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九十年代中国波普艺术的显现和流变。本书的特点在于,以国际上各种文化观念的变化为背景,针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波普艺术所反映出的各种美学问题进行分析,时空背景开阔,现实性强,不仅有具体的艺术批评,而且对艺术活动中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取向从问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所论述的现象、观点、艺术家及作品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资料价值,而且对一般读者也有较强的可读性。
孙津 江苏南京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鲁迅文学院副教授,现为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学、文化学和艺术学研究。主要著作有《转型的中国》、《美术批评学》、《基督教与美学》、《大哲学的极限处》、《西方文艺理论简史》等。
收集整理
J213.052/23 —————————————— 关于九十年代波普艺术的批评(大概算是批评)文集。 前半本比较有意思,谈到了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以及中国的波普的特点和困难,分析也算合理,值得参考。后面就逐渐转入对具体艺术家和作品的批评了,如果不是做个案研究,不看也罢。
> 更多短评 2 条
> 2人在读
> 19人读过
> 20人想读
订阅关于波普艺术――断层与绵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iao家的瓜农 2017-10-23 15:24:18
收集整理
0 有用 青崖白鹿 2020-12-11 22:56:57
J213.052/23 —————————————— 关于九十年代波普艺术的批评(大概算是批评)文集。 前半本比较有意思,谈到了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以及中国的波普的特点和困难,分析也算合理,值得参考。后面就逐渐转入对具体艺术家和作品的批评了,如果不是做个案研究,不看也罢。
0 有用 青崖白鹿 2020-12-11 22:56:57
J213.052/23 —————————————— 关于九十年代波普艺术的批评(大概算是批评)文集。 前半本比较有意思,谈到了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以及中国的波普的特点和困难,分析也算合理,值得参考。后面就逐渐转入对具体艺术家和作品的批评了,如果不是做个案研究,不看也罢。
0 有用 giao家的瓜农 2017-10-23 15:24:18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