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联书店 (彼岸)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三联学术通讯)
- 中大图书馆备查(3) (一切归零)
- 让阅读成为习惯(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压舱石.书 (华清果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小说香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uihua 2009-03-27 09:55:33
因为ly老师而阅读的书
1 有用 fanneyfly 2014-08-19 19:31:20
还是一种典型的大叙事框架,只是采取了“英-中-港”三方的“多元声音”透视“香港想象”和“想象香港”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书最出彩的部分仍然不出“后殖民理论”中有关“身份认同”的讨论,其中,“殖民者与殖民地的关系(在香港的英国人)”以及“世纪末香港意识的膨胀”还有发挥的空间。全书点题之笔其实是文中反复征引的本雅明金句:凡是变成影像的总是一些将要消失的东西。ps.对李碧华、黄碧云和钟晓阳的兴趣倍增,果... 还是一种典型的大叙事框架,只是采取了“英-中-港”三方的“多元声音”透视“香港想象”和“想象香港”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书最出彩的部分仍然不出“后殖民理论”中有关“身份认同”的讨论,其中,“殖民者与殖民地的关系(在香港的英国人)”以及“世纪末香港意识的膨胀”还有发挥的空间。全书点题之笔其实是文中反复征引的本雅明金句:凡是变成影像的总是一些将要消失的东西。ps.对李碧华、黄碧云和钟晓阳的兴趣倍增,果然有“荒芜苍凉”的世纪末情结。 (展开)
0 有用 yi 2013-08-04 20:41:56
狹隘。史料不錯。
0 有用 园 2012-08-11 08:56:54
很有意思的解读。
0 有用 朱聊聊 2009-11-02 23:15:33
美妙
0 有用 非虛構 2023-04-28 22:41:33 北京
自1842 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及施行起,香港不仅在历史上开始了被英国统治,同时在地理上也被冠以永恒的标记。亨利·砵甸乍爵士是香港首任英国总督,在中环就有一条以他名宇命名的砵甸乍街。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轩尼诗道、皇后广场和还有建于 1847年哥特式的建筑圣约翰大教堂、古罗马式建筑的立法局大楼等。以自己 “祖家”的经验和意象,来命名对于他们来说未知的土地, 英国统治者可以克服自己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自1842 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及施行起,香港不仅在历史上开始了被英国统治,同时在地理上也被冠以永恒的标记。亨利·砵甸乍爵士是香港首任英国总督,在中环就有一条以他名宇命名的砵甸乍街。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轩尼诗道、皇后广场和还有建于 1847年哥特式的建筑圣约翰大教堂、古罗马式建筑的立法局大楼等。以自己 “祖家”的经验和意象,来命名对于他们来说未知的土地, 英国统治者可以克服自己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延伸自己的帝国经验。因而香港才有了大量以英文命名的街道和建筑。这些以英文标志的地理空间在铭刻着英国统治行为的同时,也氤氲着一种关于异域风情的想象。这些以英文命名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仅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平面空间,它们还作为一系列指涉着香港欲望西方的符号统合在一起,使得现实和幻想的差异变得暖味不清。 (展开)
0 有用 - 麥快樂 ッ 2023-04-01 22:34:33 广东
重读这本的繁体版翻来覆去四五遍,整理成7592字笔记并背下来。这本书冥冥中对我的人生道路的指引,都令我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去年没有在图书馆港台图书区角落读到这本书,没有因为过于喜爱而好奇作者身份而翻到扉页,没有上网进行下一步的搜索,没有一往无前的果决,而这几天没有重读这本书,那我的人生轨道都不可能转变,差一步都不可能,一切都缘于这本书,命运吧。去年把图书馆借的这本繁体还回去之后,自己又忍不住下单一本... 重读这本的繁体版翻来覆去四五遍,整理成7592字笔记并背下来。这本书冥冥中对我的人生道路的指引,都令我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去年没有在图书馆港台图书区角落读到这本书,没有因为过于喜爱而好奇作者身份而翻到扉页,没有上网进行下一步的搜索,没有一往无前的果决,而这几天没有重读这本书,那我的人生轨道都不可能转变,差一步都不可能,一切都缘于这本书,命运吧。去年把图书馆借的这本繁体还回去之后,自己又忍不住下单一本繁体,在开头的空白处写上“如果这样的弯路是命运交付于我的功课,那么我也虚心接受,毫无怨尤”。他在序的末尾写道“香港文学研究的路,显然还很漫长。可惜的是,走在这路上的人越来越少了,这让我有点迷茫”,如果有机会看到赵稀方老师,我好想跟他说说我与这书的缘分,也他说,别迷茫、别寂寞。 (展开)
0 有用 D.orothy 2023-03-20 10:09:28 江苏
趣味性兼思想性的一本小册子,深入浅出地评点了香港文学的数个侧面,相对于偏资料性的文学史来说更利于补充香港文学的细节知识和背景。无愧大家之风,学习。
0 有用 Di Lorenzo 2023-02-22 17:19:12 北京
读完了,我的《酒徒》也到了,拆开包装发现是《寺内》。。。
0 有用 巴别图书馆主人 2023-01-16 21:16:39 浙江
赵稀方老师的著作真是学理性思辨性趣味性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