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8读书录 (季米)
- 清单 (suyeon)
- 上海文学馆 (蓝色梦想)
- Books of 2017 (Heyanxi)
- 旅行 (半夏_Dais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上海私人地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Verano 2009-10-04 16:05:09
只是上海人写的罢了
0 有用 (*∩_∩*) 2009-12-15 10:58:11
貓咪這個星期所借的書之③,我喜歡這類型的書籍,也喜歡寫這些東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好,縱橫交織的思緒也罷,一切加上註釋,不就是視覺與靈魂的衝擊了嗎?
0 有用 作罢小姐 2006-05-06 10:56:50
一个人的上海缩影
0 有用 赛宁 2006-01-21 23:38:47
回忆的剪辑与加工
1 有用 M 2020-11-20 14:10:26
身在上海求学的我也在看书的过程中回忆了自己那愉快充实的童年。儿时的幻想,如今竟然一一实现,并且还经历了更多。生活啊,谁会知道明天会怎样呢?
0 有用 豆友Cou2KFKr9A 2023-07-09 00:10:01 浙江
强烈共情
1 有用 M 2020-11-20 14:10:26
身在上海求学的我也在看书的过程中回忆了自己那愉快充实的童年。儿时的幻想,如今竟然一一实现,并且还经历了更多。生活啊,谁会知道明天会怎样呢?
0 有用 be quiet 2020-05-27 05:55:13
上海 上海/ @2007-11-30 11:46:53
0 有用 季米 2018-03-16 10:25:00
这本书差不多是作者周佩红的自叙传,写到了南京西路上的居所,写到了安义路菜场,那里的安义路63号还是毛泽东在上海曾经住过的地方。写到了现在名字都没有了的南市区,她父亲曾在中华的银行上班,难免怀旧,更难免伤感,因为她父亲就是文革时在那里死于非命的,那是一段无法忘记又不愿想起的记忆。写到了她上学的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的生活,令我想起我自己的大学时代的日子。写到了那些弄堂口的传呼电话,街角边的绿色邮筒,博... 这本书差不多是作者周佩红的自叙传,写到了南京西路上的居所,写到了安义路菜场,那里的安义路63号还是毛泽东在上海曾经住过的地方。写到了现在名字都没有了的南市区,她父亲曾在中华的银行上班,难免怀旧,更难免伤感,因为她父亲就是文革时在那里死于非命的,那是一段无法忘记又不愿想起的记忆。写到了她上学的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的生活,令我想起我自己的大学时代的日子。写到了那些弄堂口的传呼电话,街角边的绿色邮筒,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和音乐厅等等。也写到了她最初的工作单位“第二工业大学”的灰楼和红楼。当然也写到了她后来工作的《萌芽》杂志社。自然写得最多的还是她自己那个小家——中山北路和武宁路交界处一栋21层的楼房和没有装修的房间。时代变化很快,上海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只有在回忆中还能找到她曾经的模样。 (展开)
0 有用 密斯常 2016-07-31 18:49:45
某个弄堂、某条马路、某声吴侬、某道沪菜……悠悠往事娓娓道来,虽已消逝却仍历历在目。 天地万物,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