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Hannah Arendt: Politics, History and Citizenship
译者: 刘佳林
出版年: 2007-4
页数: 276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精品·思想人文
ISBN: 9787214036933
内容简介 · · · · · ·
这项新研究提供了对汉娜·阿伦特的政治哲学的全新的、及时的重新评价。围绕着对阿伦特所有著作的中心主题的论述,菲利普·汉森同时向人们展示了她的作品对当代一些政治辩论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是汉森认为阿伦特对什么是政治化的思维以及什么是政治化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论述。在今天真正的政治面临着种种威胁的情况下,这一论述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当代公民理性的基础。
在众多的主题中,汉森着重讨论了阿伦特关于历史及历史行为的观点、她的政治论述以及她对公共及私人范畴之间的区别的论述、她关于极权是最常见的“虚假”政治的分析以及她对待革命的态度。
本书对阿伦特在社会政治理论方面的贡献作了公允的、适时的重新评价,它将受到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学生及学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 · · · · · ·
菲利普·汉森(Phillip Hansen)加拿大里贾那大学政治学教授。目前致力于研究卢梭和C.B.麦克弗森的政治思想。著有《论人本主义政治经济》、《沉重的幻想:税收、经济和政治理论》等。
目录 · · · · · ·
导言…………………………………………………1
第一章历史与政治的衰落………………………………………1
第二章 自由、行动与公共领域:阿伦特的城邦与真正政治
之基础…………………………………………………55
第三章被围攻的公共领域:虚假政治与现代时期…………116
· · · · · · (更多)
导言…………………………………………………1
第一章历史与政治的衰落………………………………………1
第二章 自由、行动与公共领域:阿伦特的城邦与真正政治
之基础…………………………………………………55
第三章被围攻的公共领域:虚假政治与现代时期…………116
第四章极权主义………………………………………………172
第五章革命……………………………………………………235
第六章什么是政治地思考……………………………………270
结论: 政治理论何去何从……………………………………304
附录
· · · · · · (收起)
"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试读 · · · · · ·
政治在当代社会的内涵近来非常不确定。从苏维埃霸权在东欧的瓦解到苏联自身的改革运动,从冷战的结束到跨国资本支持下的世界经济的重建,这些发展变化都使政治生活的许多根本假设变得可疑,这些假设原本是建立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基础之上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假设就是把政治与国家或政府混为一谈。不管是在一个致力于自身安全的国家(在一个敌意的、霍布斯式的世界里行使并维护其主权),还是...
丛书信息
喜欢读"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的人也喜欢 · · · · · ·
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我们觉得,一种完全公开、在他人面前呈现的生活将会变得肤浅。虽然它保持了可见性,但却失去了从幽深的地方浮现出来的品质,而如果这种品质不想失去其真正的、非主观的深度,就必须处于隐秘状态。” 阿伦特强调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但她更将个人的看作是政治的, 把个人的看做是政治的,同样重要地,把政治的看作是个人的之构成要素,就是承认与他人的联系及团结。 卡尔·雅斯贝尔斯试图在一个明显敌意的世界里表达并捍...
2012-12-24 00:49:19
“我们觉得,一种完全公开、在他人面前呈现的生活将会变得肤浅。虽然它保持了可见性,但却失去了从幽深的地方浮现出来的品质,而如果这种品质不想失去其真正的、非主观的深度,就必须处于隐秘状态。” 引自 政治理论何去何从 阿伦特强调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但她更将个人的看作是政治的,
把个人的看做是政治的,同样重要地,把政治的看作是个人的之构成要素,就是承认与他人的联系及团结。 卡尔·雅斯贝尔斯试图在一个明显敌意的世界里表达并捍卫普遍人性与世界公民的思想,在阿伦特看来,他就是真正政治地哲学家的榜样。他致力于这样一种设想,即“哲学与政治关心每一个人”,哲学是公共领域的基本要素,这种公共领域“远远超过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生活”。这位康德的继承人体现的是康德的“扩展的精神能力”。……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是现世的、空间的,因为它“永远与世界及其中的人们相关……这种思想始终‘与他人的思想紧密相连’,它必然是政治的,即使所思考的对象根本不是政治的。” 哲学是公共的,是每个人的事,因为它的本质是交流。 思考在海德格尔的著作和生命中是“纯粹的活动”,……海德格尔理解思考过程的方式也是与那些赋予思考以真正性、真正的政治性因此责任感的品质相背离的。 引自 政治理论何去何从 回应 2012-12-24 00:49:19 -
要正确地面对哲学与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政治理论必须处理的不仅是政治思考(political thinking)的性质问题,它还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政治地思考(to think politically)? 这个问题是阿伦特批判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将思考看作是孤独的,哲学家孤独地进行思考,退出他所在的世界,与大众相隔离,哲学就此与政治分道扬镳。但是,这种传统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复多性)。在复多的世界中的...
2012-12-24 00:17:45
要正确地面对哲学与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政治理论必须处理的不仅是政治思考(political thinking)的性质问题,它还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政治地思考(to think politically)? 引自 什么是政治地思考? 这个问题是阿伦特批判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将思考看作是孤独的,哲学家孤独地进行思考,退出他所在的世界,与大众相隔离,哲学就此与政治分道扬镳。但是,这种传统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复多性)。在复多的世界中的思考是政治的思考,“思考虽然必定是一种孤独的活动,但它却既是政治的又是道德的活动。就是我们从世界、从与他人的联系中退出的时候,世界依然近在咫尺。”阿伦特在康德那里找到“判断”和“理解”,作为政治地思考的内在机理。她“认为判断无疑是我们的精神能力中最为政治的”,判断力被认为是一种康德所谓的“扩展的精神能力”。这种扩展是把自己的判断与他人可能的判断进行比较而获得的,它来自对共同处境的参与,一种“共通感”(common sense,共识?)。
回应 2012-12-24 00:17:45 -
尽管阿伦特对革命抱持着悲观的态度,但任何革命“归根结底都引出了真正公共领域的要素,尽管这些要素最终没有彻底毁坏却也变得非常空洞。也许正如哈贝马斯所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阿伦特那相互作用的、较流行的权力观与那种认为我们的经济关系能够顺从自觉的自由精神指引的观点有着共同的基础。” 惟有诗人,这个记忆与回想的守护者,能够保护那岌岌可危、无法弥补的财富:自由精神。 情况也许是这样,思考与行动、哲学与政...
2012-12-22 22:47:26
-
在阿伦特看来,所有的革命都是失败的,所有的革命都未能建立真正自由的公共领域。即使革命点燃了自由的星星之火,但最终都屈从于社会问题的影响,走向必然性的深渊。阿伦特批判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用代表的自由替代了人民的自由,她所推崇的人民委员会制度看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个乌托邦,她试图用“自我选择”而非“投票选举”的政治精英取代所谓的民主精英,所有的人都可以选择成为这样的精英,他们也有不参与的自由,离开政治...
2012-12-22 22:17:55
在阿伦特看来,所有的革命都是失败的,所有的革命都未能建立真正自由的公共领域。即使革命点燃了自由的星星之火,但最终都屈从于社会问题的影响,走向必然性的深渊。阿伦特批判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用代表的自由替代了人民的自由,她所推崇的人民委员会制度看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个乌托邦,她试图用“自我选择”而非“投票选举”的政治精英取代所谓的民主精英,所有的人都可以选择成为这样的精英,他们也有不参与的自由,离开政治的自由,从而,作出选择的人是真正关心公共自由与幸福的人。
不过,精英统治大众说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因为在现代社会,私人领域已然侵犯了公共领域。阿伦特似乎默认这样一个事实,即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的政治范畴以及它们所影响并加以阐明的实践会继续受到社会胜利的影响。没有比革命未能找到它合适的制度更能说明问题的了。那种独特的旨在建立自由的现代运动最后一给必然性助纣为虐而告终。 因此阿伦特的革命研究是以一抹悲哀、忧郁的色调结束的。创新的精神似乎在不断增长的无世界性的冲击下熄灭了。在阿伦特看来,走出现代困境的希望极其渺茫,惟有希冀在迄今尚无法预知的情况下还有一些人渴望感受不朽,渴望惟有公共领域才能赋予的卓越。 引自 革命 回应 2012-12-22 22:17:55
-
人需要劳动,但当人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劳动时,或者当他的全部活动都只是在为生命过程服务时,人就不能理解什么是劳动了。 在这里,阿伦特区分劳动(labour)和工作(work,或译为制作),将这一区分作为解释马克思主义中极权主义来源的一个关键。这一区分与阿伦特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混淆了这两者。制作与劳动不同,它跳出了劳动仅仅为满足自身需要的“生命过程”,具有创造力,创造出的产品具有抵抗自然...
2012-12-15 22:29:56
-
-
-
在这一章里,汉森论述阿伦特的行动概念时显得非常晦涩。如果从思想史的脉络来看,阿伦特的思路其实是相当清晰的。阿伦特所有政治思考的背景是她对极权主义的反思,她从批判柏拉图以来的传统政治哲学中、政治与哲学关系的扭曲出发,苏格拉底之死使得柏拉图试图退回到哲学的纯粹内在中去,自由成了摆脱了政治的自由。哲学思考的孤独、内敛,追求单一的真理,试图将单一的真理强加给其他人,本身已经蕴含了专制的因素。为此,必须...
2012-12-16 22:53:01
在这一章里,汉森论述阿伦特的行动概念时显得非常晦涩。如果从思想史的脉络来看,阿伦特的思路其实是相当清晰的。阿伦特所有政治思考的背景是她对极权主义的反思,她从批判柏拉图以来的传统政治哲学中、政治与哲学关系的扭曲出发,苏格拉底之死使得柏拉图试图退回到哲学的纯粹内在中去,自由成了摆脱了政治的自由。哲学思考的孤独、内敛,追求单一的真理,试图将单一的真理强加给其他人,本身已经蕴含了专制的因素。为此,必须重新发现已经被长期忽视的行动,人类是具有行动能力的个体,人类的多样性(复多性plurality)使得共同的公共空间成为可能,不同的观点得以显现、表达,在同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不同于自然过程的人类世界。这个世界是复多性的人类的产物。
阿伦特使用“奇迹”一词是要让我们震惊,以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到:我们的世界是由具有创造潜力的个体组成的世界“。 引自 自由、行动与公共领域:阿伦特的城邦与真正政治之基础 回应 2012-12-16 22:53:01
-
“我们觉得,一种完全公开、在他人面前呈现的生活将会变得肤浅。虽然它保持了可见性,但却失去了从幽深的地方浮现出来的品质,而如果这种品质不想失去其真正的、非主观的深度,就必须处于隐秘状态。” 阿伦特强调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但她更将个人的看作是政治的, 把个人的看做是政治的,同样重要地,把政治的看作是个人的之构成要素,就是承认与他人的联系及团结。 卡尔·雅斯贝尔斯试图在一个明显敌意的世界里表达并捍...
2012-12-24 00:49:19
“我们觉得,一种完全公开、在他人面前呈现的生活将会变得肤浅。虽然它保持了可见性,但却失去了从幽深的地方浮现出来的品质,而如果这种品质不想失去其真正的、非主观的深度,就必须处于隐秘状态。” 引自 政治理论何去何从 阿伦特强调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但她更将个人的看作是政治的,
把个人的看做是政治的,同样重要地,把政治的看作是个人的之构成要素,就是承认与他人的联系及团结。 卡尔·雅斯贝尔斯试图在一个明显敌意的世界里表达并捍卫普遍人性与世界公民的思想,在阿伦特看来,他就是真正政治地哲学家的榜样。他致力于这样一种设想,即“哲学与政治关心每一个人”,哲学是公共领域的基本要素,这种公共领域“远远超过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生活”。这位康德的继承人体现的是康德的“扩展的精神能力”。……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是现世的、空间的,因为它“永远与世界及其中的人们相关……这种思想始终‘与他人的思想紧密相连’,它必然是政治的,即使所思考的对象根本不是政治的。” 哲学是公共的,是每个人的事,因为它的本质是交流。 思考在海德格尔的著作和生命中是“纯粹的活动”,……海德格尔理解思考过程的方式也是与那些赋予思考以真正性、真正的政治性因此责任感的品质相背离的。 引自 政治理论何去何从 回应 2012-12-24 00:49:19 -
要正确地面对哲学与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政治理论必须处理的不仅是政治思考(political thinking)的性质问题,它还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政治地思考(to think politically)? 这个问题是阿伦特批判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将思考看作是孤独的,哲学家孤独地进行思考,退出他所在的世界,与大众相隔离,哲学就此与政治分道扬镳。但是,这种传统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复多性)。在复多的世界中的...
2012-12-24 00:17:45
要正确地面对哲学与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政治理论必须处理的不仅是政治思考(political thinking)的性质问题,它还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政治地思考(to think politically)? 引自 什么是政治地思考? 这个问题是阿伦特批判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将思考看作是孤独的,哲学家孤独地进行思考,退出他所在的世界,与大众相隔离,哲学就此与政治分道扬镳。但是,这种传统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复多性)。在复多的世界中的思考是政治的思考,“思考虽然必定是一种孤独的活动,但它却既是政治的又是道德的活动。就是我们从世界、从与他人的联系中退出的时候,世界依然近在咫尺。”阿伦特在康德那里找到“判断”和“理解”,作为政治地思考的内在机理。她“认为判断无疑是我们的精神能力中最为政治的”,判断力被认为是一种康德所谓的“扩展的精神能力”。这种扩展是把自己的判断与他人可能的判断进行比较而获得的,它来自对共同处境的参与,一种“共通感”(common sense,共识?)。
回应 2012-12-24 00:17:45 -
尽管阿伦特对革命抱持着悲观的态度,但任何革命“归根结底都引出了真正公共领域的要素,尽管这些要素最终没有彻底毁坏却也变得非常空洞。也许正如哈贝马斯所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阿伦特那相互作用的、较流行的权力观与那种认为我们的经济关系能够顺从自觉的自由精神指引的观点有着共同的基础。” 惟有诗人,这个记忆与回想的守护者,能够保护那岌岌可危、无法弥补的财富:自由精神。 情况也许是这样,思考与行动、哲学与政...
2012-12-22 22:47:26
-
在阿伦特看来,所有的革命都是失败的,所有的革命都未能建立真正自由的公共领域。即使革命点燃了自由的星星之火,但最终都屈从于社会问题的影响,走向必然性的深渊。阿伦特批判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用代表的自由替代了人民的自由,她所推崇的人民委员会制度看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个乌托邦,她试图用“自我选择”而非“投票选举”的政治精英取代所谓的民主精英,所有的人都可以选择成为这样的精英,他们也有不参与的自由,离开政治...
2012-12-22 22:17:55
在阿伦特看来,所有的革命都是失败的,所有的革命都未能建立真正自由的公共领域。即使革命点燃了自由的星星之火,但最终都屈从于社会问题的影响,走向必然性的深渊。阿伦特批判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用代表的自由替代了人民的自由,她所推崇的人民委员会制度看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个乌托邦,她试图用“自我选择”而非“投票选举”的政治精英取代所谓的民主精英,所有的人都可以选择成为这样的精英,他们也有不参与的自由,离开政治的自由,从而,作出选择的人是真正关心公共自由与幸福的人。
不过,精英统治大众说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因为在现代社会,私人领域已然侵犯了公共领域。阿伦特似乎默认这样一个事实,即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的政治范畴以及它们所影响并加以阐明的实践会继续受到社会胜利的影响。没有比革命未能找到它合适的制度更能说明问题的了。那种独特的旨在建立自由的现代运动最后一给必然性助纣为虐而告终。 因此阿伦特的革命研究是以一抹悲哀、忧郁的色调结束的。创新的精神似乎在不断增长的无世界性的冲击下熄灭了。在阿伦特看来,走出现代困境的希望极其渺茫,惟有希冀在迄今尚无法预知的情况下还有一些人渴望感受不朽,渴望惟有公共领域才能赋予的卓越。 引自 革命 回应 2012-12-22 22:17:55
论坛 · · · · · ·
请问谁有电子版资源吗 | 来自尔东 | 2019-10-10 13:55:29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现代思想】译丛——江苏人民出版社 (彼岸)
- 汉译大众精品文库 (嘿嘿)
- ◆岊湬的书柜(1) (岊湬)
- 比较政治学书单 (Pinturicchio)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斯吉塔拉 2008-12-13 18:37:24
阿伦特传
0 有用 白宇极 2016-06-02 12:42:36
一般。
0 有用 坏人伯 2022-05-28 22:30:44
摘录:以歪曲甚至是破坏性的方式来表现人类的真正目的,是三种非常强大的虚假政治形式的共同标志,这三种形式分别是: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暴力。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阿伦特给意识形态下的定义是:"(意识形态是)这样一些学说,它们能够通过从单一的前提来推演而解释每一件事,以满足其追随者。"意识形态宣称能够控制历史进程,因为它们说它们已经揭开了过去与现在的奥秘,因而可以正确地预知和左右未来。“谎言的... 摘录:以歪曲甚至是破坏性的方式来表现人类的真正目的,是三种非常强大的虚假政治形式的共同标志,这三种形式分别是: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暴力。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阿伦特给意识形态下的定义是:"(意识形态是)这样一些学说,它们能够通过从单一的前提来推演而解释每一件事,以满足其追随者。"意识形态宣称能够控制历史进程,因为它们说它们已经揭开了过去与现在的奥秘,因而可以正确地预知和左右未来。“谎言的目的和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人们试图散布的已经不是某个个别的谎言,而是一种迥然不同的现实,甚至无视任何理智。而且虽说极权主义国家在制造谎言方面明目张胆,自由民主国家也绝非就白璧无瑕。为了满足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利益和目的的需要,古往今来的整个历史都已经被肆意篡改,因此事实与意见之间的界限也经常变得模糊。” (展开)
0 有用 阿木 2013-01-03 20:23:30
2013年读的第一本书,对汉娜•阿伦特的思想、著作也有进一步的了解,今年上半年的计划是读完她那几本已经有中文版的著作,另外今年上半年还读几个前苏联女作家的作品、以赛亚•伯林的另外几本还没有看的书
0 有用 山川草木 2019-10-04 15:21:11
这本写的真的好,但我真的打五星看心情
0 有用 坏人伯 2022-05-28 22:30:44
摘录:以歪曲甚至是破坏性的方式来表现人类的真正目的,是三种非常强大的虚假政治形式的共同标志,这三种形式分别是: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暴力。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阿伦特给意识形态下的定义是:"(意识形态是)这样一些学说,它们能够通过从单一的前提来推演而解释每一件事,以满足其追随者。"意识形态宣称能够控制历史进程,因为它们说它们已经揭开了过去与现在的奥秘,因而可以正确地预知和左右未来。“谎言的... 摘录:以歪曲甚至是破坏性的方式来表现人类的真正目的,是三种非常强大的虚假政治形式的共同标志,这三种形式分别是: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暴力。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阿伦特给意识形态下的定义是:"(意识形态是)这样一些学说,它们能够通过从单一的前提来推演而解释每一件事,以满足其追随者。"意识形态宣称能够控制历史进程,因为它们说它们已经揭开了过去与现在的奥秘,因而可以正确地预知和左右未来。“谎言的目的和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人们试图散布的已经不是某个个别的谎言,而是一种迥然不同的现实,甚至无视任何理智。而且虽说极权主义国家在制造谎言方面明目张胆,自由民主国家也绝非就白璧无瑕。为了满足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利益和目的的需要,古往今来的整个历史都已经被肆意篡改,因此事实与意见之间的界限也经常变得模糊。” (展开)
0 有用 太阳照在塔布河 2022-01-01 21:24:16
粗浅翻了翻,没在作业里用上。
0 有用 山川草木 2019-10-04 15:21:11
这本写的真的好,但我真的打五星看心情
0 有用 白宇极 2016-06-02 12:42:36
一般。
0 有用 周韦 2014-04-24 23:46:49
努力去希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