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的文化政治学 短评

热门
  • 0 忘日舍 2022-11-04 13:38:10 未知

    詹姆逊在第五章末尾指出,在列宁那种“摄取权力”的斗争方法无法生效之时,那么一种文本革命或许有机会取代阶级革命,成为新的反霸权斗争。从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革命史来说,他们在文化上创造出来的动力和成果是难以磨灭的,但也正如建国后的主流思潮一样,缺乏实践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是无法和劳动群众的劳动成果相比较的。面对当下左派的退潮以及底层群众运动成功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詹姆逊这一种建基于上层建筑的反霸权能否成功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 0 罐头 2022-10-13 10:27:53 北京

    詹姆逊的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优越于德里达的话语,在于他以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话语重写了传统概念上的“历史”,与此同时又给历史分派了德里达的异延所无法施行的任务。它指向一个开放的整体,永远处于被超越的过程之中。

  • 0 陈沫 2024-08-02 18:08:05 河南

    提纲挈领,顺带多悟了一点弗莱

  • 0 功能主义委员会 2023-10-27 21:58:29 江苏

    顺着德里达-德曼-弗莱的理论谱系来反观詹姆逊自己的论述当然是卓有成效的,提纲挈领地描绘了詹的结构历史主义或者形式历史主义的问题意识。论詹姆逊与鲁迅和猫的关系也还行(尽管我以为不如前几章)。然而我基本上无法同意作者对“寻根”文学的太过同情和积极的描述,在这点上阿吉兹可能才是对的,不论是詹姆逊错误的化约某种第三世界整体而言,还是这些民族寓言在目前实际上沦为了地方性和蒙昧主义的同谋。将这些乡土作家和鲁迅这种现代主义先锋者相提并论对我来说还是有点荒谬,而且这些如何与詹姆逊的所谓作为对未来的焦虑的乌托邦冲动相调和,作者和许多其他评论家一样太忽略科幻对詹姆逊的影响了(我们其实应该记起鲁迅也是喜爱科幻的)。当然,考虑本书出版时间以及外宾,这是姑且能够原谅的。另,本书翻译很一般

  • 0 2020-08-19 02:08:15

    写得很棒,前两章关于詹姆逊对解构主义的黑格尔-马克思改造尤其精彩,也解答了一个迷惑,詹姆逊如何是实现从语言无意识到政治无意识的跳跃,又如何处理同一性,不至于让踪迹无休止的延宕堕入虚无,那就是在讽喻模式所指涉的第二时刻,放置同一性、总体性的、乌托邦的位置。

  • 0 上头的西西弗斯 2025-01-18 03:22:16 山东

    斯人已逝,但不能忘记他留下来的枪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