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1922年香港大
学毕业,1925年出国留学,
先后就读于英国爱西堡大
学、伦敦大学、法国马黎大
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
士学位,1933年回国。担任
过四川大学文学院长,武
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
学院代理院长,曾主编《文
学杂志》。1949年后,一直
是北京大学教授,并任中国
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
学院学部委员。一生著译宏
富,著有:《悲剧心理学》、
《孟实文钞》、《诗论》、《西
方美学史》等;译有:柏拉
图《文节对话集》、莱辛
《拉奥也》、《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美学》、维柯《新
科学》等。
作者简介 · · · · · ·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1922年香港大
学毕业,1925年出国留学,
先后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
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
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
士学位,1933年回国。担任
过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
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
学院代理院长,曾主编《文
学杂志》。1949年后,一直
是北京大学教授,并任中国
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
学院学部委员 一生著译宏
富,著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谈美》、
《孟实文钞》、《诗论》、《西
方美学史》等;译有:柏拉
图《文艺对话集》、莱辛
《拉奥孔》、《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美学》、维柯《新
科学》等。
目录 · · · · · ·
总序
第一编 理论篇
关于美感经验的几种误解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空中楼阁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慢慢走,欣赏啊!”
诗的隐与显
从生理学的观点谈诗的“气势’与“神韵”
看戏与演戏
生命
第二编 学术篇
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王静安的《浣溪沙》
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
陶渊明
谈书牍
第三编 批评篇
诗人的孤寂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理想的文艺刊物
《望舒诗稿》
《桥》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
论自然画与人物画
《文学杂志》复刊卷头语
现代中国文学
第四编 经验篇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人文方面几类应读的书
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研究诗歌的方法
我学美学的经历和一点经验教训
第五编 思路篇
《悲剧心理学》绪论:问题的提出与全书提要
《文艺心理学》作者自白
《谈美》开场话
《变态心理学》自序
《诗论》抗战版序
《孟实文钞》序
《谈修养》自序
《克罗齐哲学述评》序
朱光潜年谱简编
跋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朱光潜学术文化随笔"的人也喜欢 · · · · · ·
朱光潜学术文化随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
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王国维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册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不隔。 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写景的杰作。言情的杰作如古诗“ 步出城东门,...
2021-07-21 08:52:32
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王国维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册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不隔。
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写景的杰作。言情的杰作如古诗“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李白的“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晏几道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而温庭筠的《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收语就微近于显。他的《瑶瑟怨》却没这种毛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诗学三昧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都是隐字最好的注脚。
回应 2021-07-21 08:52:32 -
艺术和游戏都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 物变成人通常叫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人变成物通常叫托物。庄周、屈原首开端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人和艺术家都有体物入微的本领。在心里唤起意象就是想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2021-07-20 15:57:06
-
《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菊在傲霜残枝中见孤臣劲节,梅在暗香疏影中见隐者高标。 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我在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联...
2021-07-20 15:19:25
《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菊在傲霜残枝中见孤臣劲节,梅在暗香疏影中见隐者高标。
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我在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联想,不知不觉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柳絮轻狂,晚峰清苦。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欣赏、创造。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陶冶性情。心里印着美的意象,自然可以少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回应 2021-07-20 15:19:25 -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艺术是情趣的表现。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俗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
2021-07-20 08:32:55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艺术是情趣的表现。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俗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朱晦庵“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哲学和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回应 2021-07-20 08:32:55
-
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王国维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册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不隔。 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写景的杰作。言情的杰作如古诗“ 步出城东门,...
2021-07-21 08:52:32
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王国维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册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不隔。
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写景的杰作。言情的杰作如古诗“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李白的“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晏几道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而温庭筠的《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收语就微近于显。他的《瑶瑟怨》却没这种毛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诗学三昧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都是隐字最好的注脚。
回应 2021-07-21 08:52:32 -
艺术和游戏都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 物变成人通常叫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人变成物通常叫托物。庄周、屈原首开端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人和艺术家都有体物入微的本领。在心里唤起意象就是想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2021-07-20 15:57:06
-
《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菊在傲霜残枝中见孤臣劲节,梅在暗香疏影中见隐者高标。 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我在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联...
2021-07-20 15:19:25
《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菊在傲霜残枝中见孤臣劲节,梅在暗香疏影中见隐者高标。
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我在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联想,不知不觉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柳絮轻狂,晚峰清苦。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欣赏、创造。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陶冶性情。心里印着美的意象,自然可以少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回应 2021-07-20 15:19:25 -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艺术是情趣的表现。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俗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
2021-07-20 08:32:55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艺术是情趣的表现。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俗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朱晦庵“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哲学和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回应 2021-07-20 08:32:55
-
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王国维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册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不隔。 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写景的杰作。言情的杰作如古诗“ 步出城东门,...
2021-07-21 08:52:32
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王国维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册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不隔。
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写景的杰作。言情的杰作如古诗“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李白的“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晏几道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而温庭筠的《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收语就微近于显。他的《瑶瑟怨》却没这种毛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诗学三昧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都是隐字最好的注脚。
回应 2021-07-21 08:52:32 -
艺术和游戏都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 物变成人通常叫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人变成物通常叫托物。庄周、屈原首开端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人和艺术家都有体物入微的本领。在心里唤起意象就是想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2021-07-20 15:57:06
-
《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菊在傲霜残枝中见孤臣劲节,梅在暗香疏影中见隐者高标。 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我在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联...
2021-07-20 15:19:25
《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菊在傲霜残枝中见孤臣劲节,梅在暗香疏影中见隐者高标。
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我在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联想,不知不觉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柳絮轻狂,晚峰清苦。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欣赏、创造。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陶冶性情。心里印着美的意象,自然可以少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回应 2021-07-20 15:19:25 -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艺术是情趣的表现。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俗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
2021-07-20 08:32:55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艺术是情趣的表现。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俗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朱晦庵“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哲学和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回应 2021-07-20 08:32:55
0 有用 周先生 2009-03-01 19:17:39
对我来说,看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启蒙。
0 有用 孤独的石头 2021-07-21 15:20:04
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他伟大。古希腊的造型艺术常使我们觉到这种静穆的风味,豁然大悟,得到归依,超一切悲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0 有用 pittlee 2006-11-05 17:05:31
朱光潜的确是一位大师,他对艺术和生活的见解让人心醉。
0 有用 孤独的石头 2021-07-21 15:20:04
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他伟大。古希腊的造型艺术常使我们觉到这种静穆的风味,豁然大悟,得到归依,超一切悲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0 有用 周先生 2009-03-01 19:17:39
对我来说,看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启蒙。
0 有用 pittlee 2006-11-05 17:05:31
朱光潜的确是一位大师,他对艺术和生活的见解让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