学所阐述中国人人情与面子受儒家思想影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要说的是这本书是黄国光和胡先缙等人的学术论文所构。确切说这是一本论文集。主要内容是阐述黄国光先生的对于本土心理学人情和面子的研究结果。 在社会活动中分为三种关系即工具关系、混合关系、情感关系。而本书的重点就是混合关系中人与人关系相处的法则人情与面子。黄... (展开)
从利益交换法则看中国社会中的3种人际关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次我们了解了差序格局和儒家文化传统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人情社会,使得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具有“爱面子”的特质。今天我们讲中国社会中的三种人际关系及其交换法则。 说到人情,一定涉及到当事的双方,一方是被求的人,另一方是求人的人,黄光国先生把他们分别叫作资源支配者和... (展开)
读懂人情与面子,才敢说读懂了中国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几年,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篇官场微小说,名叫《局长的“面子”》。 主人公是一位曾经位高权重的局长,姓林。小说开篇就介绍说林局长刚刚退居二线,以往出门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一去不复,连平日里总是恭维他的邻居老孙碰到他,都是不阴不阳地打个招呼就径直走了。 面对人走茶凉...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理论不深,但是文化很重 | 来自熊1猫叔叔 | 2009-04-16 17:50:49 | |
也还可以的啦 | 来自淡水岩浆 | 2006-03-10 16:40:46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人的婚恋行为:一种本土心理学视野 (欧阳)
- 好书收集 (feitian)
- 社会学研究书单-3 (shaochen)
- 社会学与政治学 (王荣欣)
- 阳家将2007年书单第一列 (Veg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面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蝉 2014-03-30 14:32:51
: C912.1/4896
0 有用 小薄荷 2012-08-26 23:04:07
普适心理学,有意思。
0 有用 解梦师绿酱 2015-07-30 11:38:56
学术论文集…对一般人而言最有用的是划分出情感、混合与工具三类关系
0 有用 greatabel 2010-11-10 22:49:06
中国确实是人情社会,宗族制度,按血缘和亲情组织的,从社会学上来说不是现代化的社会
0 有用 垒喦亝 2021-10-19 17:45:36
疫情期间所读,忘完了。。。
0 有用 垒喦亝 2021-10-19 17:45:36
疫情期间所读,忘完了。。。
0 有用 Sally Chow 2021-10-18 09:30:11
三种关系:情感、混合、工具,情感关系尤指家庭血缘浓厚的人最紧密,展露最隐私个人的后台行为,共享资源的需求关系,混合关系则是半生不熟的亲戚、好友、同学等关系,会有伪装的前台行为,而工具关系仅仅是购买和提供服务的双方,无任何情感交流。 脸:道德、规范相关行为,丢脸丢规范。 面:拥有资源、权力,多资高权长面子。 给个面子,卖个人情,帮个忙,依托自身资源、地位以权力威迫或欠人情方式与对方交换资源。但钱债... 三种关系:情感、混合、工具,情感关系尤指家庭血缘浓厚的人最紧密,展露最隐私个人的后台行为,共享资源的需求关系,混合关系则是半生不熟的亲戚、好友、同学等关系,会有伪装的前台行为,而工具关系仅仅是购买和提供服务的双方,无任何情感交流。 脸:道德、规范相关行为,丢脸丢规范。 面:拥有资源、权力,多资高权长面子。 给个面子,卖个人情,帮个忙,依托自身资源、地位以权力威迫或欠人情方式与对方交换资源。但钱债易偿,人情债难还。 弄假成真:借假装富豪获得权力、资源成为真富豪。让对方觉得你是富豪,你便拥有富豪的权力,转化为实际物资,如《百万英镑》的假富豪、近期假名媛毕设实验。 (展开)
0 有用 钝刀龙戈 2021-03-03 16:04:39
重点看了黄光国发在AJS上的代表性论文以及胡先晋的开创性研究。
0 有用 CC 2020-10-24 10:30:49
前半部分写的很有见地,后面就开始凑数了
0 有用 异托邦 2020-05-09 19:20:42
论文集,主要思想是前三篇,后面略显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