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1933年,陈序经教授在中山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五四”以来又一次中西文化的论战,本书就是在此次讲演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修订而成。在本书中,陈序经教授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提出了他的关于文化的根本观念,并以此为基点,对当时中西文化问题上的三个派别,即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的、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主张折衷的,作了深人介绍和比较研究,从而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陈序经(1903―1967),海南省文昌县人。早年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复旦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岭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解放后,历任岭南大学校长、中山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校长、南开大学副校长等,一生致力于教育与学术。著有《中国文化的出路》、《文化学概论》等书。
指出折衷和复古的弊端,引出自己全盘西化的观点,直接抨击任公的不彻底西化,南北策源还有点地域贴的架势,老校长蛮可爱的
开篇文化论部分显得比较玄虚空泛,也难怪当时美国的这波文化社会学理论并没有发展成社会学主流。但是越到后来越显示出清晰的思路,可谓开全盘西化论/现代主义者/中国的自由主义右翼先河的作品。
一个很有意义的思考,近代南北文化的差异实质是西中差异,中国要自强除了西化别无他途。
以我现在的知识来看,我觉得很有道理。
问题之书,然大气磅礴,指出文化只有程度之分,主张文化的一致与和谐,在全盘西化论下包含着人性的解放,现代化的思考,南北之学的思考颇有启发性,虽然对中国传统的认识有简单扭曲的倾向,但是仍然发人深省。
将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和«论世变之亟»的逻辑推到极至的产物——运用当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充实了上述体用一贯的逻辑,并分别指出了陈独秀、胡适与梁漱溟各自的不彻底之处。近代中国中西体用之辨,自张南皮«劝学篇»始,经严复起而反之,再有陈、胡、梁之争论;严复的思路由陈序经推扩,同时又有熊十力«新论»《体用论》,至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等书总之,或可构成一谱系或者战场。
有失偏颇。
激烈批评儒家。
清理书柜(一),陈序经论战书信汇总,有条理的论述和驳倒折衷派、复古派,倡以全盘西化,现代学术体系培养出来的陈先生对上之前"不中不西"的半吊子真是降维打击。其实与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做的事一样,在老大中国普及了西方现代学术的范式和体例。
除了最后一章前半段有点梦呓,其他部分仍然称得上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圣经
> 更多短评 25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2篇
> 9人在读
> 86人读过
> 234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文化的出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艾倫 2013-11-22 22:40:49
指出折衷和复古的弊端,引出自己全盘西化的观点,直接抨击任公的不彻底西化,南北策源还有点地域贴的架势,老校长蛮可爱的
0 有用 苦琴酒 2016-03-04 16:54:39
开篇文化论部分显得比较玄虚空泛,也难怪当时美国的这波文化社会学理论并没有发展成社会学主流。但是越到后来越显示出清晰的思路,可谓开全盘西化论/现代主义者/中国的自由主义右翼先河的作品。
2 有用 曾文直 2013-03-11 09:47:16
一个很有意义的思考,近代南北文化的差异实质是西中差异,中国要自强除了西化别无他途。
0 有用 jane 2009-06-23 14:54:53
以我现在的知识来看,我觉得很有道理。
0 有用 深秋枫叶红 2017-09-08 00:32:10
问题之书,然大气磅礴,指出文化只有程度之分,主张文化的一致与和谐,在全盘西化论下包含着人性的解放,现代化的思考,南北之学的思考颇有启发性,虽然对中国传统的认识有简单扭曲的倾向,但是仍然发人深省。
0 有用 推止窝 2022-04-05 13:22:51
将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和«论世变之亟»的逻辑推到极至的产物——运用当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充实了上述体用一贯的逻辑,并分别指出了陈独秀、胡适与梁漱溟各自的不彻底之处。近代中国中西体用之辨,自张南皮«劝学篇»始,经严复起而反之,再有陈、胡、梁之争论;严复的思路由陈序经推扩,同时又有熊十力«新论»《体用论》,至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等书总之,或可构成一谱系或者战场。
0 有用 heyheyhey 2022-01-15 18:52:51
有失偏颇。
0 有用 陶青樺 2021-08-07 16:47:30
激烈批评儒家。
0 有用 碧柯 2021-07-15 00:02:43
清理书柜(一),陈序经论战书信汇总,有条理的论述和驳倒折衷派、复古派,倡以全盘西化,现代学术体系培养出来的陈先生对上之前"不中不西"的半吊子真是降维打击。其实与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做的事一样,在老大中国普及了西方现代学术的范式和体例。
0 有用 张天旭 2020-03-01 19:32:41
除了最后一章前半段有点梦呓,其他部分仍然称得上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