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圈(上下)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巧克力可丽饼 2019-05-10 14:16:19

    看到63页。刚开始的时候还挺紧张刺激的:外交部外交部二级专员瓦洛金匆忙赶往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给故交医生布洛莫夫,告知对方(虽然是对方妻子接的)正处于危险之中,而电话被监听处的人察觉了,电话被切断,他们派出人员来抓捕瓦洛金。随后场景转到研究无线电的马尔菲诺集中营,内容就变得散漫、拖沓,大段大段的枯燥乏味的对话,也对,毕竟这本书有八九百页的篇幅,不罗里吧嗦怎么拖够篇幅?

  • 5 SydneyCarton 2006-08-19 12:24:57

    个人觉得好过癌症楼,写斯大林那段太精彩了

  • 3 老探戈 2007-01-29 22:54:22

    对苏联感兴趣的话,不可不读~

  • 3 湖滨 2011-07-14 12:21:03

    鲁宾是里面最悲剧性的人物,被自己的信仰所吞噬……(京东,67折)

  • 4 稻草铃 2021-11-08 20:44:58

    结局太讽刺了 当时读完的第一感受就是——想哭... (果然这个郭嘉除了“第一圈”之外都是不折不扣的地狱...) PS:关于史达林的段落很有意思

  • 1 发天使 2022-04-30 23:23:57

    【如何阅读一本书01】中国受苏联影响太大,看小说的时候尝尝觉得说的像是自己国家的事情。小说描写的内容场景实在太恐怖。更恐怖的是这些内容和场景都有现实根据。 @2016-07-20 18:14:37

  • 1 Pavelhoney 2022-02-25 15:00:13

    看完了。 从头到尾都是黑色苏联笑话和罗斯民族式的悲剧情感迸发。 最后看到越来越难受。 「于钢铁囚笼中,布下盛宴。」 人们都想要的计划到底有多坏。养活了一批的投机者,硕鼠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死人是经常的,」到底为什么在里目标几乎背道而驰的时候,人开始对野蛮而且不应该的苦难习以如常了。

  • 3 已婚奥特曼 2019-09-16 15:07:26

    9.8分,认真的吗??? 这本书信息量巨大,读起来挺慢的。。。因为人名的关系,即使做了笔记,读起来还是有点痛苦。没用的废话其实也不少。 一开始挺精彩,后面十几章其实读起来有点磕绊,但到第十八章,突然就精彩了,所以千万耐着性子读下去。 精彩之后,又开始大量的铺垫了。。。。 书的后半部分,斯皮里东的经历展示了大革命中普通人的无奈。但他有个致命的问题,他的重心是家庭,而非个人。 有些人的人性就是喜欢和人斗,搞事情,即使是在情况那么恶劣的环境下。

  • 1 念青 2020-12-24 22:25:54

    以亲历者的角度娓娓道来斯大林大清洗的始末,从列宁时期夺权,与托洛茨基争斗,一步步走向权利和地位的巅峰,以至于斯大林的怀疑达到盲目可怕的地步,除了希特勒不信任任何人,从而酿造了苏联历史和人民的悲剧。写得非常详实入微,以小说的视角来写这一段历史,看似不真实的轻松口吻,反而增添了几分残酷性和黑暗性。而后面的劳改营和监狱,选取了几个平常的人物,他们是千千万万被清洗的人民之中最普通的,并没有着重笔墨去写身陷囹圄的残酷可怕生活,并加以抨击批评,反而极其普通的勾勒,并与妻子爱人,被捕之前的生活和缘由进行回忆对比,更让人觉得劳改营的生活在他们眼中已成习惯,足以见得所有的煎熬苦难深重到不得不奋力跨过的地步,因为要活下去与外面苦苦等待的妻子团聚。这样的灾难已在自身深深根植,所以索老才如此的在怀疑中具有坚定性。

  • 1 没得救 2019-07-28 11:59:36

    读过此书的某些段落,你自然就会明白当年特瓦尔多夫斯基在看过这书的手稿时为何那样吃惊,实际上,即便到了赫鲁晓夫时代,即便那个会早已开完,如此白纸黑字的写斯,在当年恐怕也是犯忌的!此书是复调小说的杰作,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第一圈里(精神的,肉体的),不能自拔!

  • 1 固埃 2021-06-24 22:04:18

    当你以为你在地狱时,其实你在第一圈。

  • 1 杜威击败杜鲁门 2021-06-09 20:21:41

    读了一个多月,读到最后想哭,涅尔仁没能带走叶塞宁的书,但要回这本书已是他能做出的最后的抵抗。整部书故事的发生也不过三两天,但人物多到上至斯大林,下至劳改营里的贩夫走卒的一个个鲜活的悲剧,索尔仁尼琴的书里有那么多愤怒、讽刺、不甘和悲悯,书读到最后我甚至希望他们都能有“美满”的结局,哪怕是劳改营的官员们,书中所有的人最终也都求而不得,哪怕能直接面见斯大林的高官,也在暗暗担心自己的死期。结尾处犯人们昂然面对重归劳改营的黑暗命运,我却更期盼斯大林能赶紧溺死在自己的尿里。

  • 1 然后就失踪了 2016-07-20 18:14:37

    【如何阅读一本书01】中国受苏联影响太大,看小说的时候尝尝觉得说的像是自己国家的事情。小说描写的内容场景实在太恐怖。更恐怖的是这些内容和场景都有现实根据。

  • 0 黑洞 2009-04-24 10:38:14

    劳改体制中科学工作者的生活

  • 0 大巨傻 2011-08-07 20:03:46

    推荐第二本中“佛陀的微笑”一章

  • 0 (⊙v⊙) 2012-05-30 17:47:28

    真有这歌吗?< 辽阔的世界充满泪水>

  • 0 会友辅仁 2011-12-31 12:38:04

    作品是没的说,但翻译多有译名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不知是译者疏忽,还是校稿不严

  • 0 麻雀和金鱼 2014-06-02 22:01:52

    啥也不说了。最好的文学。

  • 0 狄狄 2018-02-01 12:49:56

    群像式的小说,斯大林政权下的各种人物算齐全了。有些题材,看多少遍,都依然震撼。索尔仁尼琴的魅力还在于怀疑主义中的那份坚定,那种不会被任何严酷的环境所摧毁的东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