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吕叔湘(1904―1998),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创
作者简介 · · · · · ·
吕叔湘(1904―1998),当代著名语言
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言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创
论颇丰,在语言文字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
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语文常谈》是一部讨论汉语常识问题
的文集。全书分八章,分别阐述语言与文字
的关系、汉字读音、文字三要素、语句的结
构、词义与句义、古今语言变化、方言与普
通话、汉字改革与拼音问题。本书采用聊家
常式的口吻与语言,叙述精要,深入浅出,
生动幽默,澄清了很多错误观点和认识,
对提高语文水平甚有帮助。
目录 · · · · · ·
目录
序
1.语言和文字
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文字不能超脱语言
语言和文字也不完全一致
语言文字要两条腿走路
2.声、韵、调
从绕口令说起
怎样给汉字注音
字音的三要素:声、韵、调
声、韵调在文学上的应用,
不必“谈音色变”
3.形、音、义
形、音、义的纠葛
异体字利少弊多
异读字要尽量减少
同音字数量繁多
一字多义与数字同形
汉字为汉语服务并不尽善尽美
4.字、词、句
语言的单位
三位一体的“字
语音的“句”和语法的“句”
“词”的今昔
汉语语法的特点
5.意内言外
字义约定俗成
字义和词义辗转相生
什么是“意义”?
语言的地面上坎坷不平
6.古今言殊
语言也在变
语汇的变化
语法、语音的变化
从文言到白话
7.四方谈异
汉语有多少方言?
方言语汇的差别
主要的语音分歧
方言和方言之间的界限
要推广普通话
8.文字改革
汉字能满足我们对文字的要求吗?
早就有人主张改革汉字
拼音文字的优点超过缺点
为拼音化积极准备条件
简化汉字只是治标
· · · · · · (收起)
序
1.语言和文字
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文字不能超脱语言
语言和文字也不完全一致
语言文字要两条腿走路
2.声、韵、调
从绕口令说起
怎样给汉字注音
字音的三要素:声、韵、调
声、韵调在文学上的应用,
不必“谈音色变”
3.形、音、义
形、音、义的纠葛
异体字利少弊多
异读字要尽量减少
同音字数量繁多
一字多义与数字同形
汉字为汉语服务并不尽善尽美
4.字、词、句
语言的单位
三位一体的“字
语音的“句”和语法的“句”
“词”的今昔
汉语语法的特点
5.意内言外
字义约定俗成
字义和词义辗转相生
什么是“意义”?
语言的地面上坎坷不平
6.古今言殊
语言也在变
语汇的变化
语法、语音的变化
从文言到白话
7.四方谈异
汉语有多少方言?
方言语汇的差别
主要的语音分歧
方言和方言之间的界限
要推广普通话
8.文字改革
汉字能满足我们对文字的要求吗?
早就有人主张改革汉字
拼音文字的优点超过缺点
为拼音化积极准备条件
简化汉字只是治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7.四方谈异 汉语有多少方言? 每一个离开过家乡的人,每一个有外乡人的市镇或村庄的居民,都曾经听见过跟自己说的话不一样的外乡话。在像上海这样的“五方杂处”的城市,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机会跟说外乡话的人打交道。比如有一家无锡人搬来上海住,他们家里说的是无锡话,他们家里请的保姆说的是浦东话,他们楼上住着一家常州人,说的是常州话,隔壁人家是广东来的,说的是广州话,弄堂口儿上“烟枝店婶婶”说的是宁波话。他们彼此交谈的时候,多半用的是不纯粹的上海话,也许有几个老年人还是用他们的家乡话,别人凑合着也能懂个八九成(除了那位广东老奶奶的话)。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7.四方谈异 -
七年之后,他在印度旅游,住在一家旅店里。有一天,等开饭的时候,他给店主人的小女儿画鸟玩儿。当他花了一只猫头鹰的时候,旁边一个小女孩说:“请您再给画一个猫咪!——因为,您知道,他们坐上一条船出海去玩儿,带了点儿蜂蜜,还有不老少的钱,外边包上一张五块钱的钞票。”李尔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女孩儿上学的学校里,老师把这首诗教给了全校的学生。李尔听了之后,也许会觉得他这一生没有白白度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三联精选 (共5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我与你》,《唐诗杂论 诗与批评》,《杂忆与杂写》,《晚翠文谈新编》,《道德箴言录》 等。
语文常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期待更多人喜欢并善待语言文字
很多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物,似乎更容易被高傲的眼光所奚落。 语言与文字,恰好如此,常被一些人看作是“极普通、很简单”,轻易归位。可是,它们却大有文章。语言记录着思想,近乎神妙;文字乘载世界,冲破时空。用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页5...
(展开)

一本了不起的知识普及册和前卫的宣传册
这本《语文常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的(汉)语文知识普及和后半部分的作者个人随笔。如果我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语文常谈》这个书名的话,更多的是指本书的前半段,而这一部分也正是我想主要探讨的。 吕叔湘先生在书中从(汉)语文的产生说开去,浅...
(展开)

汉字的保留和普及远比想象的艰难和伟大
这是一本关于汉语言的知识普及小书。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现在已经为大部分人所熟知。书本是六十年代开始陆续以短文的形式发表在《文字改革》月刊,后来在1980年集结成书。考虑到成书时间,自然能够理解。这也表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普及工作完成的效果。而这一过程和结果也体现了...
(展开)

语文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最简单的拼音、字、词都有这么多的学问。看的懂,不枯燥。其实这本书大学的时候就买了,十年过去了,才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的看。这世界有太多我们不懂……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
-
对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没有好好思考过的人,很 容易产生些不正确的理解。很常见的是把文字和语 言割裂开来,认为文字和语言是并行的两种表达意思 的工具。这种意见在我国知识分子中间相当普通,因为我国用的是汉字,不是拼音字。有人说,文字用它自 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当人们写 文字的时候,目的在写它的思想而不仅为的是写语言; 当人们看文字的时候,也只是看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一 定把它当作语言;只有把...
2017-06-17 01:14:16
对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没有好好思考过的人,很 容易产生些不正确的理解。很常见的是把文字和语 言割裂开来,认为文字和语言是并行的两种表达意思 的工具。这种意见在我国知识分子中间相当普通,因为我国用的是汉字,不是拼音字。有人说,文字用它自 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当人们写 文字的时候,目的在写它的思想而不仅为的是写语言; 当人们看文字的时候,也只是看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一 定把它当作语言;只有把它读出来的时候,才由文字转 化为语言。这个话显然是不对的。文字必须通过语言 才能表达意义;一个形体必须同一定的语音有联系,能 读出来,才成为文字。如果一个形体能够不通过语音 的联系直接表达意义,那就还是图画,不是文字。代表 语言,也就是能读出来,这是文字的本质,至于写的时 候和看的时候读出或者不读出声音来,那是不关乎文 字的本质的。事实上,教儿童认字总是要首先教给他 读音;不通过语言而能够学会文字的方法是没有的。 粗通文字的人看书的时候总是要“念念有词”哪怕声 音很小,小到你听不见,你仍然可以看见他的嘴唇在那 儿一动一动。 引自 文字不能超脱语言 回应 2017-06-17 01:14:16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8.2分 42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7.9分 167人读过
-
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8.0分 44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精选 (张遂州)
- 三联精选文库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nick)
- 语言 (夏天的风)
- 中学语文教学 (无何有之乡)
- 家藏 (Superhat)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语文常谈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天天 2011-08-25 09:10:12
我看的实际是1980年版本的,豆瓣上没找到。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一个小小的册子。作者自己的文字娓娓道来。作者肚子里很有货。讲解平实而深刻。我非常喜欢。
0 有用 海上花开 2007-02-15 05:01:45
经典
0 有用 cc 2010-08-28 18:56:10
大家看语文,小学不小!
0 有用 玉儿 2010-04-03 15:04:01
这本书和刚刚读过的《语言人》不同,笔调亲切朴实,没有严肃的学术气,然而可以清晰感受到吕老师作为汉语文大师厚积薄发的深厚功力。与Hagege一样,吕老师也提到了“正反两种说法意思一样”的这种语言现象,并引申到法语里的赘词ne,极受启发。此外,通过这本书第一次了解到汉字拼音化这个领域。
0 有用 Cyan 2009-03-05 03:59:47
看的是较古老的版本,也是三联@香港出版的。 好读、有趣、有条理。 温柔敦厚啊。
0 有用 昔昔 2022-03-16 11:16:59
相见恨晚呜呜呜呜 要是初学时读定会醍醐灌顶,如今读来略有简单了 可用来复习: 1.方言区别(几个特征) 2.拼音替代汉字(先生支持拼音更好,逻辑论证不错)虽然我个人觉得还是不能替代hhhh
0 有用 Alex-徵 2020-10-16 00:38:32
emmm,没必要
0 有用 PM 2018-09-24 15:19:40
读的时候觉得很顺畅,很容易懂,应该不深;但读过就觉得深,还得再读,再读。
0 有用 小张 2018-08-26 19:26:41
1964年前后的几篇小文章,现在看来启发思路的用处不大了。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感觉不深,用力读又觉得不浅。拿来当造句的范本确实极好的,看看怎么遣词造句不会错。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到50年后了,,,,,还是看不到什么希望,,,,谁能说说呢?
0 有用 Leslie Shaw 2017-06-20 11:00:24
大家小书,春风拂面。古人有所谓「敬惜字纸」,今人莫说对文字,就是对一切生活学习诸般事要也未免太过「随意」了些,总是少了一些「精致」,少了一些「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