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第一、二批近50种将在2004年内出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出任这套书系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来自全国一大批
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各书的撰写。到目前为止,这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
本书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第一、二批近50种将在2004年内出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出任这套书系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来自全国一大批
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各书的撰写。到目前为止,这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
本书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多数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都已经规定和设计了通识课(通选课)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之外,选修一定比例的外专业课程。包括供全校选修的通识课(通选课)。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学校虽然在努力建设通识课,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少统一的规划,到底应当有哪些基本的通识课,可能通盘考虑不够;课程不正规,往往因人设课;课量不足,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少有真正适合通识课教学的教材,有时只好用专业课教材替代,影响了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这方面情况稍好,其他普通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医、农类学校因为相对缺少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加上很少有可供选择的教材,开设通识课的困难就更大。
这些年来,各地也陆续出版过一些面向素质教育的丛书或教材,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到底应当如何建设好通识课,使之能真正纳入正常的教学系统,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许多学校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由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起,联合了本校和一些兄弟院校的老师,经过广泛的调查,井征求许多院校通识课主讲教师的意见,提出要策划一套大型的多学科的青年普及读物,同时又是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这项建议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2的支持,并由他牵头,组成了一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相当影响力的编审委员会,实际上也就是有效地联合了许多重点大学,协力同心来做成这套大型的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历来以出版高质量的大学教科书闻名,由北大出版社承担这样一套多学科的大型书系的出版任务,也顺理成章。
编写出版这套书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国各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本书系的编写、出版和推广,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通识课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中,使这一类课程的学科搭配结构更合理,更正规.更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从而也更方便全国各大学设计和安排这一类课程。
作者简介 · · · · · ·
周先慎,1935年生,四川成都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宋元明清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主要论著有《古典小说鉴赏》、《中国四大典悲剧》、《古诗文的艺术世界》、《明清小说》、《中国文学十五讲》、《聊斋评赏大成》、《历代小说选》等多种。
目录 · · · · · ·
引言
第一讲 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节 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第二节 《诗经》前的古歌谣形态
第三节 《诗经》的地域、时代和编集、整理
第四节 《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思想传统
第五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第二讲 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第三节 《离骚》的思想和艺术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 楚辞的其他作家
第三讲 来自社会底层的歌唱――汗代乐府民歌
第一节 乐府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二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和艺术
第四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第四讲 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陶渊明散文和辞赋
第五节 陶渊明的意义和影响
……
第五讲 诗国天空巨星之一――诗仙李白
第六讲 诗国天空巨星之二――诗圣杜甫
第七讲 古典小说的成熟――唐代传奇
第八讲 艺术全才苏轼
第九讲 爱国诗人陆游
第十讲 爱国词人辛弃疾
第十一讲 人民戏剧家关汉卿
第十二讲 汤显祖和《牡丹亭》
第十三讲 古代第一部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第十四讲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和总结――《聊斋志异》
第十五讲 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和总结《红楼梦》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中国文学十五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文学十五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宋元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基础上,适应于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各种民间伎艺蓬勃发展,其中"说话"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据史籍记载,南宋时的"说话"分为四个"家数",也就是四个门类。关于四家的名目,各家的记载不完全一样,今天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四家是指:一、小说,又名银字儿,有说有唱,演唱时用银字笙伴奏,专门说唱短篇故事,内容一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次...
2015-06-04 22:17:17
宋元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基础上,适应于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各种民间伎艺蓬勃发展,其中"说话"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据史籍记载,南宋时的"说话"分为四个"家数",也就是四个门类。关于四家的名目,各家的记载不完全一样,今天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四家是指:一、小说,又名银字儿,有说有唱,演唱时用银字笙伴奏,专门说唱短篇故事,内容一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次或两次就可以讲完;二、说经,由唐代的俗讲演变而来,主要讲宗教故事;三、讲史,只说不唱,专讲长篇历史故事;四、合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可能是两人演出,一人指物为题,另一人以题成咏,有时还伴以歌舞。
回应 2015-06-04 22:17:17
-
宋元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基础上,适应于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各种民间伎艺蓬勃发展,其中"说话"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据史籍记载,南宋时的"说话"分为四个"家数",也就是四个门类。关于四家的名目,各家的记载不完全一样,今天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四家是指:一、小说,又名银字儿,有说有唱,演唱时用银字笙伴奏,专门说唱短篇故事,内容一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次...
2015-06-04 22:17:17
宋元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基础上,适应于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各种民间伎艺蓬勃发展,其中"说话"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据史籍记载,南宋时的"说话"分为四个"家数",也就是四个门类。关于四家的名目,各家的记载不完全一样,今天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四家是指:一、小说,又名银字儿,有说有唱,演唱时用银字笙伴奏,专门说唱短篇故事,内容一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次或两次就可以讲完;二、说经,由唐代的俗讲演变而来,主要讲宗教故事;三、讲史,只说不唱,专讲长篇历史故事;四、合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可能是两人演出,一人指物为题,另一人以题成咏,有时还伴以歌舞。
回应 2015-06-04 22:17:17
-
宋元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基础上,适应于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各种民间伎艺蓬勃发展,其中"说话"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据史籍记载,南宋时的"说话"分为四个"家数",也就是四个门类。关于四家的名目,各家的记载不完全一样,今天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四家是指:一、小说,又名银字儿,有说有唱,演唱时用银字笙伴奏,专门说唱短篇故事,内容一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次...
2015-06-04 22:17:17
宋元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基础上,适应于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各种民间伎艺蓬勃发展,其中"说话"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据史籍记载,南宋时的"说话"分为四个"家数",也就是四个门类。关于四家的名目,各家的记载不完全一样,今天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四家是指:一、小说,又名银字儿,有说有唱,演唱时用银字笙伴奏,专门说唱短篇故事,内容一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次或两次就可以讲完;二、说经,由唐代的俗讲演变而来,主要讲宗教故事;三、讲史,只说不唱,专讲长篇历史故事;四、合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可能是两人演出,一人指物为题,另一人以题成咏,有时还伴以歌舞。
回应 2015-06-04 22:17:1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5.8分 25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名家通识讲座“十五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彼岸)
- 我的电子书文库 (Todd)
- 中学语文教师书目 (剧旁)
- 我准备比较文学考研时抱佛脚的书 (Ma folie)
- 听书 (Reed)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文学十五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晓林子悦 2017-07-28 13:42:00
用词老旧,行文枯燥,但比较严谨,耐心读,我这种小白还是有收获的。
1 有用 鹤盏 2012-09-14 17:01:52
专题深入。但是,没有趣味性!! 讲外国文学的徐葆耕可爱多了~
0 有用 蓝兔 2018-07-04 20:29:03
像本习题集,应付考试还可以,总结好的现成答案,挑重点背就行了。我很好奇有多少人能一字一句看下来,看完之后又能记住多少……
1 有用 H ™ 2009-04-16 08:23:56
一般般
1 有用 泥巴丸子 2013-06-01 21:47:36
迂腐方正
0 有用 俗大酥 2022-06-28 15:11:04
不如同系列的《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著),很老派,更像是教辅或备课参考,讲述的知识干巴巴的,有种老学究的风气在里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也是一板一眼,像在看语文考试阅读理解的参考答案,内涵有余,趣味不足。
0 有用 雪灰 2022-06-27 16:26:35
没意义的
0 有用 元无雨 2022-06-22 21:11:05
看个热闹,唐代传奇小说那篇还是比较干的,其他都是赏析性的文章,草草看过。
0 有用 语迟迟 2022-06-09 15:47:17
浅显易读,可作为古代文学史补充书目。
0 有用 且醉冷梅泉 2022-05-27 22:40:56
高中时候买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