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他只能用卖血来维持,每当无奈时,就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15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
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作者简介 · · · · · ·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8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文、法、
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最后,许三观给自己做了一道菜,他做的是爆炒猪肝,他说: “猪肝先是切成片,很小的片,然后放到一只碗里,放上一些盐,放上生粉,生粉让猪肝鲜嫩,再放上半盅黄酒,黄酒让猪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葱丝,等锅里的油一冒烟,把猪肝倒进油锅,炒一下,炒两下,炒三下......” “炒四下......炒五下......炒六下。” 一乐、二乐、三乐接着许三观的话,一人跟着炒了一下,许三观立刻制止他们: “不能,只能炒三下,炒到第四下就老了,第五下就硬了,第六下就咬不动了,三下以后赶紧把猪肝倒出来。这时候不忙吃,先给自己斟上二两黄酒,先喝一口黄酒,黄酒从喉咙里下去时热乎乎的,就像是用热毛巾洗脸一样,黄酒先把肠子洗干净了,然后再拿起一双筷子,夹一片猪肝放进嘴里......这可是神仙过的日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0页 -
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 “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 “是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二章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共45册),
这套丛书还有
《雪城(上、下)》《务虚笔记》《省委书记》《新星》《第二十幕(上中下卷)》
等
。
喜欢读"许三观卖血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许三观卖血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94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南海出版公司 (1998)8.9分 376713人读过
-
De Geus (2004)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2)9.1分 224780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8.7分 2955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查令十字街四至六号 (鱼更)
- 2013-1-5想读 (melodie)
- 小说私藏 (cruyff)
- 豆瓣老大阿北ahbei读的书 (pap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ZeRo 2009-04-13 18:49:09
倒回来看,突然觉得有些地方还能再延伸它却嘎然而止了。
0 有用 pinkjar 2008-10-30 15:47:03
10.29 许三观像我姥爷。
0 有用 小羊皮 2006-11-06 15:49:02
这真的就是生活吗?虽然我理解不了,但读起来很有趣.
0 有用 眠去 2008-03-27 10:04:01
我喜欢它胜于兄弟。
0 有用 薇羅尼卡 2006-01-27 21:15:33
好书,那时的余华。
0 有用 长颈鹿小姐-668 2023-01-22 15:43:10 陕西
惨
0 有用 刘孜孜 2022-12-21 15:45:48 广东
头痛乏力下读完,越读越难受。
0 有用 sky.520 2022-10-17 21:11:07 湖南
重温仍是佳作
0 有用 shashou 2022-10-06 00:28:11 山东
这本长篇是余华的自我突破之作。小说的每次转场由对话推动,但把时间线拆断,由倒叙切入叙述,故事设计极其巧妙。人物关系不复杂,故事也不繁复,但余华轻快的叙述、时间的巧妙转场让小说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一乐是全本小说的核心人物,故事其实围绕他展开。许三观也为这个非亲生的儿子卖了最多的血。许三观这一家人将近半个世纪的变迁,其实也是一部中国的当代史。在时代的巨浪下,小人物对自身的命运没有决定权,只能随波逐流... 这本长篇是余华的自我突破之作。小说的每次转场由对话推动,但把时间线拆断,由倒叙切入叙述,故事设计极其巧妙。人物关系不复杂,故事也不繁复,但余华轻快的叙述、时间的巧妙转场让小说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一乐是全本小说的核心人物,故事其实围绕他展开。许三观也为这个非亲生的儿子卖了最多的血。许三观这一家人将近半个世纪的变迁,其实也是一部中国的当代史。在时代的巨浪下,小人物对自身的命运没有决定权,只能随波逐流。全家挨饿那一段和许玉兰被批斗的那一段,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二两拨千斤,这是余华的大手笔!在苦难里看不到苦,看到的是对生活的乐观和对亲人的温情,这是小说感人至深的所在。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还在读大学,二十多岁;再次翻看,我已年近不惑,非常感慨!致敬余华! (展开)
0 有用 看光豆瓣电影 2022-05-11 23:05:18
读完活着的难受在许三观这里都化为了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