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吉尔·德勒兹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 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
译者: 周颖 / 刘玉宇
出版年: 2001-10
页数: 288
定价: 1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尼采百年解读系列
ISBN: 9787801495662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 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
译者: 周颖 / 刘玉宇
出版年: 2001-10
页数: 288
定价: 1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尼采百年解读系列
ISBN: 9787801495662
内容简介 · · · · · ·
《尼采与哲学》这部著作系统地分析了尼采的哲学思想,清晰地再现了尼采哲学形成的线条、尼采哲学的基本问题等,是研究尼采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参考书目。全书分为“悲剧”、“能动与反动”、“反叛”、“从怨恨到内疚”、“超人:反辩证法”五部分。
尼采与哲学的创作者
· · · · · ·
-
吉尔·德勒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法国后结构主义的先驱。在20世纪5、60年代,法国知识界正在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争论不休的时候,德勒兹却为尼采的思想所痴迷。他在1962年发表的专著《尼采与哲学》突然搅乱法国知识界的神经,开启了法国的后现代主义之路。这部专著与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三卷本巨著《尼采》相媲美,成为20世纪尼采研究的颠峰之著。
目录 · · · · · ·
一、悲剧
二、能动与反动
三、批判
四、从怨恨到内疚
五、超人:反辩证法
结论
二、能动与反动
三、批判
四、从怨恨到内疚
五、超人:反辩证法
结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哲学并非为国家或宗教服务,这些机构关注的是别的东西。它也不听命于既定的权力。哲学的作用在于使人悲哀。如果某种哲学从未使人感到过悲哀或苦恼,那么它就不是哲学。哲学帮助减少愚昧,让愚昧变成一种耻辱。它没别的用途,只有这一个:暴露思想的一切卑贱形式。除了哲学以外,还有哪种学科会致力于批判所有的神秘化过程,而不管它们有何来源、有何目标?揭露一切使反动力得以盛行的虚构;将卑贱与愚昧的混合揭示为神秘化过程,这混合造成了受害者和作恶者令人惊诧的共谋关系;最终把思想变为某种进取的、能动的、肯定的东西;创造自由人,即不会把文明的目标与国家、道德、宗教的利益混为一谈的人;向取代我们思想的怨恨和内疚开战;征服否定和它虚假的魅力——除了哲学以外,谁还对所有这一切产生兴趣?哲学最积极的一面是它作为批判、作为非神秘化工程的一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6页 -
甚至受尼采灵感启发的现象学理论也将把尼采灵感贡献于服务现代守旧主义 Even the phenomenological apparatus has contributed to placing the Nietzschean inspiration, which is often present in phenomenology, at the service of modern conformism. # 感觉是对海德格尔的批判 #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系谱学概念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尼采百年解读系列(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尼采》《尼采的幽灵》《情遇尼采》《评说“超人”》
。
喜欢读"尼采与哲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尼采与哲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尼采与哲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灵魂的某种卑贱要比错误和愚昧本身更严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试图把尼采放在整个哲学史上来看,那么,他发现了什么? 1一切重新估价。尼采哲学是对真理的结构,对知识、道德、科学的合法性的质疑。批判必须成为对价值本身的批判,尼采认为康德的批判不够彻底,将价值移除批判领域;认为柏拉图问"什么是美?"不如问"哪一个是美?"我们问哪... (展开)
【转】尚杰:消失的永恒与瞬间之力量——读德勒兹的《尼采与哲学》
【作者简介】尚杰,1955年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从事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研究方向为法国哲学、后现代思潮。主要著作有:《语言、心灵与意义分析》、《德里达》、《解构的文本:...
(展开)

【转】刘怀玉:论法国尼采主义的激进现代性批判意义
摘要: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法国尼采主义,颠覆了尼采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家反动形象,使他成为彻底批判现代性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激进角色。德里达、德勒兹、福柯与利奥塔作为其著名的代表人物,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历史与艺术等视角贯彻尼采的后形而上学意义。在对尼采进行鲜...
(展开)

德勒兹为英文版《尼采与哲学》撰写的前言
Preface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o Hugh Tomlinson (英文译者) It is always exciting for a French book to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t i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author, after so many years, to consider the impression he would like to make on a prospec...
(展开)
> 更多书评 1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9.5分 762人读过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9.7分 44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9.4分 32人读过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暂无评分 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Deleuze studies (Feline)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吉尔 德勒兹 (阿燃哥哥)
- Installation - Image (Ec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尼采与哲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Shayne 2014-02-02 21:02:54
德勒兹在本书中对尼采的力与权力意志的哲学进行了充满个性的解读,其核心在于区分力与权力意志,把后者当成是一个二阶的、决定着力之作用的概念,并对应两者有区别地使用能动/反动、肯定/否定这两对范畴,最终建立起一种不同于一切形式的虚无主义(包括黑格尔辩证法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在内)的肯定差异、偶然性和生成的“超人”哲学,并独到地诠释了永恒回归的意义。在德勒兹的梳理下,尼采格言式的思想逐渐连缀成一个融贯的体系... 德勒兹在本书中对尼采的力与权力意志的哲学进行了充满个性的解读,其核心在于区分力与权力意志,把后者当成是一个二阶的、决定着力之作用的概念,并对应两者有区别地使用能动/反动、肯定/否定这两对范畴,最终建立起一种不同于一切形式的虚无主义(包括黑格尔辩证法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在内)的肯定差异、偶然性和生成的“超人”哲学,并独到地诠释了永恒回归的意义。在德勒兹的梳理下,尼采格言式的思想逐渐连缀成一个融贯的体系,更加便于作学院化处理。不过书中同样内容的反复强调比较多,还有精简的余地。 (展开)
0 有用 毁桥 2012-12-28 14:17:07
最好的尼采解读,徳勒慈入门
3 有用 丁生 2011-12-18 23:02:53
高二的时候看的我欲仙欲死
3 有用 Feline 2009-03-12 20:08:59
结论部分写得非常棒,是全书的指要。
0 有用 パンパン 2013-09-23 18:10:58
你大概读的是这本吧
0 有用 周伯庸 2023-09-05 09:29:56 广东
好
0 有用 徐三肨 2023-07-06 20:23:59 江苏
德勒兹很清晰,相当清晰,本人的色彩挺少的,毕竟还是1962年。内容挺好,可惜术语翻译没有统一。回过头来看,杂多性、强度等概念可以说是从尼采那里偷来并加以激进化阐释的,至于德勒兹后来的发展,拭目以待
0 有用 若昔难得 2023-02-08 18:23:01 北京
德勒兹这本书把我对尼采的阅读理解串通起来了。读完本书我感觉《悲剧的诞生》《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这几本基本读懂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似懂非懂;《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则基本没读懂。尼采的思想比我此前认识的还要广博、深邃,“超人”“永恒回归”“权力意志”等概念也极其复杂,需要一边重读尼采原著,一边去自己生活中实践、去经历、去领悟。
0 有用 超级钢珠球 2023-01-16 14:30:22 江苏
电子书 没读完,估计也不会再读了
2 有用 三葉 2023-01-15 23:26:07 江西
对我影响最深的书之一,“虚弱不是力的缺席,而是力的内向化”尤其是这一判断,彻底修改了我对无数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