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副标题: Shen Congwen zhuan =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译者: 符家钦
出版年: 1999-11
页数: 457
定价: 27.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5715349
作者简介 · · · · · ·
译者简介
符家钦1919年3月24日生,四川合江人。1943年毕业于
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主
要成果: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从1953年起已出版译著24种,600
万字,主要有《英国共产党三十年》、《根深蒂固》、《马尔兹独幕剧
选》、《美国历史中的黑人》、《鬼魂奏鸣曲》、《马尔兹中短篇小说
选》、《寒冬一月》(英汉对照)、《沈从文传》、《沈从文传・全译
本》、《沈从文故事》、《端纳传》、《红毛大侠》、《沈从文史诗》(台北
幼狮公司印行)、《记萧乾》、《从鸦片战争到解放》(迎接香港回归
的献礼之作)、《译林百家》、《作家访谈》、《世界幽默名言汇编》、
《张恨水故事》、《沈从文小说评注本》、《中国古代寓言选》、《中国
志怪小说选》、《斯特林堡剧作选》。198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
“长期从业有积极贡献”荣誉奖状。1994年任责...
译者简介
符家钦1919年3月24日生,四川合江人。1943年毕业于
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主
要成果: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从1953年起已出版译著24种,600
万字,主要有《英国共产党三十年》、《根深蒂固》、《马尔兹独幕剧
选》、《美国历史中的黑人》、《鬼魂奏鸣曲》、《马尔兹中短篇小说
选》、《寒冬一月》(英汉对照)、《沈从文传》、《沈从文传・全译
本》、《沈从文故事》、《端纳传》、《红毛大侠》、《沈从文史诗》(台北
幼狮公司印行)、《记萧乾》、《从鸦片战争到解放》(迎接香港回归
的献礼之作)、《译林百家》、《作家访谈》、《世界幽默名言汇编》、
《张恨水故事》、《沈从文小说评注本》、《中国古代寓言选》、《中国
志怪小说选》、《斯特林堡剧作选》。198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
“长期从业有积极贡献”荣誉奖状。1994年任责编的《简明不列
颠百科全书・中国条目》获第一届国家图书提名奖。现正在主编
英汉对照读物《名著名译丛书》(计50种,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印
行)和《名著选读丛刊》(10种,交湖南文艺出版社以《花季读英
语》书名印行)。
目录 · · · · · ·
引言
第一章
湘西少年
湘西:沈从文的世界及其历史根源
沈从文的童年
沈从文处在时局转变的时代
第二章
青年时代:沈从文和湘西都在自谋出路
沈从文与军营生活
军人与学者
第三章
故都怪客
在参加中国文艺复兴道路上的失误
成了作家却不依附任何作家集团
沈从文第一批新式作品
满腔怒火的北京青年
虽到上海怒气未消
第四章
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根源
沈从文的乡土特色
抒情诗人沈从文
来自民间
从单纯叙事到有所启发
对歌之外还有求偶门道
第五章
平易朴实却古怪的乡下人
不受羁绊的部落:沈从文的传奇小说
普通乡下人的社会地位
普通乡下人的世界
第六章
城里人:面对青春与死亡
沈从文形成了自己的“倾向”
同政府抗衡
沈从文的思想性小说
第七章
力争自治
湘西衰落的前后
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六年间湘西的动乱局面
沈从文四十年代的乡土文学
沈从文不愿遵命写作
最后一章
积极抵抗与消极抗争
结论
参考书目
译后记
译者简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沈从文在离开故乡将近十年之后,曾经回忆说:“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从文自传》)沈从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印象写成小说,是我们了解现代中国作家最偏僻的背景里种种瑰丽多姿的场面,超过了解作者本人。沈从文的作品取材于各种来源。有的是他童年回忆,有的是他的苗族保姆和乡下亲戚讲的民间故事,有的是他在当地军阀队伍中见到过的勒索赎金的恐吓信,有的是他在乡下行军途中或沿河漂泊时经过的那些地方的种种传说,有的是他躺在床上时听到窗外的街巷议和做买卖时的交谈,还有正午时争吵的士兵和成群结帮的顽童的对骂。沈从文正是根据这些素材,刻画出了湘西地区的生动形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此后一场伤寒病使他病了40天,幸好身子结实,大病没有把生命夺去。他想起老同学陆弢因为争口气被淹死,他曾为他掩埋尸骸。沈最后得到一个结论:好坏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见新天地,在危险中咽气,也比病死好些。他决心到北京读书,成为新知识分子,成为一个与儒家作对的学者。当时陈已经制定了资助湘西学生到长沙或外省升学的办法,鼓励学生去读师范、机械、纺织、蚕丝,或其他专业,学成后,回来参加家乡建设。可是沈从文不想走这条路,他要完全摆脱羁绊,不是学成归来后参加修修补补的建设,或像陈渠珍所希望,回来给他经管图书,而是想改变整个社会。姨父聂仁德也劝说“湘西 王”陈渠珍把他放走,让他上北京去闯个路子。于是陈答应只要沈读书,就供应他学费,要是情形不妙,回来仍有他的工作。尽管沈一向钦佩陈的为人,但他意识到,陈渠珍并不情愿让他的部下出去变成那种新型的知识分子。要是他知道沈后来会变成那样的人,那他会觉得,还是让他远走高飞的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凤凰之子--沈从文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凤凰之子--沈从文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一份来自西方的纪念 | 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



沈从文的后半生:(总而言之不醒)/李静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附:在纽约时报上读到这篇书评,作者是李静睿,文章写得真好,书里书外、时势灵魂,令我感慨万千,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故全文转录于此。沈先生这本传记,年前定找来细读。 去年在纽约的时候我见过一次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他是《沈从文传》(The Odyssey... (展开)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新星出版社 (2018)9.0分 440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8.5分 469人读过
-
时事出版社 (1990)7.6分 3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史之研究 (南池子)
- 寂齋藏書 · 天 (大熊)
- 传记年谱自述 (小鬼難纏)
- 沈从文生平研究 (于小师)
- 沈从文·纪实 (慢书房慢师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凤凰之子--沈从文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璿 2011-04-17 20:57:52
这种态度和视角倒很值得学习。并且沈从文他算是了解的。
0 有用 neverland 2017-02-04 16:13:45
将个人生活及文学经历与社会时代很好地结合,考证翔实,注释内容丰富,但建国后的内容似乎有些少。
0 有用 m大大m 2010-04-16 02:05:43
第一个写沈从文传的居然是外国人。
0 有用 羿 2008-10-09 00:27:59
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本沈从文传记。
0 有用 七月苏然 2021-10-08 09:31:48
初入研究生阶段,读的第一本很经典的书籍。
0 有用 矜北 2022-11-29 17:12:50 江苏
收藏。
0 有用 七月苏然 2021-10-08 09:31:48
初入研究生阶段,读的第一本很经典的书籍。
0 有用 古越淳风 2020-04-30 21:42:42
沈从文的小说与散文,上世纪80年代没有在大陆热起来,反而在国外畅销流行,这种现象耐人寻味,金介甫的这本书实际上对沈从文研究室是不深的,借阅于2001年11月16日。
0 有用 诗人大成 2019-12-20 23:49:59
2013年读的,补标记,可能版本有错,但依稀记得作者是金介甫。 年少时读的书往往启蒙极大。 当时读完感叹,土鳖也会有未来。 犹记郁达夫还是徐志摩在沈北漂衣食无依的时候,请吃了大餐,并告诫:不要搞文学。 应该没记错。
0 有用 智术师 2019-10-08 21:32:31
读于本科阶段。本书名气虽大,内容却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