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教育哲学—入门与进阶 (刘石桐)
- 2000—2004年教育学论文引用最多的51本著作 (漆园·1989)
- 我不信:教育学高引图书(1992~2012) (kya)
- 教师推荐阅读 (sun)
- 书单|教育理论 (佛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理解与教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靳淇 2010-11-11 14:22:36
谢谢金老师
0 有用 Summertrain 2022-03-05 11:08:35
读完。主要围绕“生活关系”展开论述,后面谈的师生关系,课程都是依托于这层关系。最后作者观点落在了理解落于实践中,从理解走向实践,从思想走向行动。生活关系离不开个体对于世界的理解。没有理解,都是鸡同鸭讲。 后面部分,经验与知识的论述,与《童年与解放》有联系。但是怎么感觉呢?好像少了点什么,更多的是直抒胸臆,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情怀。里面的引文还是可以看看,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依托。教育是一场精神革命。
2 有用 blackboy666 2016-10-27 21:55:57
解释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真的不容易读懂。 人与世界的基本的生活关系说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处在这个关系中,人不是纯粹的思想的“主体”,不是那个“我思”的“我”,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我是想着我才在,我已经在这个“人”的世界,“生活世界”中存在了,我才有思的语言,才有思的内容,才能思。
0 有用 Summertrain 2022-03-05 11:08:35
读完。主要围绕“生活关系”展开论述,后面谈的师生关系,课程都是依托于这层关系。最后作者观点落在了理解落于实践中,从理解走向实践,从思想走向行动。生活关系离不开个体对于世界的理解。没有理解,都是鸡同鸭讲。 后面部分,经验与知识的论述,与《童年与解放》有联系。但是怎么感觉呢?好像少了点什么,更多的是直抒胸臆,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情怀。里面的引文还是可以看看,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依托。教育是一场精神革命。
2 有用 blackboy666 2016-10-27 21:55:57
解释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真的不容易读懂。 人与世界的基本的生活关系说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处在这个关系中,人不是纯粹的思想的“主体”,不是那个“我思”的“我”,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我是想着我才在,我已经在这个“人”的世界,“生活世界”中存在了,我才有思的语言,才有思的内容,才能思。
0 有用 靳淇 2010-11-11 14:22:36
谢谢金老师