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在海路大举开通之前,丝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所占比例甚小。从狭义上讲,文化交流实际上与物质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陆路丝绸之路又衍生出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沙漠之路”和“骆驼队之路”等诸多名称。虽然这些时髦名称的科学性和历史真相,尚有商榷余地,但它们在中外关系史上的作用却不容置疑。
法国著名作家、汉学家布尔努瓦在这本《丝绸之路》中对千年来“丝绸之路”沿途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重点研究了丝路的历史概况和丝绸贸易史。从上古传说...
(展开全部)
法国著名作家、汉学家布尔努瓦在这本《丝绸之路》中对千年来“丝绸之路”沿途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重点研究了丝路的历史概况和丝绸贸易史。从上古传说一直讲到近代,从丝绸故乡一直讲到丝绸最后集散地里昂,从人文和自然科学一直讲到王朝盛衰的沧桑变迁……本书文笔优美,通俗易懂,是一本经久不衰的国际畅销书!
读的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目录是一样的,想睡觉系列
买了很多年了,今天才读并读完,也算是赶上了时代。话说在我起步对内亚和中西交流有兴趣的时候,耿昇老师的翻译给我很大帮助,手上还有他翻译的石泰安的藏学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了。这本书今天来看还不错,没有偏重两端的西亚和中国,而是三段均衡。采取的观点也都是当时的通论。唯有一点,即对于中国丧失丝绸的垄断,有那么一股藏得不那么深的欧洲东方学者的得意劲儿。另外看到中国人试图误导西方人关于制茶的行为,我很感慨,西... 买了很多年了,今天才读并读完,也算是赶上了时代。话说在我起步对内亚和中西交流有兴趣的时候,耿昇老师的翻译给我很大帮助,手上还有他翻译的石泰安的藏学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了。这本书今天来看还不错,没有偏重两端的西亚和中国,而是三段均衡。采取的观点也都是当时的通论。唯有一点,即对于中国丧失丝绸的垄断,有那么一股藏得不那么深的欧洲东方学者的得意劲儿。另外看到中国人试图误导西方人关于制茶的行为,我很感慨,西方今日不也这么对中国嘛!由这些原因,此书估计不会重印了,但也不可惜,可以读更好的。几处翻译未用通用名,比如俄罗斯的维金人,是不是翻译为瓦良格人或瓦拉几亚人更合适呢? (展开)
@2013-04-13 22:11:09
读的是1981年的新疆人民版,我现在更希望看到狭义的丝绸之路研究,即丝绸作为一种商品或礼物在欧亚大陆流通及其影响,一开始译为这本是这样,结果发现还是借丝路谈中西文化交流
高三没读完,这次读完了。法国人的眼光看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丝绸生产,有借鉴意味。
就像在亚欧大陆旅行了一趟
名不虚传,章章探骊得珠,搔在痒处。写丝绸之路的浩繁卷帙,这本书算概括比较全面的了。西段、中段、东段,古罗马汉朝、阿拉伯唐朝、十字军元朝,时空两条线交织耦合,不同时代的传承接续、地缘关系政治形势的冲击影响,真如纺织物的经线纬线一样,绵密穿插,脉络分明。以丝绸贸易为主,兼及香料、宝石、宗教,确实配得上《丝绸之路》这一宏题。最后两章讲18、19世纪欧洲丝绸纺织业,为其他同题材作品少见。评论区说“喜欢这个... 名不虚传,章章探骊得珠,搔在痒处。写丝绸之路的浩繁卷帙,这本书算概括比较全面的了。西段、中段、东段,古罗马汉朝、阿拉伯唐朝、十字军元朝,时空两条线交织耦合,不同时代的传承接续、地缘关系政治形势的冲击影响,真如纺织物的经线纬线一样,绵密穿插,脉络分明。以丝绸贸易为主,兼及香料、宝石、宗教,确实配得上《丝绸之路》这一宏题。最后两章讲18、19世纪欧洲丝绸纺织业,为其他同题材作品少见。评论区说“喜欢这个爱讲故事爱开玩笑爱到处走的老头”什么鬼,老头???本书的作者布尔努瓦夫人(Lucette Boulnois)是著名的女性汉学家,怎么成老头了? (展开)
居然在豆瓣上找到了这本书,当时在三联书店买的。
> 更多短评 18 条
> 更多书评 2篇
潘萄籽
2014-09-13 10:02:14
> 10人在读
> 69人读过
> 174人想读
订阅关于丝绸之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udge 2020-02-23 19:47:21
读的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目录是一样的,想睡觉系列
1 有用 叫我妖而不孽 2019-10-25 17:07:08
买了很多年了,今天才读并读完,也算是赶上了时代。话说在我起步对内亚和中西交流有兴趣的时候,耿昇老师的翻译给我很大帮助,手上还有他翻译的石泰安的藏学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了。这本书今天来看还不错,没有偏重两端的西亚和中国,而是三段均衡。采取的观点也都是当时的通论。唯有一点,即对于中国丧失丝绸的垄断,有那么一股藏得不那么深的欧洲东方学者的得意劲儿。另外看到中国人试图误导西方人关于制茶的行为,我很感慨,西... 买了很多年了,今天才读并读完,也算是赶上了时代。话说在我起步对内亚和中西交流有兴趣的时候,耿昇老师的翻译给我很大帮助,手上还有他翻译的石泰安的藏学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了。这本书今天来看还不错,没有偏重两端的西亚和中国,而是三段均衡。采取的观点也都是当时的通论。唯有一点,即对于中国丧失丝绸的垄断,有那么一股藏得不那么深的欧洲东方学者的得意劲儿。另外看到中国人试图误导西方人关于制茶的行为,我很感慨,西方今日不也这么对中国嘛!由这些原因,此书估计不会重印了,但也不可惜,可以读更好的。几处翻译未用通用名,比如俄罗斯的维金人,是不是翻译为瓦良格人或瓦拉几亚人更合适呢? (展开)
0 有用 小岛 2020-08-28 10:41:29
@2013-04-13 22:11:09
2 有用 Spitama 2013-12-06 23:11:42
读的是1981年的新疆人民版,我现在更希望看到狭义的丝绸之路研究,即丝绸作为一种商品或礼物在欧亚大陆流通及其影响,一开始译为这本是这样,结果发现还是借丝路谈中西文化交流
0 有用 Chegel.2009.07 2011-08-24 16:10:59
高三没读完,这次读完了。法国人的眼光看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丝绸生产,有借鉴意味。
0 有用 Misology 2022-04-06 20:23:12
就像在亚欧大陆旅行了一趟
0 有用 破晓 2022-01-06 21:23:10
名不虚传,章章探骊得珠,搔在痒处。写丝绸之路的浩繁卷帙,这本书算概括比较全面的了。西段、中段、东段,古罗马汉朝、阿拉伯唐朝、十字军元朝,时空两条线交织耦合,不同时代的传承接续、地缘关系政治形势的冲击影响,真如纺织物的经线纬线一样,绵密穿插,脉络分明。以丝绸贸易为主,兼及香料、宝石、宗教,确实配得上《丝绸之路》这一宏题。最后两章讲18、19世纪欧洲丝绸纺织业,为其他同题材作品少见。评论区说“喜欢这个... 名不虚传,章章探骊得珠,搔在痒处。写丝绸之路的浩繁卷帙,这本书算概括比较全面的了。西段、中段、东段,古罗马汉朝、阿拉伯唐朝、十字军元朝,时空两条线交织耦合,不同时代的传承接续、地缘关系政治形势的冲击影响,真如纺织物的经线纬线一样,绵密穿插,脉络分明。以丝绸贸易为主,兼及香料、宝石、宗教,确实配得上《丝绸之路》这一宏题。最后两章讲18、19世纪欧洲丝绸纺织业,为其他同题材作品少见。评论区说“喜欢这个爱讲故事爱开玩笑爱到处走的老头”什么鬼,老头???本书的作者布尔努瓦夫人(Lucette Boulnois)是著名的女性汉学家,怎么成老头了? (展开)
0 有用 小岛 2020-08-28 10:41:29
@2013-04-13 22:11:09
0 有用 fudge 2020-02-23 19:47:21
读的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目录是一样的,想睡觉系列
0 有用 八两 2019-12-27 16:32:15
居然在豆瓣上找到了这本书,当时在三联书店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